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青春正能量


在鐵路抗擊疫情一線

有這樣一群

善良樸實的“90後”青年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

有人衝鋒在前,有人後方馳援

有人晝夜堅守,有人逆向前行

他們用行動詮釋青年一代

勇敢與堅強、責任與擔當

他們用奉獻展示青年一代

“青春擔當”、“青春力量”

這場戰“疫”,他們沒有缺席

這個冬天,他們一夜長大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雷洋

關鍵時刻堅守在車站


雷洋是霍林郭勒運營維修段阿巴嘎旗站一名90後售票員。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車站退票業務辦理量數十倍增加,讓阿巴嘎旗站這個恬靜的草原小站瞬間變得忙碌起來。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疫情暴發後,雷洋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遞交了請戰書。她把年幼的孩子託付給母親,身體不好的婆婆由丈夫照顧,一家三口分別三地。為降低通勤中交叉感染的風險,她毅然選擇在車站堅守,主動申請調整工作班制,連續當班值守,一忙就是一個月。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車站每天只有一名售票員,雷洋從早上開窗售票,到後臺結賬、統計打印報表、核對每班的票據、填制各類臺賬表格、處理售票中各種棘手問題,還要和車站職工共同負責站臺除雪工作,整天忙得像個陀螺似的。阿巴嘎旗雖然只是一個三等小站,但列車時刻卻是從早到晚,最後一趟客車通過已是晚上8點多。因此,雷洋要一直忙到很晚。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等她忙完一天工作,家人和孩子大都已經休息了。實在想念家人或是孩子哭鬧要找媽媽時,她只能等忙完工作通過微信視頻的方式安慰孩子,緩解對家人的思念。身為母親、妻子,雷洋是心懷愧疚的。但對於旅客,她做到了無愧於心。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劉航

若有戰 召必回 戰必勝


“作為一名退伍老兵,為國家為人民,我要義不容辭衝鋒在前,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劉航堅定地說。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今年29歲的劉航是吉林客運段吉林至北京D74次列車列車員。2月12日,按照段值乘安排,他開始值乘吉林至重慶旅客列車。這是一趟開往靠近湖北疫區的列車,一些人難免心有顧忌,但劉航沒有多想,而是義無反顧主動請戰。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乘務中,他非常認真,不但高標準做好服務旅客工作,還主動承擔起班組消殺防疫任務。3個小時一次消毒工作,他總是逐個座位、逐個廁所的進行消毒,不留一點死角。別人問他為什麼這麼仔細,他說:“現在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幹好活,讓所有坐咱們車的旅客都安心、放心!”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12年前汶川大地震,劉航作為一名年輕的戰士,身披橄欖綠,在餘震的威脅中深入中心地帶搶險救災。12年後,湖北武漢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他又身著鐵路藍臨危請戰,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劉航的妻子藍藝惠也是吉林客運段列車員,正在家休產假。值乘重慶列車一趟乘務需要5天時間,這意味著劉航不能照顧妻子和孩子!當劉航打電話告訴妻子自己的決定時,妻子不但沒有埋怨丈夫,還全力支持他的想法。她說:“如果我在崗,我會和你一起上!”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楊麗坤

主動請戰到艱苦崗位


“馬書記,我是手檢員,又是共青團員,非常時期更需要年輕人衝在前,我向組織請求,最艱苦的崗位讓我上吧!”丹東站客運車間青工楊麗坤手捧著請戰書,向車間黨總支書記請求。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楊麗坤今年27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不僅堅守崗位,毫不退縮,還始終心繫旅客,關愛身邊職工。她在請戰書中寫到:“我家在異地,下班後自我隔離,沒有後顧之憂,衝鋒陷陣的工作我多做些,讓其他同事多一份安全!”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她對待同事關心關愛,對待旅客更是細緻貼心。有的發熱旅客因為害怕,測溫後十分驚慌,我就遠遠地給他們做個手勢,鼓勵他們放鬆心情。有的旅客對安檢工作不理解,嫌棄他們摸來摸去可能會傳染病毒,她就耐心地告訴旅客,工作人員定期消毒,非常時期保障旅客出行安全更重要。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何基業 葛林林

戰“疫”結束再結婚


何基業今年26歲,是錦州車務段盤錦站運轉車間助理值班員,他的女朋友葛林林今年25歲,是瀋陽客運段客運一隊列車員。二人原本準備於2月14日登記,3月28日舉辦婚禮,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兩個人商量再三決定推遲婚期。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為了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何基業每天都堅守在車站,從未回過家。他主要負責接發列車、組織旅客乘降等工作,每天都奔波於站臺和站內線路間。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夜晚,站臺上寒風瑟瑟,何基業依然搖著信號旗,接發列車安全運行。休息時,他主動向旅客宣傳防疫知識,做好站內職場消殺工作,有時甚至忘記吃飯時間。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葛林林是K54次列車列車員,每天往返於瀋陽北至北京之間,列車運行時間9個小時左右,通常是晚上發車,次日早上到達。葛林林總是晚上提前到崗,為乘務作準備。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在工作之餘,兩人經常通過微信互相鼓勁加油,互道珍重,在戰“疫”裡傳遞力量,共同期盼戰勝疫情、花好月圓的時刻早日到來。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Z118次第三乘務組

戰疫“逆行尖兵”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吉林客運段Z118次第三乘務組,共有職工28名,平均年齡30歲。作為國家級青年文明號集體,該班組臨危受命、勇往直前,勇當“逆行尖兵”。

疫情發生後,班組青年黨團員寫下請戰書,保證疫情暴發期間嚴守紀律、出滿勤、幹滿點、衝在前,聽從組織分配,哪裡需要就衝到哪裡。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列車員靳衛東是一名退伍軍人,他退伍不褪色,主動承擔防疫期間增加的工作任務,每3小時對列車消毒一次,30分鐘巡視車廂一次,經常提示旅客乘車防疫注意事項。列車員曹冬一發現有位旅客口罩掉廁所裡了,他把自己備用的口罩送給了這位旅客。列車員鄭亮亮孩子剛剛2歲,她愛人是一名火車司機,兩口子把孩子送到父母家,下班回家主動隔離,疫情期間從沒影響乘務工作。


這個冬天,這群“90後”一夜長大


在班組裡,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據統計,疫情發生以來,這個班組幫助旅客做好事17件,他們的事蹟被中央媒體報道。

Z118次第三乘務組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這場戰“疫”中踐行著青年文明號的使命與擔當!


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

今天已然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樑

成為我們國家的驕傲和希望

完全可以相信

經過抗疫戰火洗禮與淬鍊的青春

一定會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90後!你們真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