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万里学院的学子们 知道徐亚芬怎么发家的吗?

宁波有个奇女子,居然能办起一个大学。我在宁波看多了很多大老板有钱了,最多也就办个高中吧,可想而知在中国办个大学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然而这个奇女子居然办到了,而且把万里学院做得如此成功,也是神了。那么,你知道徐亚芬是怎么起家的吗?

徐亚芬办学缘起于1992年底,她从一家企业调任宁波市机械学校党委副书记。面对当时学校人浮于事的现象,徐亚芬提出自己创办一所全新机制的学校,不花国家一分钱,成功了归国家,办亏了由个人承担。当时徐亚芬以购买四套住宅为条件接管了濒临倒闭的机械局职工学校。

1993年6月18日,在学校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她讲述了她的梦想,她想办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体化的教育集团,当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哄笑不已,在他们看来这么一个柔弱的女人要办成这样一件事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通过努力能实现的是梦想,不能实现的只能是“白日梦”,当时原中专学校只有中层干部应雄一个人支持她的想法,愿意和她一起干。

宁波万里学院的学子们 知道徐亚芬怎么发家的吗?

为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徐亚芬用自己家里的积蓄支付了最初招聘老师、添置设备所需要的资金。虽然有了校舍,但办学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缺口问题。为了省钱,徐亚芬起早贪黑,自己粉刷墙壁,连厕所都是自己打扫,她打扫女厕所,应雄打扫男厕所。办学资金是个无底洞,光靠节流是不行的,还得开源。1993年为了筹备办学资金,她租下郊外一个废旧的养鸡场,开办了效益比较好的驾驶学校。白天忙完学校的事,晚上骑上自行车到机场做小工,来回骑自行车就得3小时,她却从来舍不得“打的”。有好几次由于劳累过度徐亚芬晕倒在工地上,都是同事把她抬到卫生所盐水继续干。下雨天,飞机场附近到处都是泥泞路,自行车只能背着走,到目的地时,她才发现鞋子走丢了,脚也被划了一道口子。就是凭着这股冲劲,她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宁波万里学院的学子们 知道徐亚芬怎么发家的吗?

到了1994年,随着张文燮,任海松,毛乾刚的陆续加入,徐亚芬的团队开始筹划一个庞大的教育集团……

1995年9月1日,一所全寄宿学校,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开学。

1997年8月,宁波万里国际幼儿园建园,

1998年10月,万里接受一所基础薄弱的专科学校,承担起全国首家公办

普通高校改革试点工作。

1999年9月1日,浙江万里学院如期开学。

2002年1月,万里学院成功升格为本科学院。

2003年2月,万里把英国诺丁汉大学引入宁波

……

宁波万里学院的学子们 知道徐亚芬怎么发家的吗?

那时候宁波还没有一所全寄宿的学校,宁波经济相当发达,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溺爱让人担忧,徐亚芬萌生了办一所没有父母身份的全寄宿制学校。所有的孩子无论父母是市长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百万富翁还是下岗职工,在学校都穿同样的校服,吃同样的饭食,学生不能带零食,不能带零花钱,学校里不设小卖部,让学生学会自立,自信,阳光健康。

1994年徐亚芬开始筹建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当时,有关部门对创办民办学校比较谨慎,办理手续难度很大。为了盖一个章,徐亚芬一次次前去,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到了最后一天,万般无奈,徐亚芬与一位同事干脆到那位领导家楼下守候。天渐渐地黑了,可徐亚芬不敢离开,生怕错过机会。蚊子一群群袭来,他们只好不停地走动来躲避蚊子的骚扰。已过了深夜12点,徐亚芬还没有和那位领导联系上。此时,楼道里所有人家的电灯都熄灭了。徐亚芬感觉希望就像电灯一样慢慢熄灭了。办学的辛酸苦辣顿时涌上心头。她撕下居民布告栏上的一张纸,趴在一辆自行车座垫上,借着昏暗的路灯,写下了自己办学的初衷和难处。写着写着,眼泪如泉水般涌出,她把自己的委屈和无奈用笔倾诉出来。一张不大的纸,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写完了,她把纸塞到领导家的门缝里。

第二天,有关部门打电话到万里集团,说:“你们来盖章吧!”

就这样,你们的母校建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