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武汉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个城市有哪些旅游景点?

小军徒步去旅行


大江大湖大武汉

2007来到武汉,至今14个年头了

大学时期的武汉公交车影像是最深刻的记忆

众所周知武汉大学生多,每次去光谷人挤人,

当然大学时期留给我还有很多美丽的回忆,

第一次和初恋约会的昙华林,空气净化器

第一次吃到正宗热干面当然是蔡林记

第一次看知音号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到了工作时期

由于进入了真正的社会,第一次买了西服,是在阅马场买的,

第一次进了武汉市体育中心看了陈奕迅演唱会

满满的开始成家,第一次带家里人去武汉市植物园,第一次夜宿东湖,第一次骑自行车在东湖绿道游玩,第一次走进新华路体育馆看卓尔的球赛……


娅娅和玥玥的童年


大家好!提到武汉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汉热干面,和武汉鸭脖,都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小吃,还有就是长江大桥,黄鹤楼,东湖等等景区,这也是在2年前去过武汉一次,当时去哪里的目的就是旅游,我做高铁去的,下了高铁,武汉的火车站把我惊艳了,非常漂亮,到了武汉我首先去了武汉大学,因为武汉大学是我梦寐以求和向往的地方,走进校园,在校园中看到了的樱花,非常漂亮,我想樱花全部开放的时候一对对小情侣在樱花树下去向对方表白,一定非常浪漫,在这美丽的背景下,我觉着成功率一定会很高的!我从学校出来之后,去吃了点饭,来武汉不来一碗正宗热干面哪能对得起自己的嘴巴!这里的老板很热情知道我是来武汉的游客后,还特意多给我加了点面条,让我非常感动,吃着香香的热干面,啃着辣辣的鸭脖,让我非常的满足!

吃过饭后,我去了长江大桥,走在桥上向下望去,望到被夕阳染红的江面,汹涌的江水,让我心中感慨万千,走在大桥上,望着这雄伟壮丽的大桥,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清爽甘甜的空气随着微风迎面扑来让我此时心旷神怡,心中感慨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

从桥上下来,就回了酒店,再回去的路上,观看着城市的建设,路上的行人很多,都匆匆忙忙的赶着路,这里的交通很发达,有地铁高铁和机场,在这里的路上也会堵车,我想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好了,人民都富裕了,有私家车的人也多了,所以路上会路上很拥堵,我觉着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二天去了东湖,也去了黄鹤楼,景色非常美!(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这趟旅行让我体验到,祖国的伟大,武汉人的热情,整洁浪漫的城市,壮丽的景色,和美丽的风景,还有美味的小吃,让我对这座城市流连忘返!现在是疫情期间,武汉现在虽然封城了,但是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座美丽,热情,浪漫,好客的城市一定会涅槃重生!待疫情结束后,我会带着我的家人再去武汉,让我的家人也来体验一下武汉这座让我流连忘返的城市!

最后我想说一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刚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作为非武汉人要说出对武汉这座拥有千万人口,广阔的空间,大跨度的时间历史的城市的具体印像很难。因而我只是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说一下对武汉的印像。武汉很大,很美,景点很多,武汉学校很牛,武汉人很棒。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在上大学之前从未出过远门,最早对武汉的印像是从书上看到的。武汉—湖北省省会,那里有长江,是武昌起义的发生地。第一次真正接触武汉是考上大学入学的路上,火车经过武汉。当时我奇怪的是只有江北汉口站,江南武昌站没有武汉车站,但是当时没好意思问。到学校后查了一下才知道汉口,汉阳,武昌合并后称武汉,这是第一印像武汉之大。

后来多次经过武汉,当时穷学生一枚,从没在武汉玩过,只听别人说过好吃好玩。参加工作后才有机会去玩过几次,黄鹤楼,龟山,蛇山,东湖,黄陂,木兰等,感受到了武汉之美。

上学的时候就知道武汉的大学很牛,可惜自己没考上。就把希望放到儿子身上,樱花开时就带他就武大,去华中,告诉他武汉很美,这些大学很牛,让他努力学习。能有机会去武汉享有武汉的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的疫情又让我更加认识了武汉人,在封城之后,克服重重困难的艰难自救,对疫情控制所做的重大牺牲。武汉人很棒!很牛!







李松树林


去年四月份我给朋友一起去了念了很久的武汉,当时樱花🌸已经败了,但是还是抵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1⃣️我们当时第一站去了武汉大学🏫跟着导航的做公交和步行真的很方便。学校真的超级大各个学院有到达的公交🚌但是我们没坐想走走体会别人家的大学。

2⃣️大家知道武汉的应该都很熟悉光谷,这是我们的第二站,里面的建筑都很欧洲的感觉,拍照📷真的很美,有一种出国的感觉嘻嘻😜

3⃣️昙华铃想必武汉人和外来旅游者都会知道的,来武汉旅游的大概都会来这走一走,体会一下清新宁静的生活。

4⃣️正宗的武汉热干面人真的超级多,我们早晨去的很早,队伍已经排的很长了就没有吃到。

5⃣️疫情过后我们一起去武汉看樱花坐轮船吃热干面吧👬





如初遇


很高兴认识你回答你的问题,对于去过两次的我而言,每一次都是不同的体验。

第一次去是在清明节的时候,当时因为是临时去的,没有提前订房间,想着可以去了再定,不用着急。

可是,万万没想到,武汉住宿全部爆满,没办法,在网吧熬了一宿。恰恰也说明了,武汉是多么受人欢迎。

那次去了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昙华林,比较粗略的转了一圈。

第二次去是在荆州的一位朋友带领下去的,他对武汉很熟悉,那时候正是樱花开放的时期。

我们去了武大看樱花,去了户部巷吃东西,去了光谷广场,还去了博物馆。去武汉一定要去博物馆看看,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这都是经典。

两次都是不同的体验,但这个城市真的值得一去。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喃栀summer


行走过了大半个中国,四大直辖,北上广深,北及辽宁,东抵舟山,南下广深,西致喀什。每个城市给予的感觉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印象。对于这个我成长的城市也有很多要说的。

对于武汉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大,乱,市井气息浓厚的散不开。早上大街上端着热干面走的大有人在,大夏天吃着油焖大虾,周黑鸭的满脸通红,还有那些毫不避讳的摩的,不时的勾搭着你:走不走?还有四处可寻的汉骂:婊子养的,板马养的,妈的个…那些堪称真实版的速度与激情在武汉的每条大街小巷上演。

无论是湖北本省还是外省人对武汉的印象都好不起来。有人说这个城市积攒了所有的城市病:塞车,空气,卫生不好,气候极端,市民素质有待提高。

不过呆的时间长了,会慢慢喜欢这个城市,这里市民的不装逼,讲口味,讲江湖气。

武汉城区面积大,大江大湖大武汉,有山有水,谈及人文历史,浏览自然风光,都有去处。三镇鼎力,觉得汉口呆腻了去武昌,觉得武昌呆烦了去汉口。北上广能看的艾薇儿演唱会,武汉也能看,班得瑞,科比等国际巨星也不会跳过武汉。

地铁…轮渡…轻轨…无轨电车...双层公交…交通便利,当然也会很堵。而且最大的感觉是因为武汉很大,每去一个地方,犹如去了另外一个城市。

因为高校云集,还有武汉本土的美食文化,你可以在武汉找到全国各地的美食。广西的同学要吃粉有,江西同学要喝汤有,山东同学吃大饼有,广东同学喝粥有,上海同学吃包子有,清真啊,东北烤肉,陕西烤面筋,山西刀削面,都不难找到…

百度旅游上这样介绍武汉:一样的大城市,却不可思议的走着亲民路线。消费水平也是大城市很低的,在武汉读书比在珠三,长三,京津…省钱多了,而且不会让你和国际脱轨,至于武汉的科教水平还真没得说,在全国范围能够和武汉比教育的城市估计也就北上,还有一个不相伯仲的南京。当然西安也不错。很多人最好的大学青春都留在了武汉。

武汉正在复兴中,这个城市经历的剧痛会让每个在武汉的人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决心也不仅仅体现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口号里。

如果你现在来看武汉,很大一定程度犹如看二战后的柏林,到处都是工地,过几年满城挖模式完成,再来看看,这个城市会让你还有中华诸城刮目相看。

其他省份人眼中的武汉

好吧,既然有人点赞多说一点,因为行走中国,我总是试着从各地人的眼中窥测他们眼中的武汉。

行走中国,在很多时候我都会试探性的问问别人武汉心目中的是个什么样子?

基本上的第一感觉就是说武汉很热吧!!!这几乎是我遇到的所有外地人都说形容武汉的一个字,包括广西广东的同学。

然后就是武汉的鸭脖了。至于其他的还真的是不多了。

所以很多人心目中,武汉是模糊的。顺带提一点,我在广西生活的时候,要寄快递到武汉,说要寄到武汉,快递小哥问,武汉在哪?????还有一次一个问:武汉是市还是县??????、

好吧,我想说的是我是在广西大学东门那个专门给学校取寄快递的地方问的,当时我就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了。

所以至少给我的感觉,广西对武汉的理解是很浅很浅的。。。甚至很多人都觉得郑州。长沙比武汉强。。。。。

说完广西再说广东,我指的是在广东长的人,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沿海的都觉得内陆很落后,就算说武汉,也是感觉提不起精神的样子。

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非珠都对武汉有着一种天然的短视。当然不得不说的,事实上深圳,乃至广州超越武汉也不过三十年的事情。就这三十年,让武汉从全国仅次于北上津的城市;沦落为一个被沿海诸城边缘化的城市。

当然这个也可以用在江浙一带的人的眼光中。江浙人眼光中对武汉乃至湖北的概念因为同处长江流域稍微好些,但是还是没有上升到什么重要地位。

说完珠三角。长三角。在说说京津唐,至少京津唐对于武汉的概念估计会稍微强一点。毕竟如果广东吹过去的风,总是要经过武汉。但是更多的是关注着从我们湖北调过去的水。。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三个地方基本上对武汉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撑死也就知道个武大樱花,黄鹤楼之类的。还有辛亥革命。

这三个中国发展的区域,也是相互吸引着,珠三角的想去江浙看江南水乡,江浙的想去珠三角感受港澳风情,还有北京这个首都,让全国人敬仰者。基本上就没武汉什么事了。

当然武汉的知名度不高和我们城市的宣传上有有很大的关系,武汉的旅游和同是内陆城市的成都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还有武汉的旅游上总是感觉在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影响力是很好的,辛亥主题的文化旅游完全没有进行宣传策划(当然这也是和政治有关)看看红色旅游做的多好,一些地方都是靠红色旅游生存。辛亥革命这个旅游主题并没有挖掘并宣传的很到位,还有我们的民国文化,汉口站修的真的很漂亮,其实我觉得完全可以把那个台湾风情广场改成民国风情广场,还有汉口的租界老建筑,昙华林,汉阳造,这些承载着大武汉记忆的东西都处于一种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

再一点,武汉三镇合并不到百年(1927年北伐时候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

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的名气各自在外,让很多不懂的外地人经常会问,这三镇和武汉的关系。每年基本上我都会被问诸如汉口是不是武汉,武昌是不是武汉之类的问题搞的头痛,我想说是武汉的一个区,但是行政上压根就没有汉口这个区。而那个武昌区也不是我们俗称的那个武昌。

这个样子的记忆混乱,也导致了武汉这个城市的知名度问题上不去。

好吧,觉得不错的继续关注吧,我会时不时上来吐槽的。

继往开来的武汉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大武汉、东方芝加哥。湖北省省会。

或许这样抽象的回答让你毫无兴致,但是没办法这个城市的种种显赫都被深深埋在历史了。而这样的显赫距离现在还不到一百年,一百年前,这个城市的在中国的地位比现在强多了。大武汉。东方芝加哥,这些别称都是在不到一百年前那些外人给取的。

一百年前能够在名称加大的城市,一个依旧闪耀,一个暗淡无光。一个要做世界级城市,一个连中部老大都有点保不住。

历史中的洋务运动,汉阳造,辛亥革命、京汉铁路、粤汉铁路、保卫大武汉。万里长江第一座桥。都通通随着改革开放成为老黄历。无论是民国的第二大城市,还是解放初的省会老大,中南分局的总部。这些关于这个城市的历史开始在年轻人中渐渐黯淡。全国人民知道北京是首都、上海是第一大城市、广州是省会第一。深圳是经济特区。还要沿海那些各种拥有名誉的城市。青岛大连的浪漫海岸。厦门的文艺四溢。成都的悠闲自在。重庆的志气风发。天津的直辖之名。苏锡常的苏南风光,杭州南京的历史文化,科技现代。而武汉仅仅留下了一个火炉的称号,

清末时期。夙超,近凌广东“驾乎津门,直追沪上”多么豪壮的口号。

1911年武昌一呼,天下响应,“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1938年,保卫大武汉。

单从从改革开放以来GDP排名上可窥一般。

半个世纪来,先是改革开放初期广东诸城广深佛莞光芒四射,然后是上海浦东新区崛起,带领着长三角的群星闪耀,北京的奥运跃进,天津滨海新区的跃进,一起中部的长沙郑州都在逼近武汉,一度有取代武汉仅存的中部老大地位,沉沉浮浮一个世纪,90年代到世纪初期的武汉实在有点窝囊。

如今随着“复兴大武汉”武汉也在爆发中成长,作为传统老牌大城市,昔日的GDP十强,如今的他们也在做着和天津重庆同样的事情,从GDO上说那就是归位,相对来说,拥有1400万人口的成都还稍微好一点,最差的时候也差不到哪里去,而对于成都而言,成都已经顺利归位了,重返大陆老八的位置。

而武汉却更值得让人同情一些,从曾经改革开放初期的仅次于三大直辖北上津一度跌到了十七名开外,这其中辛酸,犹闻可想。而今,武汉如一条东方巨龙站了起来,正朝着归位之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就好比一本血泪史,可以想象,武汉的归位路必然比成都更加壮丽,更加充满挑战,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基情四射! 但是这个城市会做到如何的成绩,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武汉这几年处在大建设中,满城挖的咋一看,犹如二战后的柏林,这个城市伴随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标语开始自己的复兴道路。纵然武汉本地人嘴里骂着:尼玛今天挖武昌,明天挖汉口,后天挖汉阳!有木有!现在三镇一起挖了,走哪都是堵,尼玛有木有!!!!但是心里还是默认就算把这个城市翻个底朝天,那个大武汉才是最后的追逐。

无论这个城市历经如何的巨变,如何在近一百年从国际化大都市沦落为一个勉勉强强的二线城市。

以及这座城市的未来,也会在随着时间,让我们人生某段难忘的时光历历在目。

至于武汉的旅游景点就不细说了,到处都能搜到。


泰国佛牌哥


我觉得武汉挺好,我也去了很多城市,武汉的热干面,武汉的饭菜我都吃的挺习惯。武汉的江滩两边很漂亮,也很干净。

我是第三次去武汉,喜欢上了武汉,我在那边上班,吃早饭几块钱就吃饱了,还不贵,都是一次性饭盒,又方便还干净。尤其是在武汉坐公交车,语音报站挺有意思说车开了。听的特别舒服,在其它城市没听到过。

我从武汉回来的时候还去了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公园,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加油,我爱武汉!

我如果以后有钱的话,会选择武汉,在武汉居住,因为我深深的爱上了这座城市。


天天zm


武汉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大上海、大汉口两个较大的城市,有句俗话说:“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说明武汉很大很繁华。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

这个城市有哪些旅游景点?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的标志性建筑,连接中国南北的大动脉,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著名诗句,5A级景区,门票70元,黄鹤楼和辛亥革命文化区已成为武汉标志,旅游必到之地。

武汉大学:全国重点大学,百年的校史,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风格,以樱花最为闻名,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

户部巷: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最为繁华经久不衰的“汉味小吃第一巷”,来武汉游玩吃的必到景点,建议尽量多吃点本地特色比如糯米包油条,热干面配上一碗米酒蛋花汤。

昙华林:许多特色小店,风雨不变的历史老街,可以拍出许多满意的照片,也可以满足你的味蕾。

楚河汉街: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完美融合,中国最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夜景也是相当的绚丽。

二七长江大桥:“三塔拱桥”造型优美,巧夺天工。

“扛过风雪,越过疫情”便是春暖花开,期待~让我们遇见最美的武汉!加油!


大杉子梦留记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中心城市。

汉口,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武汉地区的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之名驰声于海内外。

汉口市在中华民国时期高度繁荣,包括汉阳人口曾达到百万,号称东方芝加哥,使武汉三镇综合实力曾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其后汉口与武昌、汉阳合并为今之武汉,与武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

武昌:位于长江南岸,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重要组成部分,为武汉的科教文化中心。

汉阳:东濒长江,北依汉水,是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的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现已成为武汉新区的核心开发区,以都市工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发展重点。

武汉旅游的话有黄鹤楼、东湖、湖北省博物馆、户部巷、汉口江滩、归元禅寺、楚河汉街、江汉路、武大樱花、武汉长江大桥等等






涛涛的vlog


武汉,我想你了

昨晚 又失眠了

没想到 你以这样一种方式登上热搜 登上全国 乃至全世界各大媒体

这两天 故意退出微信 故意不看新闻 但是不看不听 不代表不想念你———武汉

前天看到一篇文章 说曾经车水马龙的汉口火车站 现在只能用“万籁俱静” 形容 真的很心疼 很心疼

这些天 微信群 朋友圈 新闻视频 看到各种关于你的消息 神经变得敏感而脆弱 又时常莫名的感动和流泪

闭眼 脑海里都是你的身影 解放公园 江汉路 汉正街 中山公园 汉口江滩 徐东 中北路 中南路 武昌火车站 珞瑜路 光谷步行街 欢乐谷 武汉火车站 钟家村 王家湾 动物园 ……如果你没生病 哪个地方不是人流涌动 川流不息 但是 现在 我不敢想象

我在这里 拼搏奋斗了十年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 几乎跑遍了你所有的大街小巷

我想起 刚来这里的时候身无分文 是阅马场的一位旅馆老板 好心收留了我两天 并给我买热干面吃的场景 我想起那时坐公交车没钱了 公交司机一句“上来 走” 我想起租房后交不起房租 房东一句 “冒得事 么暂有么暂给” 我想起很多很多关于你的事情……

十年 你发生了很多很多改变

地铁1号线开通 一直到2号线 3号线 直至汉口北 江夏 径河 阳逻 各个地铁线路直通武汉各个角落 去年看到一篇报道 说武汉地铁线路数和里程数 已赶超各一线城市 我为你感到自豪!

解放大道 中山大道 发展大道 汉阳大道 雄楚大道 建设大道 等各种沿街城中村改造 而矗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 高档商场 让人耳目一新 武汉 每天不一样 每天都在进步 我为你感到自豪!

各大世界品牌铺店武汉 各大科技巨头入驻武汉 各种世界性会议聚焦武汉 我知道 你正在努力赶超发展 两岸三镇 你有着“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我为你感到自豪!

“天上九头鸟 地下湖北佬”本来意指湖北人的聪明与厉害 却被外地人误解为 湖北人狡猾 武汉人没素质 我承认 十年前 武汉大街小巷确实经常充斥着各种“汉骂” 城市形象宛如一个“大县城” 但是 武汉人 只是说话大 嗓门粗 大大咧咧 性子直爽 武汉一直在积极努力改造和改变 摘取了“全国文明城市”殊荣 我为你点赞!

就在前不久 你还成功举办了世界军人运动会 效果不敢说是绝后 但绝对是空前 哦!对了 还有你举办的城市灯光秀 耀眼全球 我为你骄傲!

明天 我已离开你整整52天 无比想念

腊月二十八 我离开你 回家

腊月二十九 宣布封城

腊月三十 新年 手机 电脑 电视 到处充斥着 关于你生病的消息 也充斥着人们的担心 恐惧 与恐慌

灾难是无情的 人们是无辜的

我知道 你也是无辜的 所有的谩骂与指责 对你 何其不公!谁又愿意生病呢?

我和家人一起讨论你病情的时候 我不知道如何说起 只能说这是大自然的一场惩罚 而刚好选择了你作为介质 肆意传播和渲染

我几次和家人说 想去武汉 想回到你身边 哪怕做个志愿者 但是我这里 连村都封了 只能从各个渠道 得知你的消息 我觉得很自责

那是我生活了十年 奋斗了十年 经历了十年的城市啊 日久生情 这里的“过早”这里的“宵夜” 这里的大街小巷 这里的地铁 这里的公交 这里的“的哥的姐” 这里的爹爹婆婆 这里的一切 已深深融进我的生命

看了那天关于你的城市宣传片 说你按上了暂停键 “空城”两个字 让我感到难过

我想起一部关于你的电影(万箭穿心)可能生活就是这样 但是再痛再难 我相信 你一定能度过难关 迎来曙光 因为钟老都说过 武汉 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感谢 一直奉献在你身边的各位一线战士们

感恩 全国及外国人民给予你的关心和支援

感动 所有的博爱与善举

武汉 祈愿你早日康复 相信风雨过后 必是彩虹 相信所有的苦难 会让你变得更辉煌 相信很快当人们问你身体“么样撒” 你会大声回复一句“还阔以”!

武汉 我想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