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硬核”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目前,南乐县全面完成322个行政村垃圾粪污和沟渠坑塘清理;建成乡镇污水处理站5个,开工建设大型粪污处理中心7处;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市场化运营全覆盖。各行政村全部制订绿化方案,已栽植各类绿化树木35万余株。

“发放‘黑旗’的目的,是倒逼各乡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平时工作上,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放在想办法求突破上,真正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好事办好、实事做实。”3月16日,南乐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后乡镇发放“黑旗”时,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南乐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缩影。

乡村振兴,环境先行。南乐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全域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完善建管机制、健全保障措施,大力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高站位绘好“作战图”。南乐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县、乡书记带头遍访所有行政村,当好“一线总指挥”。定期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书记亲自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县、乡干部带头,全民动员、全员行动,掀起了“清干净、拆到位、铺胡同、绿墙根”的热潮。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采取县政府统一购置改厕设备、统一改厕标准、统一技术指导、乡镇统一组织施工的办法,开展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县财政先后拨付1300万元统一采购设备4万套,拨付乡镇改厕资金420万元,保障改厕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共有203个村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已改厕农户38126户,完成整村推进41个。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机制建设。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投资2500余万元,采取市场运作模式,由专业环卫公司全盘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基本实现了城乡环卫“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

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梯次推进的原则,有计划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和管控。目前,已建成元村、福堪等5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其他乡镇污水处理站已开工建设。

健全政策机制“利长远”。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将环境整治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开展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树立“环境整治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意识。探索建立政府、村集体、群众等多元投入机制,破解资金难题。其中,县财政投入1.6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发挥了引导作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机制,城乡垃圾清运保洁全覆盖。实行网格化管理,乡镇干部包区、包村,村干部包片、包户。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月观摩月评比制度,以观摩促整治,以考核促提升。

目前,南乐县全面完成322个行政村垃圾粪污和沟渠坑塘清理;建成乡镇污水处理站5个,开工建设大型粪污处理中心7处;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市场化运营全覆盖。各行政村全部制订绿化方案,已栽植各类绿化树木35万余株。近日,作为河南省5个县(市)之一、濮阳市唯一县区,该县喜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荣誉称号。(通讯员 黄津丽 赵晓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