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一手拆解了南斯拉夫,算得上塞尔维亚的“仇人”。可为什么塞尔维亚现在伤疤还没好全,就拼命要加入欧

Mr_Dou_Z


导读:从上世纪的1992年开始,西方一直致力于拆分南斯拉夫。从南斯拉夫到南联盟即使剩下塞尔维亚也没有被放过,擅自自宣布独立的科索沃得到部分国家的承认。经过独立后的多年发展,曾经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都借助加入欧盟的契机成为人均GDP上万美元的发达国家。而面积最大人口的塞尔维亚只能和波黑和马其顿一样人均GDP在5000多美元徘徊。已经成为内陆国的塞尔维亚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不得不“违心”的多次申请加入欧盟。看看波罗的海三国和邻居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例子就知道,一旦加入欧盟就意味着先进的技术、庞大的市场甚至是补贴可以分享。


经过从南斯拉夫到南联盟、在到塞尔维亚,曾经26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万的南斯拉夫只剩下塞尔维亚。这个面积不足9万平方公里、人口700多挖的国家彻底沦为了内陆国。塞尔维亚作为唯一与欧盟和俄罗斯同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欧洲国家经济也曾较快发展,为了谋求更快的经济发展塞尔维亚近年来积极申请加入欧盟。


对于塞尔维亚来说加入欧盟意味着巨大经济利益和不断走低的失业率

自从克罗地亚在2013年加入欧盟以来,西巴尔干半岛国家开启了入盟进程。西巴尔干半岛国家中,只有塞尔维亚与黑山同欧盟开启了成员身份的相关谈判事宜。而加入欧盟意味着申请国要在政治、经济甚至司法方面要经过调整,才能达到欧盟标准。欧盟是一个超过3亿人的庞大市场,这里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加入欧盟不但意味着可以享受没有壁垒的技术,欧盟技术和欧盟标准都将推动欧盟企业增强在全球的竞争地位。


加入欧盟不但可以享受欧盟内部保护性关税,而且通过内部竞争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和经济的竞争力。塞尔维亚作为欧洲经济较落后的国家在加入欧盟后,可以享受到欧盟的帮助以及部分经济补贴。而欧盟作为发达的经济体可以通过整体体量可以在吸引外资、贸易谈判以及安全保障方面对成员国提供帮助。所以塞尔维亚希望通过加入欧盟得到更快的经济增长和更高的经济规模。

塞尔维亚从2009年12月份申请加入欧盟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目前来看随着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曙光显现,在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下欧盟开始了增加新鲜血液的扩容计划。在2018年2月的欧盟峰会上按照欧盟委员会的说法,如果预定计划开展顺利塞尔维亚与黑山成为将于2025年正式加入欧盟。



新冠疫情下欧洲内部勾心斗角,塞尔维亚总统向中国请求援助

本来进程是美好的,但是今年新冠疫情的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似乎让欧盟显露出另外的特征。非欧盟成员国身份的塞尔维亚无法从欧盟国家进口医疗设备和相关药品,医疗条件相对较弱的塞尔维亚显得有些无助。总统武契奇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关闭了边境和所有公共场所并向中国请求援助。这位素来对欧盟友好的总统几乎是声泪俱下地指责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欧盟政要见死不救。这并不奇怪,意大利和德国还截留了非欧盟成员瑞士订购的消毒水和口罩。


我们不会忘记十几年前在非典时期,塞尔维亚人民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我国也表示无论是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援助,还是派遣医疗专家组赴塞都会支持塞尔维亚人民抵御疫情。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别让你的友谊很廉价

最近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似乎在网络上很火,他那段饱含深情又欲哭无泪的演讲,让很多人再次回忆起与南斯拉夫曾经的友情,同时我们抗疫初期塞尔维亚给予的帮助也让人颇觉温暖,由此我们似乎觉得世界上又多了一个铁哥们。

然而吐槽机不得不稍微泼点冷水,塞尔维亚早已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人家是议会制共和国,国家政策的走向很大程度取决于总统或者内阁。现在的局面很可能是武契奇的实用主义手法,他在2008年从激进派直接加入保守派获得总统,能够上位可不是凭借坚定的政治理想。

故此面对这些新闻时我们最好先别忙着感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免得未来卡脸。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知道,最近和我们互动频繁,感动连连的日本人前段时间在外网对咱们使馆发难,原因仅仅是使馆发布了一条中文提示。

那条提示是发给在日华人的,其中有一句“日本冠状病毒”如何如何,粗通中文的人都知道,使馆的意思是在日本当地的疫情怎么样。然而人家却觉得自己被冒犯,我们是在把病毒起源甩锅给他们。

即使很多热心网友反复解释,甚至拿出国内报道中“意大利冠状病毒”、“英国冠状病毒”,乃至国内某省冠状病毒的原文都不行,不依不饶的反复谩骂。吐槽机忽然觉得咱们网络上一片感动之声非常可笑,转念又觉得我们很可怜。

同样的例子最近意大利或者很多欧洲国家并不鲜见,咱们最好记住,国家是由很多人组成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谊很复杂,我毫不怀疑在有国家能够威胁五大流氓框架的时候,中美也可以成为坚定的盟友。中国人民的友谊应该是很珍贵的东西,咱们别把它弄得像超市大礼包一样。

塞尔维亚为啥要加入欧盟?

下面就该扯淡一下塞尔维亚为什么忘了国仇家恨,削尖脑袋的要加入欧盟了,其实原因不复杂,不得不进,何况进了还有好处。另外关于南斯拉夫的彻底解体,塞尔维亚人更恨美国,对欧洲恨意不强。


先说说不得不进的理由,这事儿还是得从南斯拉夫解体说起,当时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理由还记得吗?没错!科索沃问题!在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再次发难,他们宣布脱离塞尔维亚,彻底独立。

这次事件的后果是联合国五常公开对喷,至今我们依然没承认其合法性,也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甚至不同意接纳他们进联合国。但是欧盟是支持科索沃的,并且有接纳他们入盟的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不得不加速入盟的脚步,并且拿科索沃问题当做谈判条件。说白了一旦科索沃先他们一步加入欧盟,塞尔维亚会变得非常被动,他们做出姿态不完全是为了自己入盟,更主要的还是拖住科索沃,不让科索沃加入国际组织。

至于进了有好处更不用说,欧盟那种政治正确大于天的格局注定会变成吃大户的局面。富国加入能得到的是欧洲一体化后的外部优势,但会损失经济利益,穷国加入会失去一些主权独立性,但会在经济上坐顺风车,其中利弊还是各国自己权衡。

塞尔维亚本来就不是什么富庶国家,失去黑山后又没了出海口,想恢复经济水平加入欧盟吃大户无疑是条捷径。起码在欧洲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出国打工都方便很多,不至于成天数米下锅。

在塞尔维亚的积极运作下,2012年他们获得了欧盟正式候选资格,但因为科索沃问题,之后的进度非常缓慢。现任总统武契奇也一直被认为亲欧盟总统,甚至试图加入北约,对塞尔维亚来说,欧盟绝不是“纸上的童话”那么简单,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最近,塞尔维亚总统近乎哽咽地向中国求援,才让国人意识到:在遥远的欧洲,我们还有一个小兄弟。这个面积不足9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700万的内陆小国,很多人都不曾注意。但是在冷战时期,人家作为南斯拉夫的主体,存在感可是超强!

不过,南斯拉夫既然被欧美坑惨了,如今为何又想挤进欧盟,与当年的仇人为伍呢?说起来,塞尔维亚也是一肚子苦水啊。

铁托执政时期,对塞尔维亚族采取打压政策,造成国家凝聚力大损,为日后解体埋下伏笔。从那之后,加盟共和国就不断寻求自治,甚至独立,并于1992年爆发内战,最终波黑独立,南斯拉夫宣告解体,南联盟成立。

与此同时,欧美各国开始插手南联盟内政,甚至公然发起科索沃战争。为了让巴尔干半岛继续分裂,欧洲又多次搞小动作,最终搞垮了南联盟,塞尔维亚至此成了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小国。

无论是历史恩怨,还是个人感情,欧洲都是塞尔维亚的仇人。然而在2009年12月22日,塞尔维亚总统还是向欧盟递交了“入伙申请”,尽管一直未能如愿,但塞国依旧初心不改,不断地响应欧盟的政策,想尽早加入欧盟。

要知道,科索沃战争才过去20年,当年的战火硝烟刚刚散去,塞尔维亚就急着投奔仇家,实在是不可思议。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第一,冷战时期,南斯拉夫处在东西方阵营的夹缝之中,有左右逢源的资本。即使跟苏联闹翻了脸,苏联也不敢冒然动它,欧美为了拉拢南斯拉夫,也会给予一些好处。但是苏联解体后,南斯拉夫在欧洲的存在,就变成了一个不小的威胁,只有将其肢解,才符合欧洲的利益。如今,塞尔维亚早已不再是欧洲的威胁,欧洲自然也不会对其过于防备,这就有了加入欧盟的条件。

同时,塞尔维亚为了谋求发展,只能借力于欧盟,因为它主导着欧洲的秩序。另外,塞尔维亚的邻国都是欧盟成员,加入欧盟就能打破闭塞的格局,使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二,独立之后的塞尔维亚,早已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标准的西方政体国家,具备了基本的入欧条件。更何况,巴尔干半岛早已不是欧洲势力、俄罗斯势力以及中东伊斯兰势力的逐鹿场,只有欧洲一家独霸天下。塞尔维亚不顾民族仇恨申请入欧,虽有些无奈和凄凉,但这对国家发展而言,算是一个最佳选择。毕竟,实力不如人的时候,头还是要低着点最好。

总的来说,塞尔维亚申请入欧,是作为弱者的顺势而为,无论国民多么地心有不甘,可是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必须要这么做。当然,由于双方之间存在很深的历史纠葛,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入欧,就不得而知了。

文末说一句,作为一个替中国挨过打,满大街都是中塞两国语言路牌的国家,塞尔维亚算是中国在欧洲为数不多的兄弟。如今疫情当期,欧盟是指望不上了,我们国家一定要大力援助,不能让寒了兄弟的心呀,你们说是不是!


图说人物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南斯拉夫的解体除了外界因素,更多的是他们自身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泥亚联合组成了南斯拉夫王国,就是这种“拼凑”的建国方式,让南斯拉夫形成了复杂的文化和宗教结构,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王国解体,后来在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实行联邦制。这种制度与当时的苏联很相似,但又有自己的风格。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南斯拉夫的加盟国和自治省在自己的区域内有很高的自主权,这样的制度与复杂的文化相碰撞,产生了各种矛盾。

比如在克罗地亚境内,克族人觉得塞尔亚族人抢了自己的地盘;斯诺文尼亚觉得中央政府拿了他们的钱去补贴波黑;波黑的穆族和塞族又在为宗教问题和争论不休……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南斯拉夫内部就已经开始出现震荡。1990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提出要退出同盟时,解体的信号就已经发出来了。随着南斯拉夫内部危机的出现,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介入,在南斯拉夫各地建立傀儡政权。

1992年,南斯拉夫在内忧外患中解体,随后又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内战,内部矛盾相当严重,同时又受到了欧美国家的强压,塞尔维亚最终被压制为一个内陆小国。

2009年12月22日,塞尔维亚总统向欧盟主席提交了加入欧盟的申请,他的这一举动让很多人感到迷惑,难道塞尔维亚人不恨欧洲人吗?其实要从个人角度来看,塞尔维亚对欧洲人肯定是有很大意见的,但从国家利益来分析,加入欧盟可以让塞尔维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要加入欧盟的原因。

结束语

从世界历史来看,联邦制或同盟制的一些大国最终走向了瓦解,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内部矛盾也有外界因素。南斯拉夫的解体也是如此,所以塞尔维亚人也明白并不完全是欧洲人的原因。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会围棋的人都知道,一个棋子要活,必须要有至少一个面不被困。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现在的塞尔维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欧盟团团包围了。就如同巴勒斯坦一样,连自己的“圣地”--科索沃也许永远都不会收回来了。原本打算依靠俄罗斯,可是俄罗斯现在自身难保。所以塞尔维亚人不得不接受现实,加入欧盟(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先决条件就是承认科索沃独立)。


诚信赢天下173385042


塞尔维亚并非是一个中立国,因而不能像瑞士那样,可以在欧洲一体化的情况下独善其身。塞尔维亚近几年也在谋求加入欧盟的尝试,总的来说既是现实,也是无奈。



首先明确的是,塞尔维亚曾经所在的南斯拉夫的确算一个强悍的国家,并且敢于和欧洲各国分庭抗礼。但是南斯拉夫和南联盟相继解体之后,留下的塞尔维亚已经是一个实力很弱的国家了。在欧洲各国虎视眈眈之下,加入欧盟或许是塞尔维亚的主要出路之一。况且,塞尔维亚周边的国家大多都相继加入了欧盟,塞尔维亚如果游离在欧盟之外,很容易遭受欧洲国家排挤。

其次,欧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体之一,加入欧盟以后的利益,也是非常吸引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现在还是一个不大富裕的国家,加入欧盟以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塞尔维亚的经济问题。这对于一个人口仅仅几百万人的塞尔维亚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因为塞尔维亚的地缘位置,已经决定了欧盟对塞尔维亚经济的影响力。



再则,塞尔维亚愿意加入欧盟,但是并不会加入北约。塞尔维亚虽然和部分欧洲国家存在历史恩怨,但是最大的对峙方还是美国。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塞尔维亚造成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当然,北约不等同于欧盟,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欧盟,塞尔维亚其实还是谈不上什么历史恩怨。毕竟,欧盟主要是以经济为主导的国际组织,并且不会有美国在内。

在这些因素之下,塞尔维亚近些年才会想法加入欧盟。加入欧盟对于塞尔维亚而言暂时并没有什么损害,但是看得见的好处还是比较明显的。同时,塞尔维亚加入欧盟以后,还是依然可以保持塞尔维亚的完整性,和历史问题并不完全冲突。



苏绽


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视频,塞尔维亚总统发表申明,明确表示欧洲国家团结只是童话,还双眼泛红哽咽着向中国请求援助。塞尔维亚这样一个欧洲角落里的小国家,可能很多人都对它不熟悉,但作为南斯拉夫的主体,曾经在欧洲还算是很有存在感的。


南斯拉夫可以说完全是被欧美人坑惨了,解体后,塞尔维亚独立,国土面积不足9万平方公里,人口数还不到700万,如今加入欧盟与“仇人”为伍,或许也是无奈啊!

当时的南斯拉夫本身就拥有复杂的文化结构和宗教组成,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矛盾频繁出现,直到1990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提出退出南斯拉夫同盟。欧洲其他国家一听到南斯拉夫解体的信号,就开始利用他们联盟的内部危机,在南斯拉夫各地建立傀儡政权。两年之后,南斯拉夫终于在内忧外患中解体。

塞尔维亚从脱离到稳定,中间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动荡,内部战争和欧美国家的强压,让塞尔维亚最终成为了欧洲土地上的一个内陆小国。2009年,塞尔维亚总统向欧盟提出了申请,这一举动让外界感到非常不解,因为在大伙儿眼中,塞尔维亚人应该非常恨其他欧洲人才对。
但即便有很多塞尔维亚人看不惯欧洲人,也只能顺应时代,毕竟加入欧盟能让塞尔维亚得到更好的发展。总而言之,塞尔维亚是作为弱小国家才加入欧盟的,他们只是顺势而为,尽管有国民不甘心与“仇人”为伍,但是在这个世界里,弱小者必须寻求保护伞。


狂热历史


南斯拉夫国家地缘结构支离破碎,缺乏强势的主体核心板块,人文构成上,也是极端复杂,2000多万人口,分成了五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诺文尼亚、马其顿、黑山),三种宗教信仰(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三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诺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这其中没有一个族群能占据绝对优势,甚至连相对优势都不明显(最大族群东正教系——塞尔维亚人,也只占前南总人口的三成多一点)。

地缘及人文结构的极端复杂,意味着南斯拉夫天然存在严重的分裂隐患。

为了应对这种潜在风险,南斯拉夫先是从斯拉夫族系入手,宣扬“泛斯拉夫主义”,希望通过这个共同的族群起源,将现实中存在严重隔阂的各大族群凝聚到一起。

只不过,由于共同族系关系的过于遥远,在现实中很难获得各现有族群的认同。所以二战后,南斯拉夫改弦易辙,改用当时流行全球的红色意识形态,来构建国民共同认同。

红色意识形态以阶级分层这种纵向标准来划分敌我,超越了地缘、民族、宗教、语言乃至人种的横向区分,具有更强普世性,所以能起到相对更好的效果,于是它顺理成章的成为南斯拉夫维系各族群共同情感认知,凝聚民心的主要纽带。

既然南斯拉夫将红色意识心态作为的国家凝聚力的依托,那随着红色意识形态的热度消退,以及美国对它的强势打压,南斯拉夫的共同国民情感认同也就随之土崩瓦解、没了红色意识形态的压制,民族、地缘、宗教等传统意识,就在各族群中自然而然复活,南斯拉夫的解体自然也就难以避免。

综上所述,红色意识形态是南斯拉夫国家的主要精神纽带,既然要打击红色意识形态,那南斯拉夫国家的分裂,也就顺理成章。而反过来说,南斯拉夫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民族、地缘、宗教传统族群意识,本来就是与红色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所以美国要摧毁南共和红色意识形态,自然也要对这种倾向大力支持。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土崩瓦解,俄罗斯地缘收缩,而伊斯兰也依然四分五裂。传统的两大地缘对手,短期内皆不再有能力干涉巴尔干,再加上欧系势力内部已经整合到一定程度,一致对外的条件成熟,所以正好可以拿下巴尔干,将它消化吸收,从整体上增强欧系势力的地缘实力。

这时候,南斯拉夫就成为欧系势力的眼中钉。作为巴尔干本土势力,就算南斯拉夫愿意被欧洲吸纳,但它庞大的体量,也决定了融入后的它,势必在这个加强版的体系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这会对传统欧系强国的主导地位构成冲击。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加剧欧盟分裂的风险。

欧美势力并不希望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存在,而更希望看到南斯拉夫分裂为一个个独立的小国,到时候再将其吸纳,对欧洲列强来说,无疑要有利的多,融合起来,也方便的多。

为什么中国现在要努力跟美国搞好关系?为什么乌克兰一心想跟西方好?为什么前苏联的东欧国家都想挣脱苏联的联盟跟美国混?

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自己说得很好,“我们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为自己的盟国带来富裕和发展”。

再往回追溯,为什么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民族都想脱离奥斯曼,跟西方混?

是西方人长得帅?还是西方人武力强?

其实都不是,因为人类都想赚钱,都想变富。

跟着西方处好关系,就能够获得技术交流的机会,就能够获得投资,就能够拥有市场,也就是赚更多的钱,或者说更有机会变富。

所以,你会看到,不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包括朝鲜,伊朗,所有的国家只要条件允许,都想与西方处好关系。

不看别的,哪怕只看在钱的份上,也应该如此。


乏味的生活1982


首先,现在的塞尔维亚已经不是被打前的塞尔维亚,西方不惜血本轰炸他,就是要在强迫推行所谓民主体制。直白些说,就是刺刀下的傀儡政治,西方集团控制下的西方利益代言人执政。比如,逮捕前国家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就是例证。

再说,西方集团控制下的国家政权也不可能不听话,如此的情况下只能亦步亦趋跟在西方后面,唯西方马首是瞻。

还有,塞尔维亚在欧洲是个人微言轻的小国,而且在前南崩溃后四面都是强敌,受其政治、军事、经济的打压,其自身要独立自主很难,难免是西方代言人上台。故此,即使加入欧盟也是迫于无奈,主流民意不同意也不行。


TangHS679


近日,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的那段哽咽求助的视频,让这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引起了人们的一阵唏嘘。

不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塞尔维亚是个什么国家?它在哪儿?

实际上,相对于它的国名,塞尔维亚的首都显然更具知名度——贝尔格莱德!

我以前教外国留学生汉语的时候,曾遇到过一个高大的小姐姐,非常美,问她哪里人,她说“塞尔维亚”,我开始有点蒙圈。见此,她失望的差点落泪,说,塞尔维亚人从小就被教育“中国和塞尔维亚是好兄弟”、“中国和俄罗斯是最友好的国家”.......我们这边一往情深的,但在你们眼中,竟然没什么存在感?

其实,要说塞尔维亚的前身,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巴尔干猛虎”——南斯拉夫。

只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在北约的“组团”肢解下,南斯拉夫——南联盟——塞黑国家联盟——塞尔维亚......这一路走下来,不到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三次“分家”高潮的前南斯拉夫,先后一分为七,变身成了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黑山、科索沃等7个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到了2006年,黑山共和国也彻底跟塞尔维亚分家后,塞尔维亚丧失了最后的出海口,曾经的东欧最强海军,没了一寸领海,竟然沦落成了多瑙河上的一支“河军”。

这么看,说塞尔维亚和北约可算的上有“亡国之恨”。那么,大家都知道,北约的欧洲成员国,除了土耳其和个别东欧国家,还有最新“脱欧”的英国,其余的成员国,跟欧盟的构成,几乎如出一辙。毕竟,在欧洲大陆上,无论是欧盟还是北约,都是德法来牵头的。

长期以来,在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制约下,塞尔维亚的国家发展形式并不乐观,经济困顿、民生问题突出,首都贝尔格莱德连地铁都没有,大街上像点样的建筑和基础设施,还都是南斯拉夫时代的遗产。

下图是2018年欧洲主要国家的人均GDP排名,很显然,排名靠前的,除了瑞士以外,全为清一色欧盟成员国,巴尔干半岛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们,都过得苦呵呵。然而,原来前南斯拉夫地区最为“拖后腿”,向来以“一穷二白”著称的黑山,虽然发展的也不怎么样,但竟然反身排到了塞尔维亚之前。

要说“变心”后的黑山为什么反超了前老大塞尔维亚?那还不是抱住了欧盟和北约的大腿。

跟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的巨大隔阂不同,黑山人口中的30%是塞族,两国的主体族群还属于“亲兄弟”的关系,民族、宗教互相交融,没啥过不下去的大矛盾,甚至在塞尔维亚最艰难的岁月里,黑山也曾选择了和塞站在一起。

黑山的独立,其实就是明显的“嫌贫爱富”举动。2017年,北约接受了黑山的申请,与此同时,进入欧盟的谈判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预计到2025年就差不多了。本世纪以来,黑山和科索沃地区虽然不算欧盟成员国,但每年都接受着大量的欧盟资金、基建和物资上的援助。

对于黑山这类的小国寡民来说,加入欧盟是为了名正言顺的“吃救济”。那么,像塞尔维亚这样拥有比较完整的工农业基础的国家而言,加入欧盟最大的“利好”是可以共享最惠国待遇和广阔的大市场。塞尔维亚农产品丰富,化工产业发达,劳动力低廉,整体上,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供需互补性还是挺强的,可以实现“双赢”。

此外,加入欧盟,更能让塞尔维亚人享受到欧盟国家公民出入境、就学、就业和劳动保护等相关政策,明显缓解塞国内就业压力,改善民生。

更有欧盟为了保持内部经济的动态增长,针对“后进国家”,设立的专项基金和补贴。借助一体化的经济模式,还能够极大的缓解自己没有出海口的尴尬,这些都是塞尔维亚急需但又求之不得的。

另外,目前塞尔维亚人也喜好把本国货币——第纳尔兑换成欧元,感觉这么着才有安全感。因此,如果能加入欧盟,顺利成为欧元区,老百姓们能名正言顺的用欧元的话,显然是非常顺应民意的。

但现实却是残酷而不友好的,虽说北约是军事上的攻守同盟;而欧盟则被定义为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超国家”联盟,本应该是一码算一码的。但大家都清楚的很,无论是军事斗争还是经济活动,那个能摆脱的了政治色彩?

正如前面讲的那样,欧盟的几个“管事儿”的创始国,同时也是北约的主力军,不下“老绊儿”,那才怪呢。

早在2010年,塞尔维亚就开始申请加入欧盟,准备好了材料去“走程序”,但眼瞅着跟自己同批次申请的邻国斯洛文尼亚(也是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之一),仅仅花了3年,就高高兴兴的入了盟,开始享受各种待遇,国计民生蒸蒸日上;自己这边却一直没出现过什么太大的进展。因为,欧盟对于塞尔维亚入盟的首要条件,就是——“承认科索沃独立”。

显然,涉及到这种大是大非的立场性问题,刚烈的塞尔维亚自然毫不犹豫的给与了拒绝。那么,开门的条件都没商量,再往下,更是没法继续了。

因而,就目前的这种僵局上来看,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可能性,那是相当低的。当然,塞政府也很冷静理智的选择了另一种经济互助模式——加入亚投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