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是如何把真空中的粒子“撈”上來的

能量是如何把真空中的粒子“撈”上來的

前 言:於8月5日發表的《六維空間才是物質存在的完整空間》是一種雙空間論。

1,量子場論已確定的結論,其中有,

1,1. 量子場是微觀粒子存在的基本形態,其形態表現為波粒兩重性,一方面是具有電荷、質量等的實在粒子,另一方面又是瀰漫全空間的幾率波。簡而言之,我們不觀測它時,它是波,觀測它時是粒子,在哪裡觀測到它,要看運氣(是講概率的)。量子場是一種以這種形態存在的物質客體。

1,2。“量子場具有兩種基本的運動狀態,激發態和基態。量子場激發態的出現代表實量子的產生,激發態的消失代表實量子的消失。實粒子的消失只是表明量子場的激發態消失了,而不是量子場這種客體消失了,量子場還存在,不過此時量子場處於基態。”

1,3。以上(1,2。)是論述量子場論的文章的大同小異的說法,但其實並不完善。產生前粒子早已存在,激發態是讓你看見它,激發態是讓粒子可觀察。粒子的消失不是粒子不存在,由激發態躍遷到基態,是讓你看不見它,但它仍然存在,處於基態是讓粒子不可觀察。無論處於激發態或基態,量子場所描述的都是同樣的“貨真價實”的粒子,如果基態量子場不存在貨真價實的粒子,那麼,基態量子場只不過是一種數學概念,並不真實。

1,4。按(1,3。)的觀點可以表述為

粒子“出現”和“消失”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實質是“可觀察”與“不可觀察”的區別,量子場的激發態和基態的區別是可觀察與不可觀察的區別,不是存在與不存在的區別,無論處於哪個態,量子場表述的都是同樣的粒子,無論處於哪個態,量子場的粒子都是存在的。

1,5。基態量子場為什麼不可觀察?基態量子場具有最低能態,最低能量又稱為“本底能量”。量子場論認為,“當某種場處於基態時,由於該場不可能通過狀態變化釋放能量,因而無法輸出任何信號或顯現出直接的物理效應,觀測者也因此無法觀測到粒子的存在。”這種解釋仍然有很濃的學究味,其實這種表述是在迴避一個問題:正能量和非正能量,這也是可觀察與不可觀察的本質區別。正能量可觀察,非正能量不可觀察。非正能量,要麼等於零,要麼是負能量!負能量是一個令人困惑的概念。

2,可觀察與不可觀察。

2,1。人類生活在正能量的世界,所製造出來的觀測儀器都是由正能量部件組成,設計觀測儀器所根據的原理都是正能量的規律,人類所擁有的儀器只能觀測到正能量,不能觀測到零和負能量。量子場的受激粒子具有正能量,因此,人們一致認同,受激粒子可觀測。

2,2。光子的靜止質量等於零,或說固有質量和固有能量等於零,為什麼又可觀測?原因是光子以光速運動,具有正能量。根據狹義相對論公式

m=m0(1-u2/c2)-1/2 (1)

由於m0=0,只有u=c時,m才有可能m≠0,也即光子才有可能具有正質量而可觀察。由(1)式可見,當u=c時,m=0/0,是一個不定數,其數值只能由其他規律確定。人們由量子理論已經知道,光子的正能量由普朗克公式ε=hv確定,其中,h是普朗克常數,v是光子的頻率。現把上述討論明確地寫成,對於靜止質量等於零的光子有

當u=c時,能量ε=hv,具有正能量,可觀察。 (2)

當u≠c時,能量ε=0,不可觀察。 (3)

無固有質量而有能量的光子又稱為“能量子”。

2,3。如果基態量子場的本底能量等於零,人們用常規的能量作用真空,就會輕易地把本底能量為零的基態量子場的粒子提升到正能量,成為可觀察的粒子,比如用激光(也即能量子)射擊真空,就可以觀察到真空出現的粒子。真空是應有盡有的基態量子場的疊加,如果基態量子場的本底能量等於零,那麼,用強力的激光就可以在真空觀察到已知的和未知的粒子。但沒有出現過這種事,說明基態量子場的本底能量不是零,也即是說,基態量子場的本底能量是負能量,並且,很有可能是很深的負能量。等於多少?無論你以任何依據提出本底能量的負值,由於基態不可觀察而變得不可驗證,因此任何負值都是一種人為的設定。既然如此,我們暫不糾纏基態的本底能量等於多少的問題,但已經看出存在著正能量世界和負能量世界兩種空間,量子場處於激發態時,粒子存在於正能量空間,可觀察;處於基態時,粒子存在於負能量空間,不可觀察。

3,兩種空間。

3,1。量子場論在理論上已確認量子場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態,又確認量子場存在兩種狀態:激發態和基態,就等於確認了存在兩種空間:正能量空間和負能量空間,因此量子場論在理論上已確認:

正能量空間和負能量空間並存才是物質存在的完整空間,缺一不可!

3,2。結合中國古樸的傳統概念,正能量空間又可稱為陽空間,甚至簡稱為“陽間”,負能量空間又可稱為陰空間,甚至簡稱為“陰間”。使用陽間和陰間的稱謂時必須消除人類住所和鬼魂住所的迷信內容,賦予科學的內容:

陽間是激發態量子場存在的空間,是激發態粒子運行的空間,陰間是基態量子場存在的空間,是基態粒子活動的空間。

3,3。陽間是人們已十分熟悉的三維空間,陽間的本底能量是零,也就是人類生活的真空,陽間的真空充滿粒子漲落、虛粒子,零點能,這些概念也是人們熟悉的。陽間的本底能量以下的是陰間,陰間的本底能量是某一負能量,也就是陰間的真空,量子場論所說的,“真空是基態量子場”中的真空指是陰間真空。如果全空間只有一個真空,基態量子場也擠在人們已熟悉的真空裡,那麼在真空在穿行的粒子必然有概率碰到基態量子場的貨真價實的粒子,但人們從未發現,在真空中穿行的自由粒子受到來自真空的阻力。陽物存在陽間,按人們已熟悉的規律在陽間運行,陰物存在於陰間,陰物如何存在,除了量子場論在理論上認識的波粒兩重性的規律運行外,知識不多,有待研究。

3,4。陽空間之物是人們十分熟悉的宇宙之物,包括人類自己。陽物歸根結底是由激發態量子場的粒子組成,從粒子→原子→分子……人。陰物就是各種基態量子場,陰空間的各種基態量子場的貨真價實的粒子,能否象陽空間那樣組成原子從而組成分子……?但人無法進入陰間去觀測,缺乏對負能粒子運動規律的認識,沒有事實作依據,只能是一種科幻想象。

4,陽空間和陰空間會否存在相互作用和影響?

4,1。量子場論在理論上已經認定,能量可以進入真空,把基態量子場的粒子激發到正能態,可以通俗形象地說,

能量可在真空把看不見的基態量子場的粒子撈上來看!

說得是輕鬆,但在實際上,

1)沒有實驗表明,把高能粒子束射向真空,能在真空裡打出粒子,

2)沒有實驗表明, 把高能激光束射向真空,能在真空裡打出粒子,

3)甚至,伽馬射線束射向真空也不能打出粒子來。

實驗表明陽空間的粒子不能直接進入陰空間,正所謂“陰陽相隔”,陽空間的能量進入陰空間存在著技術性的問題。比如兩個伽馬粒子碰撞就可以激發出一個電子和一個正電子,一個伽馬光子不能進入陰空間,但兩個伽馬光子相碰撞,能量就可以進入陰空間,把基態電子和基態正電子激發出來。其機制是,

1)伽馬粒子是靜止質量等於零的純能量的能量子,其能量的本質是動能,根據式(2),伽馬粒子在光速運動時具有正能量hv,碰撞使伽馬光子失光速,速度小於光速c,根據(3)動能消失,不可觀察。

2)整個過程仍然要遵守能量守恆,在能量守恆定律制約下,原有的能量2hv不能無端消失,能量只能從高處向低處轉移。

在以上的機制下,原有的能量團2hv就自發地進入負能空間,一直跌落到負能空間的本底處,也即陰空間的真空(基態量子場),原有的能量2hv不會消失,只是存在的地方不同。在其他物理規律的制約下,能量在基態量子場激發出一個電子和一個正電子。

具有靜止質量的實粒子具有正能量,不能進入陰空間,零靜止質量的能量子以光速運動時具有可觀察的正能量,也只能運行於陽空間,不能進入陰空間。只有化為能量子(或說能量團)在失光速的情況下,才能進入陰空間,並且一直跌落本底能量處,也即跌落基態量子場,也即跌落陰間的真空,才能把基態量子場的粒子“撈”上來看。

4,2。光子的靜止質量等於零,其能量的本質是動能,動能是一種“無形無質”的能量,因此,粒子被加速,動能增加,也有可能形成能量子或能量團(零靜止質量)。比如質子加速器的質子束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獲得巨大的動能,其總能量可近似地看做動能和固有能量之和,當動能佔總能量的絕大部分,而質子原有的固有能量只佔極少部分是,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束能量團,令兩束這樣的質子束相碰撞,就相當於上述的兩個高能伽馬碰撞的例子的原理一樣,兩個巨大的能量團失光速,不可觀察,但受能量守恆定律的制約,能量轉移到低能量的陰空間至基態量子場處,激發出大量的粒子。其結果,

1)質子固有質量的部分相互碰撞成為“碎片”,也即質子內部的組成部分,但品種不多。

2)陰空間的真空是一切基態量子場的集合,應有盡有,也有比質子質量大的粒子。巨大的能量團激發出的粒子數目和品種都比“碎片”多得多。因此,極高能的兩質子束或正反質子束相碰撞,發現的未知粒子並非是質子的組成部分,而是在陰空間真空中“撈”上來的。

3)比如在加速器發現的W粒子和Z粒子的質量比質子的質量大兩個數量級,不可能是質子的碎片,只能是巨大的能量團在真空中激發出來的。說明陰間的基態量子場應有盡有,一切新發現的未知粒子,以及還未發現的未知粒子都在陰間。因此,

陰是陽之母,陰間是萬物之源!

4.3。陰間對陽間有作用嗎?陰間是低能區間,不可能自發向陽間發射能量。但基態量子場的粒子是貨真價實的粒子,自身擁有力的作用,長力程的力有電場力和萬有引力。由於對稱性,陰間有多少種正粒子基態量子場就有多少種反粒子基態量子場,對於一個大區域電性中和,陰間對陽間不存在電場力的作用,但各種粒子的萬有引力是疊加,只會加強,不會對消,因此,陰間對陽間存在萬有引力的作用,對於大區域來說不可忽視,也就是說,

陰間所有粒子總體的萬有引力的作用,會對陽間的天體、星系的運行存在影響。

人們努力尋找影響宇宙運行的暗物質,還沒有結果。其實,量子場論在理論上,已明確指出基態量子場是一種物質客體,不能因為不可觀察而不承認基態量子場是一種客觀存在著的物質,否則,基態量子場只是一種無實質意義的數學概念。因此,

量子場理論本身已經承認基態量子場是一種暗物質,這種暗物質存在陰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