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幾個著名大學的校長因為不認字,讀講話稿時出洋相的笑話。其實,在清代也有很多不識字的“白字先生”。在這其中,最大的白字先生當屬他塔拉·剛毅(1837年—1900年)了。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剛毅,字子良,滿族鑲藍旗人,世居札庫木。以翻譯科入仕,筆帖式出身,累升至刑部郎中。1877年,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案受獎勵,升江西按察使,後為廣東、雲南布政使,擢山西巡撫。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剛毅主戰,任軍機大臣兼禮部侍郎。反對戊戌變法,升任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率領義和團同八國聯軍開戰,死於山西侯馬鎮。在劉鶚的《老殘遊記》中,剛毅是清官,但是比貪官更為可恨的清官。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因為剛毅是翻譯科出身,認識的字並不多,所以經常鬧笑話。剛毅出任刑部尚書,到任那天召集部屬訓話:“我們做刑部官,要學舜王爺駕前的刑部尚書皋大人皋陶。”將舜稱為王,並將陶讀成本音而不讀“搖”,又將“瘐死”讀成“瘦死”,“聊生”讀作“耶生”,一時傳為笑話。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大學士翁同龢為此特地作詩一首,大加嘲諷:

帝降為王虞舜驚,

皋陶掩耳怕聞名。

而今又有黃天霸,

誰是當年竇二墩?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剛毅知道此事之後,對翁同龢恨之入骨,大力攻擊翁同龢。他還力主用義和團師兄師弟的法術來抗擊外國軍隊的槍炮,保護大清。有人又在翁詩之後,續成一首詩:

帝降為王虞舜驚,

皋陶掩耳怕聞名。

薦賢曾舉黃天霸,

遠佞思除翁叔平。

一字誰能爭瘦死?

萬民何惜不耶生!

功名鼎盛黃巾起,

師弟師兄保大清。

剛毅慫恿義和團排外,並且非常迷信“符咒護身”和“槍炮不入”。當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近郊時,他見符咒不靈,於是徵收全城婦女的褲子,有血跡者更為上品,並收集大小便,以作為“戰鬥武器”,以為如此晦氣的東西,可使聯軍槍炮打不響。一時之間,北京城頭掛滿褲子,再加上收集的便桶、尿壺之類,遍佈城牆旁。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當然,這只是剛毅的一個方面。作為滿族人,他為維護滿清利益,在晚清也做了很多有名的事。

光緒十一年(1885年),剛毅出任山西巡撫,在黃河河套屯田並設官治理。

光緒十四年(1888年),剛毅調任江蘇巡撫,適逢蘇南地區遭受洪澇災害,剛毅採取以工代賑的方法整修當地水利工程,特別是整治了上海境內的薀藻濱和吳淞江。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剛毅積極主戰,遂進入軍機處,任軍機大臣兼禮部侍郎。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剛毅因堅持反對戊戌變法,甚至主張廢黜光緒帝,升任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成為慈禧親信之一。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為中央政府解決財政困難,赴南方各省督辦稅務,其間多有搜刮各地的行為,一時輿論譁然,稱其為“搜刮大王”。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進入北京時,剛毅等人前往良鄉、涿州一帶察看義和團虛實,回朝後報告“其術可用”,遂同載勳被任命為統率義和團大臣,率領義和團同八國聯軍開戰。8月,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剛毅隨同慈禧太后“西狩”(西逃),途中因腹瀉死於山西侯馬鎮。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剛毅死後,西方列強將剛毅列為主要戰犯之一,要求清朝政府加以懲處,清政府以其先死,未加以追究,但追奪其原有全部官職。

曾平反楊乃武和小白菜的軍機重臣剛毅,卻是個常受人嘲笑厲害的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