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圖片源自新華網。

可能在上海生活或旅遊的朋友們還在認為,經過政府多年的控制引導,上海的多中心的空間結構已經逐漸形成,無論是就業的、娛樂的,還是購物的中心,無非就是南京東路、陸家嘴、五角場等這些相對分散的地區。然而,目前有研究發現,上海城市的中心其實仍然集中在內環內的黃浦江以西地帶:包括石門二路街道、靜安寺街道、南京西路街道、天目西路街道、華陽路街道等在內的地區,是上海最具就業吸引力的地區,而包括石門二路街道、華陽路街道、南京東路、外灘、南京西路街道等在內的地區,則是上海最具遊憩吸引力的地區。也就是說,根據最新的研究,上海無論是就業中心還是遊憩中心,都集中在內環以內黃浦江以西的地帶,城市空間的單中心結構仍然十分明顯。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研究範圍

注:盧灣區已併入黃浦區,閘北區已併入靜安區。

按照上述研究的發現,上海城市的中心所在並非通常認為或者想象的那樣。這與以往觀察和研究城市的方式有關。

由於研究條件的限制,獲取數據的手段有限,以往人們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分析多基於物質實體的數量,如建築物、街道、廣場、花園等等,多從形態“表象”上來測度和判斷城市的結構,較少解析這些物質實體的使用情況,即使用強度和人的利用方式等,很少真正把握空間的“實質”——人的使用。從衛星圖片、調查問卷等傳統材料中分析空間的特徵與演變,一直是地理研究和規劃研究普遍採用的方式。如今進入移動互聯時代,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城市中個體人的移動軌跡等數據可以獲取,並逐漸探索出較為可靠的利用方法,如手機信令數據及應用等。城市的“人流活動”開始變得可以瞭解,城市中的居住-就業和居住-遊憩功能聯繫已經能夠被掌握,於是,在基於人群流動數據的可視化分析中,城市尺度上的空間結構變得清晰可見。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就業-居住功能聯繫網絡

注:(1)為便於顯示,已將互有聯繫的街道聯繫量加和;(2)聯繫量大於平均值96的數值使用自然間斷點分類法分為7個等級。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遊憩-居住功能聯繫網絡

注:(1)為便於顯示,已將互有聯繫的街道聯繫量加和。(2)聯繫量大於平均值771的數值使用自然間斷點分類法分為7個等級。

《城市規劃》雜誌2019年第9期刊出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新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宋小冬教授團隊撰寫的論文《城市空間結構的功能聯繫特徵探討——以上海中心城區為例》。文章採用移動通訊數據和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上海中心城區體現城市功能聯繫的“人群流動”進行跟蹤和測定,從上海空間結構實踐和城市空間結構理論兩個層面,得到較以往認識明顯不同的研究結論——從功能聯繫看,上海中心城區呈“單中心+扇形”結構,中心地區的就業、遊憩吸引力遠大於外圍如張江高科技園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外高橋保稅區等地區,外圍地區居民沿放射地鐵線形成的扇面與中心區緊密聯繫。而傳統的觀點普遍認為上海城市已形成“多中心+內環、中環和外環”的空間結構。

論文使用上海聯通手機信令數據,採集時間段為2015年11月連續10個工作日和6個休息日。經過判斷識別,共收集到80.5萬人的居住地和工作地信息和229.7萬人、588.1萬人次的本地居民居住和遊憩地信息。經檢測,居住地識別結果與第六次人口普查街道常住人口數強相關,工作地識別結果與第三次經濟普查就業崗位數強相關,識別結果基本能夠代表全市就業者的居住、就業活動分佈。文章採用社會網絡分析法對功能聯繫網絡進行分析,將街道質心視為節點,將街道之間的聯繫量連線視為邊,而得到的功能聯繫網絡就是社會網絡,聯繫量表示關係的緊密程度,並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法“點度中心性”和“凝聚子群”分析空間結構功能聯繫特徵。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社區發現法原理

注:在同一個虛線圈裡的節點分析結果屬於同一社區。

文章研究發現,以街道為空間單元的單位面積就業、遊憩吸引量呈由中心地區向外圍遞減的特徵,表明上海中心城區就業和遊憩功能均呈單中心、向心集聚特徵。依據各街道之間功能聯繫的緊密程度劃分的組團呈由中心向外發散的“扇形結構”,表明中心地區對居民的就業、遊憩活動的吸引並不是無序的,而是呈指向中心地區、若干相對獨立的扇形分佈,中心地區強大的吸引力是扇形結構形成的基礎。在扇形結構中,行政區劃和黃浦江、蘇州河會通過對居民活動範圍的限制影響扇形結構邊界,特別是當行政區劃邊界和河流邊界一致時影響更加顯著。放射形的地鐵線網與扇形結構耦合,基本每兩條地鐵線支撐一個扇面。

由上述功能聯繫特徵總結的上海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呈“單中心+扇形”結構,這與傳統認識有顯著區別,具體而言:

(1)傳統上認為上海中心城區空間結構是南京東路、陸家嘴、五角場等多箇中心+內環、中環和外環3個圈層的結構,反映了設施和土地開發時序的空間分佈特徵。而從功能聯繫特徵來看,內環內的街道都能吸引大量外圍地區居民前來就業、遊憩。多中心只是地理空間界限劃分的結果,從功能聯繫來看,上海並不存在顯著的多箇中心。內環、中環和外環對就業、遊憩活動的空間限定作用並不明顯。不同時段的土地開發並未形成若干相對獨立的圈層。隨著城市擴張,居住功能外拓,但就業、遊憩功能仍需依賴中心地區。表象的圈層結構下,就業-居住功能聯繫和遊憩-居住功能聯繫卻呈緊密的向心聯繫特徵,與地鐵線網耦合、將中心城區劃分為若干指向中心地區的、相對獨立的扇面。

(2)傳統上認為上海中心城區社會空間主要呈圈層結構,扇形結構並不顯著且在不斷弱化,反映了不同社會階層的空間分佈特徵。而從功能聯繫特徵來看,各扇面上不同社會經濟屬性的居民即使社會空間存在圈層分異,就業、遊憩活動都受中心地區吸引,相互交錯、緊密聯繫,不存在空間隔閡。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街道單位面積就業吸引量

注:吸引量按等間距分為7個等級。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就業-居住功能聯繫組團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街道單位面積遊憩吸引量

注:吸引量按等間距分為7個等級。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遊憩-居住功能聯繫組團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單位面積就業吸引量


“表象”與“本質”的顯著差異:從人群流動數據看上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單中心”而非“多中心”

單位面積遊憩吸引量

規劃新技術正在改變人們對既有觀念的看法,規劃研究已經越來越較以往更為客觀和精細。本文就是這一趨勢的反映。還有多少未知等待被發現?讓我們拭目以待。對規劃技術和理論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一讀這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