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敬禮!”3月18日上午9時,在5輛警用摩托車開道、兩輛警車一前一後護送下,廣東援助武漢醫療隊的9輛大車緩緩駛出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廣場。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隨著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好轉,援助湖北醫療隊開始有序撤回。17日,有41支國家醫療隊3675人踏上返程,其中,包括來自江蘇、遼寧等地的15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據瞭解,18日,廣東援助湖北醫療隊15名隊員啟程返粵,20日,將有500餘名隊員啟程返回廣東。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2月9日

湛江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

16名隊員走上最前線

馳援湖北!

抗擊疫情!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隨著疫情形勢好轉

他們完成任務,即將凱旋!

今天,他們登上人民日報

用粵語告訴大家

“粵來越好”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網友們紛紛評論——

江門網友:在我心裡你最美!

寧夏網友:好漂亮!之前看不到,他們笑起來好美。

黑龍江網友:謝謝你們!你們是英雄!

佛山網友:等你地返黎!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視頻中的醫護人員

全部來自湛江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

他們是徐振虎、袁彬凡、梁光彬、

黃耀光、陳俊、王磊、馬燕妮、

洪秋娣、譚美金、何雪梅、黎月秋、

周韻、李麗莎、曾連珠、盧婷、王白潤


湛江市首批馳援湖北省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隊名單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摘下口罩

我們終於看清你們的臉

讓我們記住你們的名字

記住你們摘下口罩的樣子

3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廣東醫療隊第十一隊”(第一批方艙)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隊長王磊醫生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一個多月來,醫療隊員們在湖北都經歷了什麼?以下是廣東第11批醫療隊醫療組長、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內科ICU副主任醫師王磊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東西湖方艙醫院)的自述:

最特別的廣東醫療隊

我們這支醫療隊是廣東第11批醫療隊,也叫廣東第一批方艙醫療隊。我們一共來了99位醫生,檢驗醫技人員4位,院感專員1位,還有199位護士,如果算上4位隨隊記者,我們第11批廣東醫療隊總共307人。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廣東第11批醫療隊,也叫廣東第一批方艙醫療隊。

這支醫療隊非常特別,是一支非常龐大的隊伍。307位醫護人員來自廣東20地市的108家單位,人員最多,構成非常複雜。有的單位只有一兩個人,有的單位是四五個,最多的單位也就是七八個人。怎麼把這三百多人整合起來,讓它變成一支整齊劃一的隊伍,這是剛開始很大的困難。

這三百多人,對彼此的瞭解基本上都是通過職務。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管理呢?我的感觸特別深,靠黨建。我是15年黨齡的黨員。我從來沒有這麼深刻地認識過這個事情。這個時候能拿出來做武器的,說實話,是黨建。

我們用了大概2天半到3天的時間,建立了前方臨時黨總支,每個黨總支的委員有特定分工,每人抓一塊,比如院感、後勤、醫療管理、護理管理,分工下面還有具體架構,骨幹都是黨員。有了主心骨,很多工作就可以開展了。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也叫東西湖方艙醫院,分為A、B、C三個廳。A廳和C廳艙內醫生都是廣東隊的。我是A廳艙內的負責人。這麼大一間方艙醫院參與治療和管理的入艙醫生一共有126位,其中99位是廣東的醫生,佔比是73%。

在兩天整合隊伍、院感培訓之後,2月12日,我們第一次進艙。第一次進倉的人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黨員。他們不僅業務能力過硬,心理素質也過硬。

早期患者絕大部分不是輕症

剛開始,我們方艙醫院醫護人員壓力特別大,患者的壓力其實也很大。這些患者對方艙醫院不理解,他們從社區直接過來,不知道方艙醫院是做什麼的,裡面是什麼樣,生活設施是否有保障,醫療照護能否到位。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病人,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沒有辦法被正規的三甲醫院收治,前路是死是活,很多人心裡沒有底。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是武漢首批最大的方艙醫院,一共有1461張床位,最高峰時收治了1700多個病人。兩天半時間,病人就已經收滿了。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一天收幾百個病人。他們對未知事物的那種恐懼和無助感,我們都能從他們的眼睛裡看出來,他們的眼神裡沒有光。之前,他們沒有求醫的途徑,有的是兩三個家人已經因為新冠肺炎去世。

此外,因為東西湖方艙醫院是最早的一批方艙醫院,早期收治的患者其實屬於普通型患者,還不是輕症,他們的CT90%以上能看到病灶,有病毒性肺部炎典型表現。

我們覺得方艙醫院內其實是一個小社會、小世界,裡面藏龍臥虎,什麼樣的人都有,有各個階層各個領域的人士。剛開始收病人像是“洪水突然湧進了一個池子”。在方艙醫院內,好像有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會變成一個漩渦。

現在一些國家出現疫情後發生了搶購衛生紙的現象,早期在方艙醫院也發生過類似事情。

這也可以理解,在方艙醫院內如果有一個人說沒領到衛生紙,口口相傳之後會讓更多人都誤以為衛生紙真的不夠了。

這時候帶給我們的一個全新的話題,不是治療,而是怎麼把艙內1460多個人(最高峰1700多個人)安撫住,這樣才能開展下一步的治療。

我們的辦法是建立艙內患者臨時黨支部。後來,又進一步建立了艙內志願者團隊,核心骨幹大概有二三十人,把黨建工作做到末梢真的是有奇效。

到後來,我們艙內的洗澡水蓮蓬頭壞了,都不用外面的後勤人員來修,患者黨組織在艙內就找到志願者把水龍頭修好。患者當中的志願者幫我們醫護減輕了很多工作量。

我管理的A艙有614張床位,發任何東西都要核對600個人的姓名,醫護要透過護目鏡做這些具體的工作,本來一分鐘能幹完的事情,可能要三四分鐘,但是艙內的志願者他們不用很吃力就能完成。一些輕症患者有能力,也有這個心願來做志願者工作。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方艙內的醫護和志願者。

志願者自己組織了合唱隊、朗誦隊、讀書角和舞蹈隊等。慢慢的,方艙醫院不再是最開始的那個冰冷的世界。有一次大合唱還上了央視。2月15日,第一批患者出院,大家很開心,還組織了一個送別儀式。

穩定艙內患者的人心,一是靠生活物資保障,二是也得靠醫護人員的關心和治療。對於方艙醫院的患者,他們最希望的還是得到積極救治,儘快恢復健康。所以我們艙內的醫生護士儘可能都到床邊去看看,跟患者們說說話,經常要用“話療”。

穿著防護服,講話不容易聽清,經常要靠嗓子吼。一些說話本來細聲細語的護士姑娘,一個個都變成了大嗓門。

有的醫療流程30天改了二十多次

最開始,醫護人員其實也同樣沒有底,管理這麼大規模的方艙醫院完全超出我們的經驗,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

我除了管理A艙,還要參與整個方艙醫院醫務部的工作。醫務部制定的很多醫療流程有的甚至改了20多次。有的是因為流程本身有問題,有的是因為後來形勢和需求變化,流程也得跟著修改。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王磊和入駐武漢客廳方艙的戰友。

舉個例子,患者都很關心核酸檢測結果,病人們想知道自己的病毒核酸檢測什麼時候能夠轉陰。但我們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一下子沒有辦法上來,檢測人員剛到崗,也要熟悉流程,做標本採集等相應培訓。

前期,我們方艙醫院的核酸檢測能力一天只有40個,後來是60個、80個、100個這樣的遞增。之後,我們又增加了一個移動P3核酸檢測實驗室,一天可以做200個。檢測能力是一點點上來的。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1000多個病人,一天只能做40個人的核酸檢測,這個過程中患者們就都很焦急。兩次核酸檢測陰性,中間相隔24小時,患者才能達到出院的標準,大家都想早點做檢測。但我們當時只能定一個標準,篩選出一部分患者來做核酸。

怎麼制定這個標準?是按年紀、性別、發病時間、不發熱時間、症狀緩解時間、之前病情的嚴重程度,還是其他什麼標準?很多病情相對嚴重的患者,短時間內肺部炎症不會有明顯吸收,這些患者當時做核酸檢測的意義就不大。

到後期,因為P3實驗室檢測能力上來了,我們也引入了第三方檢測,每天的檢測能力最多時到了400個,這時候的流程又得做修改。

信息化不足帶來的挑戰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是在方艙醫院一開始建設時沒有充分考慮信息化的問題。再以核酸檢測舉例,患者做了核酸檢測,結果怎麼反饋給患者本人,不同的醫生護士、醫務部、社區、院辦怎麼同步知道結果,我們不能讓一個核酸還是陽性的患者回到社區的。

沒有信息化系統,最開始我們都是用手敲,如果是5%的誤差率就意味著我們可能100個病人要放5個陽性病人出去。為了減少這種誤差,我們只能靠人工不斷地反覆核實。後來,我們專門建立了簡單的信息系統,確立了信息化專員,細緻到每一個流程的節點上,都要有人負責。

也是為了儘可能減少出錯幾率,我們建立了預出院制度,病人準備出院了,艙內大夫先核查,之後專家組會診再確認,這個專家組設在醫務部。

方艙醫院的要求,一方面是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另外一方面在傳染病整體的防控上,也是為了做到傳染源的隔離。方艙醫院不以出院率為目標,我們不太考慮床位週轉率的要求,100%治癒可能不符合科學,但這是我們給自己設定的心理上的要求,讓患者100%治癒才回社區。

在視頻結尾

醫療隊隊員們說出了他們的願望↓↓↓


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登上人民日報!心願:跟鍾爺爺合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