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牧誓》:一篇戰鬥檄文,為我們重構三千年前的歷史謎團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被冠以昏庸、暴虐等罵名的君主,歷史對他們的評價往往都是負面的。但是,作為勝利者的一家之言,我們所熟知的事實往往遭受過人為的加工與改造,這就使得我們很難真正把握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

而如果你想真正瞭解歷史人物的真實故事,就不得不對歷史材料進行剖析,去儘可能的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

再讀《牧誓》:一篇戰鬥檄文,為我們重構三千年前的歷史謎團

歷史長河配圖

·《牧誓》:周武王的討伐檄文

商朝是建立於中國上古時代的一個奴隸制王國,我們大多數人對商朝的理解都停留在《封神演義》留給我們的印象。在明清小說的塑造下,我們認識到了一個以殘暴荒淫著稱的商紂王,以及一個神武卓絕的周武王。至於商紂王都幹了哪些壞事讀者應該都有了解,比如酒池肉林、靡靡之音、殘害忠良等等駭人聽聞之事。

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

—— 《尚書·牧誓》


再讀《牧誓》:一篇戰鬥檄文,為我們重構三千年前的歷史謎團

周武王像

商朝統治如此殘暴,就應該被推翻,周朝的出現拯救了天下蒼生。最終,周武王在姜尚等人的幫助下,會盟天下諸侯,在牧野之戰後滅亡了享國六百餘年的殷商王朝。當時為了證明自己師出有名,周武王做了戰前動員,歷數商紂王的幾大罪狀。這場戰前動員的內容被收錄進了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彙編《尚書》之中,那就是著名的《牧誓》。

周武王為了證明自己討伐商紂王的合法性,列舉了商紂王如下罪狀:一、婦人干政。二、不修祭祀。三、不任用親族。四、收容並任用罪人。

再讀《牧誓》:一篇戰鬥檄文,為我們重構三千年前的歷史謎團

周武王像

·牝雞司晨:兩種社會的差異

我們先來看這第一條罪狀。在父權時代,婦女地位低下,不能參政干政,這是中國的政治傳統。以後歷代雖然出現過不少政治女強人,但畢竟屬於個例,而且在她們很難幾乎不可能得到“正名”。但問題在於,父權的建立是在母系氏族社會瓦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商周所處的上古時代,正是中國母系氏族社會的末期。

也就是說,此時只是父權社會的起步階段,婦女的地位雖然不如男性,但還是比較高的。比較著名的殷商名將婦好,其本身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不僅帶兵打仗,同時還是祭司。在一個非常重視宗教祭祀的奴隸制國家,一個女性同時掌握軍隊與祭祀的權力,這本身就說明商朝並不輕視女性。

除此之外還有著名的“司母戊鼎”,鼎是食器,也是禮器,對國家有重要的象徵意義。為了紀念一個女性而耗費國力鑄造這樣巨大的器皿,這也說明了女性在商朝的重要地位。

還有一個問題在於商朝本身是遊牧民族,所以在商朝前期才會頻繁的遷都。而在遊牧民族社會,女性的地位往往會高於農業民族中女性的地位。周朝的祖先就是著名的“農神后稷”,周人本身就是農耕民族,因此其父權更為強化,對女流乾政十分反感。因此,周與商在兩性權力分配上的差異是由兩種社會模式下不同的社會分工決定的,其本身並不能算作一種過錯。

再讀《牧誓》:一篇戰鬥檄文,為我們重構三千年前的歷史謎團

紂王影視劇照

·不修祭祀:進步的商紂王

周武王指責紂王的第二條罪狀是不修祭祀。在上古矇昧時代,中國也盛行宗教崇拜行為,這其中既有神靈崇拜,也有祖先崇拜。

但是到了商紂王時代.這種情況 大有改變,一般不再屠殺奴隸,就是抓來的俘虜也不殺 害。一是讓他們從事田間勞動,進行集體生產;二是讓他 們參加軍隊,用俘虜補充兵源,履行征戰和守土之責。

—— 《從尚書牧誓看商紂之罪》

商朝本身是一個具有極為濃厚的宗教神秘色彩的國家,這一點可以由被大量發現的考古證據證實。在今河南境內,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來自於商朝的祭祀活動遺址,包括大量的殉葬坑。商朝盛行殉葬,而且不止用動物,還喜歡用人殉。商朝人會把大量在戰爭中俘獲的戰俘作為祭品獻給自己的祖先與神靈,規模十分巨大,甚至一次會殺掉數千人。但是到了商紂王時代,類似活動越來越少,規模也越來越小。

因為在當時,人們是信天命的,而天命來自於祖先神靈,只有給神靈與祖先足夠的犧牲才能讓神靈與祖先愉悅,因而保佑他們。商紂王不好好祭祀的行為激怒了商朝貴族,周人以此為名,正是為了鼓動商人和自己一起反對紂王

紂王為什麼不喜歡祭祀呢?因為常年的大規模祭祀活動使得大量的優質勞動力被白白浪費,紂王是想通過減少祭祀行為,增加勞動人口,促進社會生產。從這一點來說,紂王的思想具有極大的進步性,但可惜得不到認可。

再讀《牧誓》:一篇戰鬥檄文,為我們重構三千年前的歷史謎團

紂王劇照

·任人唯親:王權與貴族的決裂

第三條罪狀是不任用親族。任用親族換句話說叫任人唯親,這在我們現在看來任用親族才是罪狀。而紂王不任用的“親族”的代表就有箕子、微子、比干等人,這三人被孔子稱為“殷商三仁”,但我們的開國領袖曾說這三人是“漢奸”,其中微子最壞。因為與紂王的政見對立,這些反對紂王的商朝貴族密謀推翻紂王的統治,甚至派人到周朝去請兵。我們先不看雙方的政見為何相左,但因為內部矛盾就引外敵入侵,這確實是賣國行為。

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大]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大說。

——《史記·殷本紀》



再讀《牧誓》:一篇戰鬥檄文,為我們重構三千年前的歷史謎團

史記

而紂王重用那些人呢,都是來自中小貴族階層,比如惡來、費仲等人。商周時代的中國政治是貴族政治,天下是真正的私家財產,這和秦漢以後的官僚政治有著巨大的區別。在這一政治環境下,出身寒微的人必然會受到主要是來自貴族階層的反對。但我們說,一個人的才能和出身沒有必然聯繫,紂王的做法反倒有些唯才是舉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否定。

《牧誓》中說紂王:“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這裡所說的百姓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知的平民,而是當時的貴族,上古時代,百姓是對貴族的統稱。商紂王對貴族階層的排斥給自己招來了巨大的非議,導致自己站到了整個貴族階層的對立面,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一做法使得紂王失去了權力基礎,其敗亡也是必然的。

而在紂王敗亡後,不僅他自己,他所任用的那些人也遭到了汙名化,被稱為“奸宄”。而西周建立後一方面大封子弟親族,另一方面分封殷商貴族,這其中就包括被封於宋的微子啟,這更佐證了殷商的滅亡其實是周人和殷商貴族裡應外合的結果。

再讀《牧誓》:一篇戰鬥檄文,為我們重構三千年前的歷史謎團

周文王

·收容罪人:殷商與屬國的漸行漸遠

第四條罪狀是說收容並任用罪人。這裡所說的罪人其實是指流亡的奴隸。在奴隸制時代,當時的各個國家都有大量的奴隸。這些命運悲慘的奴隸,不但要從事繁重的勞動,還要像豬馬牛羊一樣被宰殺祭祀,因此奴隸逃亡的現象很普遍。

而在紂王時期,紂王對奴隸相對寬容,他想要吸引更多的逃奴來到商朝,從而為商朝增加勞動人口,促進社會生產,因此對逃奴採取庇護的政策。但紂王的行為卻激起了其他諸侯國的憤怒,並因此和商朝漸生嫌隙。

與此同時,周文王卻選擇“有亡荒閱”,搜捕逃亡到周國的逃奴還給其原主,這增加了其他諸侯對周人的好感。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武王伐紂有大量諸侯響應的原因。

再讀《牧誓》:一篇戰鬥檄文,為我們重構三千年前的歷史謎團

後記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殷商在紂王手中的滅亡其實具有複雜性,殷商統治階層內部的分裂才是其滅亡的真正原因。商紂王的一些舉措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客觀上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即使紂王本身任用“罪人”、寬容奴隸這些做法在當時可能是出於自身需求而未必是出於長遠謀劃,也是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的。但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決定了紂王的做法會給他的統治帶來嚴重威脅。今天我們不從功與過的角度去看待紂王,而是僅僅分析歷史文獻下隱藏的歷史真相,從而去尋找最接近客觀事實的歷史。

參考史料:《史記》《中國文化史》《從尚書牧誓看商紂之罪》《尚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