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说起陕西的“老县城”,很多人会想到秦岭深山里那座“佛坪老县城”,其实,在距离西安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老县城”,曾繁华了一千多年,而今却渐渐被人遗忘了。

这座老县城便是陕西咸阳武功县的“武功老县城”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武功老县城在今天的武功县城西北约16公里的地方,现在已经被降级成了一个镇,也即武功镇。

即使在陕西,武功镇的知名度也不算高,黄小黄知道武功镇也很偶然,那是几年前,当时我还在一家旅游媒体工作,在一次去扶风的外采中,被主办方顺路带到了武功,当时,天色将晚,着急赶路,镇上人匆忙间将我们带去了三个地方,第一处是姜嫄水乡,第二处是报本寺塔,第三处则是城隍庙。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报本寺塔,国家文保单位

其中,姜嫄水乡是一个新建的仿袁家村的旅游小镇,报本寺塔和城隍庙都是古迹,听镇上人介绍,这两处古迹都不一般,报本寺塔是一座唐塔,前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家宅。而城隍庙的城隍爷则号称是全国唯一被册封为“王”的城隍。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武功城隍庙

报本寺塔始建于唐时,在武功已巍然屹立千年,上世纪80年代,因为塔身倾斜,当地文管部门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地宫,从地宫中出土了许多珍宝,其中,最为珍贵的为舍利子、金棺银椁和豹斑玉筒等。很多文物依然保存在武功镇,当地没有建博物馆,文物被保存在一间不起眼的平房中,工作人员一一将舍利子和豹斑玉筒等取出来,让我们一行细看。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因为是第一次近距离瞻仰舍利子,回来后我还做了记录:

“舍利子,就这样被捧出来了,没有金棺银椁,也没有水晶瓶。可能因为还不做展览吧,就装在一个透明的貌似塑料的小瓶里,凑近看,有圆粒三四颗,大小和小孩玩的塑料子弹球差不多,半透明状,两三颗是白色,有一颗呈淡黄。上面覆着一片舍利,像块小树皮。”

而“豹斑玉筒”也有奇异之处:

“外表看来就像个铜器,颜色是铜色的,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工作人员把手电探入筒内,从里向外照射,光束打到的地方,就能看到有黑斑的地方都是透光的,就像豹子身上的花斑。”

古迹如此显赫,珍宝如此神秘,再看周边的街景,却很有“农村感”,窄窄的水泥路,路上几乎没有行人,两旁的房屋也多是过时的砖瓦房。

俨然一个满怀故事的寥落小城,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后来,几经辗转,准备好好做自媒体,下决心要真正走遍陕西,第一个想去的地方便是武功。

那是去年11月12日,当时,我对武功还不是很了解,满以为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就是武功县的县城。等我从西安城西客运站买好到武功县的票,进站后,才发现,发往武功的有两趟班车,一趟到武功县,一趟到武功镇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那时才知道,原来我去过的寂寞小城并不是一个县城,而只是一个叫“武功镇”的乡镇

然而,一个乡镇何以有那么多古迹,那么多珍宝和神秘的传说?

查阅资料方知,原来,武功镇过去就是武功县城所在地,从北周建德三年(574)立县建城,到1961年县城迁移至普集镇,在长达1300多年的时光里,这里一直是武功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不止如此,在早远的历史中,三皇五帝的帝喾时期,这里还是有邰国所在地,姜嫄(传为有邰氏之女、帝喾之妃)出生于此,她踩了巨人足迹而生下农神后稷,而今镇上还保留着后稷教民稼穑的“教稼台”。

当我从武功县城玉祥汽车站转乘小巴抵达武功镇北关车站,时间已经是中午了,只余下半天时间可以游览,根据过去残留的印象、结合搜索的旅游资料,一边问人,一边查看地图,就这样就开始了武功之旅。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漆水湖湿地

武功是一个在地形上很有特点的地方,概括起来就是“两塬夹一川”,东西两面都是厚厚的土塬,土塬之中,镶嵌着一道宽阔的南北走向的平川,川道里,漆水河缓缓流过,漆水河西岸,一片密集的街巷、房屋,铺满平川,形成人烟繁茂的景象,这便是武功镇了。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站在西塬头俯瞰武功县城

武功镇中心方圆约3.6平方公里,镇上生活着一万余人,南北长而东西窄,有南关和北关之分,透露出不同于一般小乡镇的气派。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北关乘坐发往西安班车的地方

镇上古迹很多,多是道观寺庙和古墓遗迹等。其中,靠近北关的地方有美阳关、城隍庙、报本寺塔、康家山清凉寺等,而靠近南关的地方有“小华山”、“关帝财神庙”。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美阳关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小华山

此外便是古风犹存的街巷,有东街、西街、大北街、小北街、学前街等,巷子有当铺巷、马道巷等,和一般镇子比起来,透着讲究。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镇中心由好几个村组成,村的名字都充满古风,有武塔村、稷山村、绿野村、华山村等。

然而,虽然大的布局和气韵犹存,常住人口也依然很多,但细看起来,“老县城”还是衰落了,从镇上的建筑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来。镇上街道虽然经过硬化,但街道两边的建筑都十分粗陋,除了北关附近新开发的旅游街道,镇上大部分民房都只有两三层,正面贴着瓷砖,而侧面往往裸露出红砖,这样的建筑,在我国南方的农村几乎都已经看不见了。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街道和街道之间,房屋和房屋之间,一股股的电线缠绕着,像一张杂乱的蛛网罩住镇子。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整个镇子最高的建筑就是建在李世民宅子之上的七层报本寺塔,而最显豪华的建筑则是那些寺庙,如城隍庙、清凉寺、小华山、关帝财神庙等,殿宇巍峨、飞檐翘角,装饰得十分华丽。镇上人似乎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镇上开有不少的香烛店,美阳关处的东岳庙香火尤其兴盛。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报本寺塔鹤立鸡群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关帝财神庙

像武功镇这样,历史上曾经是区域中心,多会诞生一些杰出人物。除了历史久远的姜嫄、后稷母子,武功人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苏武、李世民和康海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苏武葬在武功,至今武功镇仍有苏武墓祠。据称武功是苏武父亲平陵侯苏建的封地,后来,苏氏一脉迁居于此,而今,武功已经成为世界苏氏宗亲祭祖寻根的地方。

李世民则于隋开皇十八年冬(599年初)出生在武功,今天的报本寺塔,在隋唐时,曾是李渊的“武功别馆”。李世民对自己的出生地感情很深,当他登上帝王宝座后,曾重游武功旧宅,还留下了多首诗文,包括《幸武功庆善宫》《重幸武功》《过旧宅二首》,后来,更是舍宅为寺,为报母恩,取名“报本寺”。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城隍庙

正是因为报本寺有这样不凡的出身,才会有后世的地宫珍宝发现之奇吧。而武功城隍庙的城隍爷也跟着不同了,传被李世民敕封为“辅德王”,城隍庙也因此不称“庙”,而称“都城隍府”。

而武功人康海,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是明清两朝陕西仅有的两位文科状元之一,28岁中状元,文才出众,为“明代前七子”之一,后来被卷入“刘瑾案”丢官,他索性看开人生,到扬州经商,从状元变成殷实盐商,晚年回到家乡武功,组建康家班社,创出“康王腔”,被称为“秦腔鼻祖”,活出了恣意潇洒的人生。

距西安1个半小时,有座被人遗忘的“老县城”,辉煌千年而今落寞

为纪念康海而建的康家山清凉寺

而今的武功,“老县城”历史渐渐被人遗忘,反而是武功旗花面这道小吃流传很广。

要不是多年前那次不期而遇的邂逅,也许我也会错过这样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