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普眼中的世界:從蓋普和珍妮的一生論述堅定人生信念的重要性

蓋普眼中的世界:從蓋普和珍妮的一生論述堅定人生信念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人生究竟是什麼,但我就是想要更好的人生。”


“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一個人住,我想要一個孩子,但我不想為此和別人分享我的身體或人生。”

這兩段話是美國作家約翰·歐文的小說《蓋普眼中的世界》的封面簡介,準確地說明了書中主人公T.S.蓋普和珍妮·菲爾茲的性格。蓋普的前20年與母親珍妮住在一起,之後卻走出了與母親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他雖然很早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當一名作家,但他本質是一個迷茫的人,他在他眼中的世界跌跌撞撞,傷害了自己和別人。他窮其一生都在摸索如何過好這一生,然而在人生的新徵程開始之際,草草地離開了世界。珍妮則很前衛,從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生活,一輩子都在完美地執行著早就作好的人生規劃。

蓋普和珍妮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他們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分成了兩個陣營,蓋普一方是他自己,珍妮一方有她和羅貝塔·馬爾登。

蓋普眼中的世界

  • 瘋狂與哀傷

蓋普立志做一名作家,於是與母親珍妮去了維也納,在那裡寫了第一篇小說,名字叫《格里爾帕策民宿》,主要角色是一個做了怪夢的老太婆、一家民宿的老闆、一個無路可走的馬戲團,馬戲團裡有一頭只會騎獨輪車的老熊、一個匈牙利歌手、一個能知道別人做的夢的男人、一個只能用腳走路的男人。他們的行為荒誕不經,結局悲慘,不是死了就是瘋了,這也就是18歲的蓋普眼中的世界。

蓋普眼中的世界:從蓋普和珍妮的一生論述堅定人生信念的重要性


  • 背叛與欺騙

蓋普寫《格里爾帕策民宿》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想打動他喜歡的女孩——海倫·霍爾姆,然而他愛上海倫之後、去維也納之前,與另一個叫庫西的女人發生了關係,僅僅是因為想和她發生關係。這件事成了他後來的死因。事實上他在維也納與幾個女人都發生了關係,結婚後也出軌了幾個保姆。本書的簡介稱蓋普“分不清愛與情慾”,陶靖哥哥卻認為他始終知道自己愛著海倫,他只是時常被情慾左右,這使得他的人生尤其跌跌撞撞。蓋普在充滿背叛與欺騙的世界,充當了背叛者與欺騙者,這讓他的婚姻一度陷入危機。然而他挽回婚姻的方式竟然是與別的夫妻互相交換,他認為此舉是維護他與海倫的感情的有效方法,陶靖哥哥卻看到了噁心與齷齪。當然,蓋普也認為世界是噁心與齷齪的。

  • 懷才不遇與才華不足

除了《格里爾帕策民宿》,蓋普一生中還寫了四部長篇小說,其中第四部未親自完成。蓋普對自己的才華很自負,《格里爾帕策民宿》的低口碑讓他很不爽,儘管他也認為它很一般。於是他寫了《拖延》和《戴綠帽者的第二春》。這兩部小說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增加了一些粉絲,卻也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讚譽。更糟糕的是,後來的幾年,他寫不出像樣的作品,深陷於寫作的焦慮,他的婚姻因而陷入了更大的危機,他的兒子因此喪命。

蓋普眼中的世界:從蓋普和珍妮的一生論述堅定人生信念的重要性


  • 醜陋與痛苦

本書有一個角色叫艾倫·詹姆斯,她是個不幸的女孩,11歲時被惡徒強姦並割去了舌頭,這件事成了社會新聞,產生了一個女性群體“艾倫·詹姆斯主義者”。這些人行為偏激,用割去自己的舌頭的方式宣揚女權主義,事實上她們對可憐的艾倫·詹姆斯沒有任何同情,她們只是在找存在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真正的受害人艾倫·詹姆斯受到了更大的傷害。

蓋普遇到過一個被侵害的女孩,後來又認識了被割舌頭成為啞巴的艾倫·詹姆斯,遇到了小時候可惡的鄰居的女兒——後來成為艾倫·詹姆斯主義者的瘋狂的班布里奇·柏西,世界的醜陋在他眼前鋪開、擴張。

與此同時,他的母親珍妮被槍殺。在這之前,他的妻子海倫出軌,而他造成的意外車禍,害死了他僅有五歲的小兒子沃特,11歲的大兒子鄧肯丟了一隻眼睛。

“我思念他(沃特)。”蓋普說。

  • 絕望與希望

兒子和母親的死,讓蓋普幾乎絕望,他幾乎無法再寫作,只要閉上眼睛就想起兒子的慘狀和中槍倒地的母親。直到他與鄧肯共同創作的插畫版《格里爾帕策民宿》出版,他才決定重新開始。於是他有了新目標,不再搗鼓花園,又開始寫起來,高興地看著以前構思過的新作品《父親的幻覺》漸漸豐滿。

這就是蓋普眼中的世界,他看到這樣的世界,是因為他對自己的人生信念不夠堅定,總是左搖右擺:他愛妻子,卻時常與其他女人曖昧偷情;他愛寫作,卻時常被其他事分散注意力,無法全身心投入。


珍妮·菲爾茲眼中的世界

珍妮·菲爾茲眼中的世界很簡單,因為她不在乎,她的注意力只在自己身上。她在自傳裡寫道:

“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一個人住……後來我想要個孩子,但不想為此和別人分享我的身體或人生。”

可以說珍妮是一個自私的人,或者孤僻的人,但她更是一個單純的人,她只想用自己的方式過好自己的人生。所以她退學做了護士,以特別的方式生養蓋普,不告訴兒子他的父親是誰。在她眼裡,那些都不重要。兒子長大後,她便寫自傳,然後人生就圓滿了。至於後來成為女權主義者的領袖,不是她的本意。

蓋普眼中的世界:從蓋普和珍妮的一生論述堅定人生信念的重要性

珍妮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堅定,因此從來沒有出過岔子,這是她和兒子最大的不同。當護士是她主動選的,蓋普學摔跤是因為不喜歡球類運動,正巧有點摔跤的天賦,當作家是因為海倫想嫁給作家。主動的人會越來越主動,被動的人會越來越迷茫。

和珍妮一樣堅定的還有他們的好朋友羅貝塔·馬爾登。羅貝塔是個變性人,以前叫羅伯特,是著名的橄欖球前鋒,成為女人,是她從小的夢想,她也從不後悔這麼做。她眼中的世界也很簡單,就是蓋普一家人。

無論是珍妮還是羅貝塔,她們都活得很自在,而蓋普,儘管沒有停止過對更好的人生的追求,儘管死的時候對海倫說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希望獲得力量,過程卻悲大於歡。蓋普的一生,就是他眼中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