【谷子说青岛】德国建筑中最精美一段,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

昨天,我们说到了海洋大学原址上曾经坐落了两座清代兵营,没有看到的朋友可以点击【谷子说青岛】一座海洋大学,原址曾建有两座清代兵营,真的可以建立遗址纪念碑。今天,我们就要讲一讲德租之后海洋大学原址的变迁,这个事也要从一座兵营说起。

德人占据青岛之后,于1898年3月6日签署了《胶澳租借条约》,此后其对于青岛的建设就马不停蹄的张罗起来。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建设兵营。德国人到底建了多少座兵营呢,最开始建设的又是那一座呢?在此稍加说明,德国人建设的大型兵营一共有四座,最开始建设的叫做野战炮兵营,此后是伊尔蒂斯兵营、俾斯麦兵营、毛奇兵营(此前还有一座临时兵营),此外还有一些小型或临时的兵营如沙子口兵营、四方兵营、沧口兵营、胶州兵营、高密兵营等等,论规模、论建筑的精美度俾斯麦兵营都是首屈一指,就是当前坐落于中国海洋大学内的俾斯麦兵营旧址。

【谷子说青岛】德国建筑中最精美一段,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

图注:右侧主楼的为兵营I号、II号营房,左侧辅助用房为兵营礼堂,右后侧为兵营马厩用房

俾斯麦兵营建设的大幕拉开始于1903年,一期工程至1905年完工,首期建设的建筑包括俾斯麦兵营I号、II号营房、兵营礼堂。项目由总督府工程总局(Bauverwaltung)设计,广包公司(F. H. Schmidt)承建,洛塔尔·马尔克斯(Lothar Marcks)监理。因临近俾斯麦山(Bismarck-Berg,今青岛山),因此兵营同样使用了德国著名“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名字来命名。1905年9月,原驻扎于伊尔蒂斯兵营的海军第三营二连和四连及住在原清军骧武前营(即高地营)的三连入驻。除此之外,两座营房北侧的马厩在营房与礼堂建成后不久也开始建造并建成投入使用,营房西南侧的空地则用作操场。这基本就是俾斯麦兵营第一阶段的建设。

【谷子说青岛】德国建筑中最精美一段,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

图注:兵营I号、II号营房细节

【谷子说青岛】德国建筑中最精美一段,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

图注:兵营II号营房细节

毫不夸张的说,俾斯麦兵营的一期工程可以说是青岛兵营建筑中的精品。I号、II号营房至今保留完好,就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2号楼、1号楼。这两座楼出于同一张图纸,建筑面积约5865.17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两层,设有地下室及阁楼。正立面朝向西南,为横三段、纵五段式布局,中央及两端突出,中端正入口上方起四层阶梯形山花,两侧壁柱上延展出尖拱券,拱券内罩三座圆形窗,下为三联竖方窗。入出口两侧为两层建筑均设有开敞明廊,敞廊拱券以花岗岩石雕廊柱、卷叶纹柱头,整体立面装饰具有哥特式复兴建筑的特点,墙基、墙角、拱券、檐口、山花等重点细节均以花岗岩装饰,整座建筑古朴、威严而不失精美。

【谷子说青岛】德国建筑中最精美一段,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


【谷子说青岛】德国建筑中最精美一段,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

【谷子说青岛】德国建筑中最精美一段,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

【谷子说青岛】德国建筑中最精美一段,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


【谷子说青岛】德国建筑中最精美一段,即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


这座建筑已距今115年,是我们领略早期德国建筑的重要参考,更为海大校园注入了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这座建筑更是一部鲜活的中国近代史,让我们可以看清楚,最初列强是如何在中华土地上肆意妄为,不管建筑有多么精美,也无法掩饰最初殖民者贪婪的扩张梦。这也更加激励我们的莘莘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说说俾斯麦兵营的二期工程。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风格的流变,谢谢关注,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