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出一个故事——陕西美食“老鸹撒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做老鸹撒

作者 刘采芹

冠状肺炎肆虐来势汹汹,一夜之间武汉成百上千人感染。党中央一声令下“封城”来阻止瘟疫蔓延。刚开始宅在家没什么感觉,过年准备的食品蔬菜非常丰富,每一天享受美味带给自己的愉悦。可是隔离禁足20多天后很多人都觉得无聊至极,尤其是“大厨”们为做饭发愁。网上的“蒸面皮”“电饭煲做面包、蛋糕”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挑战。每天朋友圈晒得最多的是蒸面皮、自制蛋糕、自制面包等。而我和女儿住在临潼的新家,因为缺少炊具为不能做花样更多的美食而发愁。

一天下午又到了做饭的时间。我问女儿:“你想吃啥饭,我来做?”“我也不知道。”女儿趣味淡然地回答。我说:“臊子面行吗?” “不吃!我最不爱吃面条。” “要不吃馒头稀饭。” “我从来不吃稀饭,你不知道?”女儿不耐烦的大声说道,“你能不能像姨妈一样,多变换一些花样?”

我无奈地说:“我也想啊。蒸面皮没有面皮锅锅,做煎饼没有电饼铛,咱们很多炊具都没有搬来,能做的饭有限啊!”女儿不说话了,我也定格在那里。我脑子里快速地检索自己曾经做过的,最近没有吃过的,而且便于操作的饭。“老wǎ sá,你吃吗?”我兴奋地喊道。“那是什么东西?” “是一种面食,我们小时候经常吃,很好吃。” “那好吧。”

我舀了一碗面粉,放到面盆里,再接一碗水,拿一双筷子先倒进去半碗水,用筷子搅动,有干面粉再倒水搅拌,把面搅拌成很黏的面糊(筷子夹起来不掉)就好了。再去准备菜:芹菜、胡萝卜、豆腐切丁,水煮肉切丁,韭菜切成一厘米的段备用。热锅倒油把它们放在一起上炒熟铲出来。在锅里倒水,水开了用筷子夹起刚才搅好的面糊,一次夹少一点有一筷子粗就行,然后连筷子一起放到水里,稍动一下面糊就离开筷子了,在锅里形成了一个两头稍小中间稍鼓的面疙瘩。以此类推把他们全部弄完,烧开一滚后倒入炒好的菜再煮两滚就好了,调上酱油醋就可以吃了。

一顿饭吃出一个故事——陕西美食“老鸹撒 ”

饭做好了,女儿一看“这不就是面疙瘩吗?”“是的。四川人叫它鸡脑壳,陕西人叫它老wǎ sá”女儿一吃赞不绝口:“看起来不错!各种菜在碗中午五颜六色很有食欲感。好吃,好吃!咬在嘴里软软的,但不黏呀。汤更有味道,我喜欢。明天还做好吗?”我高兴极了立刻拍照把它发到我的大家庭群。小侄儿问我:“姑,这是啥饭?”这可把我难住了,这是关中土话,我只会说不会写字。怎么办?不回答也不行。我打了几个字“老哇啥”,大姐看到了立刻用语音回答:“你把我笑死了,看你写的啥?”在伊朗的大侄儿回复“看到你的字把我搞糊涂了,但看到饭我知道,我也喜欢吃这饭。”

真丢人,作为语文老师不会写这字不行。于是我上网搜。网络太神奇了,你不知道的只要“一艘”总能找到答案“老鸹撒(sá)”对这个答案我比较满意。同时还找到它的出处。

“相传,西汉时骁勇善战,被称为“飞将军”的名将李广,任上谷太守时,天天与匈奴交战。一日,李广的军队与匈奴兵激战正酣,李广使出了“佯败”之计,命令部队快速南撤,一边撤退,一边故意丢弃兵甲,连吃饭的锅也给扔了。匈奴兵一看,汉军连锅都扔了,愈发骄狂,愈发狂妄起来,认定李广的军队是不要命地逃窜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兵,紧随汉军之后,穷追不舍。把匈奴兵甩出一大段距离,李广认为,已达到麻痹敌军之目的。他让士兵以草木枝条为筷,以头盔为锅,把面粉加水,快速搅成团块拨入盔中,入野菜烹之。吃饱了饭的士兵精神大振,李广立即排兵布阵,把追上来的匈奴兵打得落花流水,聚而歼之。汉武帝时,已召为未央宫卫尉的李广,和武帝说起这一往事。武帝听后,命御厨以其法精做,他和大臣们要尝一尝,当年李广和士兵们激战中,吃过的饭食的味道。武帝吃完,意味深长地说:“匈奴以乌鸦为吉祥鸟,此食酷似乌鸦头,就把它叫作‘老鸹撒’吧!众臣们平日都要吃一吃这‘老鸹撒’,时刻不要忘记了边关之虞,要永保我大汉江山稳如泰山!”

此后,老鸹撒风行宫廷与军中。很快,老鸹撒也传入了民间,百姓们因其为“飞将军”李广北击匈奴时所创,汉武帝赐其名而推崇之,又因这一吃食做起来简便快捷,其滋味悠长而盛行关中。吃老鸹撒,从西汉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我大开眼界,原来这貌不惊人的家常便饭竟然还有这么悠久的传说故事!我把这个大发现立刻分享到群里与家人分享。没想到又引来了大姐的大笑:“一个老鸹撒,竟然还有这个传说,一顿饭还吃出了一个久远的故事,我活了大半辈子都还不知道,估计我们老家几辈子人都不知道吧。还是你这老师爱钻研呀!”

现在想起来还真有趣,平时会说的很多方言中的字我们都写不出来。但是总有人和我一样善于钻研,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知识随处存在,只要我们留心总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作者简介:刘采芹,女,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就职于汉中略阳,小学教师。喜欢有感而发,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