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沙漏遗爱


塞尔维亚,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欧洲国家近年来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但有谁能想到,这就是昔日大名鼎鼎的“巴尔干之虎“呢?

塞尔维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南部,是一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内陆国,国土面积为8.8361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00多万人,主体民族为塞尔维亚族,并且至今没有承认科索沃自治省(共和国)的独立事件。

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塞尔维亚无疑是一个弹丸小国家。但在1992年以前,塞尔维亚也曾是一个大国。更加准确地说,塞尔维亚曾是地区型大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就应该明白巴尔干之虎的含义。巴尔干之虎指的就是南联邦,而塞尔维亚则是南联邦的核心组成部分。

(昔日的南联邦各大加盟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共产主义战士铁托缔造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联邦,这是当时巴尔干半岛上唯一的强国,号称“巴尔干之虎”。

在冷战时期,南联邦拥有60万规模的陆军部队,而且有想当规模的海军、空军、导弹部队,是阻止苏联入侵地中海的屏障。

不过,南联邦与苏联一样,是由众多的加盟国家所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如果说,苏联的核心部分是俄罗斯,那么南联邦的核心就是塞尔维亚共和国。

因为除了塞尔维亚外,南联邦还包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波黑)、马其顿、黑山五个国家。

不过,作为南联邦的主体民族的塞尔维亚人只能占总人口的46%左右,其他的民族和塞尔维亚族的关系也不好,这就埋下了分裂的隐患。

在1973年以前,南联邦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小汽车,而且实现了高度工业化。不过,塞尔维亚和其他加盟国的民族矛盾无法化解,只是依赖于铁托的个人威望而没有爆发出来。

1980年铁托死后,南联邦经过了十年的动乱期。铁托的后继者没有办法建立起集权的中央政府,只能对国内各个加盟国各自为政的局面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而作为南联邦主体民族的塞尔维亚人又不愿意看到国家分裂,所以和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发生了冲突。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联邦国内各民族矛盾激化,并且遭到北约的介入,最终分裂成了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波黑)、南斯拉夫联盟四个国家!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由南联邦分裂出来的国家)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共同组成,这使得塞尔维亚还没有完全失去海岸线

。不过在科索沃战争过后,科索沃省也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的管理。紧接着在2006年,拥有海岸线的黑山也与塞尔维亚分道扬镳。

至此,塞尔维亚完全萎缩成了一个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稀少,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话语权。近年来,除了能在体育赛场上能看到塞尔维亚人的新闻,平时基本上很少看到塞尔维亚参加国际活动。


世界人文通史


去过两次塞尔维亚,一次冬天,一次夏天,总共只呆了一个多月,不敢说有多了解,只说我根据所见所闻理解的塞尔维亚。



一是物价便宜,就算是贝尔格莱德也没国内一线城市物价高,目测是欧洲除了乌克兰最便宜的几个国家了。

二是城市建设有明显的共产主义实用主义风格,贝市的东岸,尼什除中心步行街的外围,克拉列沃,扎耶查尔莫不是如此,也就新帕扎尔呈现明显的土耳其风且有些脏乱差。

三是失业率挺高的,特别是年轻人,在贝市住过5个不同的hostel,更那里的当地青年的交流了解的,很多都是找不到对口工作才来旅社做零时工作的,且青年工资比较低。我和一个当地一个很喜欢中餐的青年去吃中餐(差不多3欧的快餐),听他说他们只在有什么要庆祝才吃,因为太贵了。
四是风景真的很不错,特别是冬天去南部山区的时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路上都是银装素裹的山,难以忘记。当地的历史人文景点都很不错,很多都没门票。


醉美旅行


我去过一次塞尔维亚,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物价很便宜,而且现在对中国免签了。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去欧洲穷游的好选择。下面就简单介绍下这个国家:

1.基本信息:

塞尔维亚是一个内陆国家,位于欧洲中部和东南部。

塞尔维亚的官方名称是塞尔维亚共和国。

它与波斯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匈牙利,马其顿,黑山,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接壤。

官方语言是塞尔维亚语。

截至2016年,塞尔维亚人口估计为7,09万人。

塞尔维亚的国家货币是塞尔维亚第纳尔。

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的首都,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东欧和西欧道路交汇的重要交汇点。其他主要城市有:诺维萨德,尼什和克拉古耶瓦茨。

在谈到自然资源时,塞尔维亚是欧洲的真正宝石。它不仅有高山,广阔的平原,还有巨大的森林和美丽的洞穴。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

塞尔维亚有70种哺乳动物,包括鹿,狐狸,狼,野猪和熊。

米朱尔山海拔2,169米,是塞尔维亚的最高峰。

2.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

塞尔维亚有5个国家公园。

多瑙河铁峡谷,是这个国家最美丽的景点之一,多瑙河在这里宽广的河面顿时变得狭窄和凶猛,这里成为欧洲最大的峡谷。

塞尔维亚拥有巨大的历史遗产,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堡垒和城堡。修道院是塞尔维亚最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它们建于12世纪和17世纪之间。

白色天使是米勒希娃修道院中塞尔维亚文化中最著名的壁画之一。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白色天使的照片作为第一个卫星广播信号,从欧洲发送给了美国,以作为和平与文明的象征。

米罗斯拉夫的福音书写于1180年,是塞尔维亚最古老的手稿,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登记册。

位于塞尔维亚东部的加莱里乌斯宫是一个著名景点,是罗马晚期强化宫殿的建筑群,由当时的皇帝在3世纪末和4世纪初修建的,主要占地10英亩。

在3世纪和4世纪,多达18位罗马皇帝出生在塞尔维亚的地区。

3.其他的有趣事实:

尼古拉·特斯拉是被誉为男性历史上最聪明的头脑之一,是塞尔维亚人。

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位于贝尔格莱德的中心区域。博物馆的材料根据美国法院的判决抵达贝尔格莱德,该法院宣布特斯拉的侄子萨瓦·科萨诺维奇为唯一合法的继承人。这是唯一的博物馆。在世界上保留着尼古拉·特斯拉的原始和个人遗产。

玛丽奇是塞尔维亚的物理学家,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

伊沃·安德里奇是塞尔维亚唯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于1961年获得了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

喜欢网球的朋友应该知道,诺瓦克·德约科维奇来自塞尔维亚。他赢得了12项大满贯单打冠军,历史上第四位,并且在ATP排名中连续223周排名第一。

塞尔维亚是世界上最大的覆盆子出口国。它为国际市场贡献了超过30%的覆盆子。

世界上最昂贵的奶酪普勒,每0.45公斤价值576美元。现在金必文等奶酪都非常昂贵。但他们跟普勒奶酪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普勒是塞尔维亚用驴奶制作的极为罕见的奶酪,最近被命名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奶酪。

塞尔维亚钟表制造业比瑞士钟表业更老。

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使用的唯一塞尔维亚词是“吸血鬼”。

大多数塞尔维亚姓氏以“奇”字结尾,这和克罗地亚人一样,而奇在当地语言中,意思是某某的后代。

塞尔维亚人经常互相访问,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塞族人是世界上最热情好客的人。


王不宇看世界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是欧洲国家,对于中国游客都逐渐开放免签政策,塞尔维亚就是其中一个。正是因为免签政策的推行,让更多国人想去了解或者有机会前往这个之前只在历史书上看到过的国家,我们便是在去年走进了塞尔维亚。

说到塞尔维亚的历史,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南斯拉夫。当年南斯拉夫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六个国家联合组成。拿着一本南斯拉夫护照,就像现在拿着美国护照一样,足以可见其显赫的实力和地位。

直到现在在塞尔维亚,人们依然能看到很多与南斯拉夫有关的印记。比如位于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里面展示着各种珍贵的历史影像和照片;还有其领袖人物铁托墓,安放在那里受世人瞻仰。

我们在塞尔维亚参观了两个城市,除了首都还有它的历史名城尼什。塞尔维亚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安全,人民也比较和善,综合物价水平就欧洲而言水平较低,是一个性价比偏高的地方。所以,我们推荐对历史和军事有兴趣的朋友,亲眼去看一看。毕竟不用签证,可以说走就走。


我带爸爸看世界


第一次去,走了一些塞尔维亚必去的景点,包括贝尔格莱德中的卡拉麦噶丹城堡,还有欧洲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圣萨瓦教堂。也去了南部的工业城市乌日策,中途还去了那个著名的木头城。当然,还去了我们被炸毁的大使馆去凭吊。

而第二次去,我是奔着德约科维奇开的那个餐厅去的。小德的餐厅门口挂着中国和塞尔维亚的国旗,而且留言簿上有很多中国的球迷。所以,他的生意是非常成功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塞尔维亚目前还不能够用银联取款,大家出发之前最好是换一些欧元,不过像我这次,就没有换,还是在共和国广场的贝尔格莱德大学旁边的一个中国餐馆换的,大姐一家是浙江人,人很好,菜也做的不错。


本来世界观


塞尔维亚原本是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临海国家,随着南斯拉夫在上世纪90年代的解体和2006年黑山及2008年科索沃的独立而变成了一个内陆国。这个看似陌生的国家,其实是与中国最亲密的欧洲国家之一。塞尔维亚,欧洲一颗低调且隐藏光芒的珍珠,被誉为“东方与西方的十字路口”!

塞尔维亚被认为是欧洲生态保护最完整的地方,境内除了拥有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还有5个国家公园、30多个自然公园和特殊大自然保护区。以及19世纪代表建筑,诸如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堂、世界十大教堂之一的圣萨瓦教堂等。

塞尔维亚是欧洲自然生态保护最完整的地方,所以它的自然风光异常丰富,果园、树林、草场、山峰、峡谷、湖泊等遍布各处,污染极少,空气清新。塞尔维亚虽然不是很发达,但是到处都给人淳朴清新的感觉,非常惬意~漫步在贝尔格莱德的街道,就像走进了欧洲的城市电影的剧场,四处弥漫着复古怀旧的味道,还有明艳透亮的色彩。塞尔维亚是一个慢生活、低物价的地方,所以这里也是适合穷游的地方。




虽然相隔万里,不过塞尔维亚算得上欧洲与我们相当亲密的国家之一了。对于塞尔维亚,主要的印象来自于当年南斯拉夫的历史,还有就是体育领域的塞尔维亚健儿。地处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也是区域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更是如今巴尔干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

虽如当年的南斯拉夫一般,今天的塞尔维亚也被称作“巴尔干之虎”,但其经济实力发展得并不怎么样。塞尔维亚以三多三少出名,三多指的是美景多、帅哥美女多与Kafana多;而三少指的是人少、污染少还有花费少。随着塞尔维亚整体形势的安宁,这个古老美丽的东欧古国受到了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青睐。


塞尔维亚总面积超过8.8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870多万,从2000年前后开始,塞尔维亚的人口一直都在减少,这种现象,即便是在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欧洲也是相当罕见的。地处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有多瑙河流经,原本也是沿海国家的塞尔维亚,由于黑山离开而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塞尔维亚的面积与人口,在欧洲其实都不算太大,而在东南欧地区,倒是名列前茅。

由于特别的地理位置,使得塞尔维亚成为东欧、中欧与西欧之间往来的要冲,也是欧洲与近东、中东之间的陆路必经之地。塞尔维亚除了北部三分之一属于多瑙河流域平原,其他中南部地方几乎都是山地丘陵地带,只有河谷等少数区域有平原。这里四季分明,降水量中等,被称为巴尔干半岛上的十字路口。


早在6000多年前,塞尔维亚境内就出现了当时欧洲比较大规模的村落,历史起源相当早,拜占庭帝国时代,当地人开始信奉东正教。而塞尔维亚最广为人知的历史,就是南斯拉夫时代。无论是南斯拉夫王国还是后来的南斯拉夫联邦,都是巴尔干半岛首屈一指的强国。尤其是南斯拉夫联盟,更是当时世界上罕见的既不靠美也不投苏的国家,经济与军事实力强悍,被称为“巴尔干猛虎”。

不过,南斯拉夫在铁托以后迅速没落走向消解,1992年以后就只剩下了塞尔维亚跟黑山两个国家。由于西方各国的不断干涉,塞尔维亚处境艰难,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塞尔维亚更遭到了北约的轰炸。如今,科索沃问题仍旧是东欧地区最热点的问题之一,也是塞尔维亚与西方各国之间来往的症结所在。从当年的巴尔干猛虎核心,到如今的举步维艰,塞尔维亚的遭遇更多的是人祸而非是天灾。


由于黑山的离去,塞尔维亚被围成了个内陆国,其境内除了铜矿、锂矿与钼矿储量比较大,森林与水利资源比较丰富之外,其他自然资源都较为匮乏。更因战争破坏以及长久以来西方的压制影响,当年原本相当富足的塞尔维亚如今是欧洲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塞尔维亚的农业与工业基础条件比较好,但被破坏得尚未恢复到原本的水平,目前塞尔维亚的经济总量不过500多亿美元,人均GDP也仅有7000多美元。

不过塞尔维亚历史悠久,加上这里地处东西方往来要冲,拥有的各种文化遗留非常丰富,而且这里也拥有相当壮丽的自然景观。塞尔维亚盛产俊男美女,维密天使向来不缺塞尔维亚佳丽的身影,而在体育界,塞尔维亚也是十足的强者。多年来,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塞尔维亚,因为生活成本较低,吸引了很多外来游客,旅游业发展迅速。

塞尔维亚,多灾多难却依旧古老而美丽。


澹奕


从历史到当下,塞尔维亚在欧洲属于“憋屈”的国家,既不被周边“兄弟”尊敬,又不被欧洲主流接纳。从地缘看,如今的塞尔维亚被昔日兄弟“封住”南下与出海的通道,周边全是欧盟和北约成员或准成员。

塞尔维亚共和国地处巴尔干半岛中北部,四邻八国:有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科索沃、黑山、波黑和克罗地亚,其中5个曾是“一家人”。2006、2008年黑山与科索沃相继独立,塞尔维亚成为无出海口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减至7.74万平方公里、705万(2016)。

全境多山,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是伏伊伏丁那多瑙河冲积平原,中部、南部山地、丘陵为主,中西部和东南部集中了主要的山脉。境内有多瑙河、萨瓦河等多条河流,水力资源丰富。2016年实现GDP377亿美元,贫困率25.4%,预期寿命75.4岁

全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怡人,全年雨量充沛且季节分布较均匀,年均降水800-1200毫米。

族群构成在21世纪头10年两次变化后基本稳定,塞尔维亚人占83%,匈牙利人近4%,波什尼亚克族近2%,再有黑山、吉普赛、斯洛伐克、瓦拉几亚等族裔。居民中85%信奉东正教,他们以东正教圣诞和新年为最重要节日,5.5%是天主教徒,再有穆斯林、新教徒。

塞尔维亚语为官方语言,书写采用西里尔字母,各族裔中亦使用本民族语言,英语普及率达40%,不少人懂俄语、德语。

该国历史始终是在“大塞尔维亚”主义膨胀和被掣肘打压之间循环,塞尔维亚人在历史舞台上重复演绎着悲剧英雄的角色,他们抵抗强敌,复仇牺牲,变换的只是时代背景。

公元7世纪,南迁的一支斯拉夫部落最后定居今塞尔维亚、黑山、波黑交界处,以此发展为雏形国家“受洗礼的塞尔维亚”,此后又在东部的拉什卡形成新中心,出现塞族第一个王朝奈马尼亚。14世纪中叶,杜尚把王朝扩大到空前规模——从多瑙河到爱琴海,成为塞尔维亚历史鼎盛而短暂的一章。

1389年,土耳其苏丹率奥斯曼大军,在科索沃平原同塞尔维亚拉扎尔统领的联军决战,成千上万的塞族战士献身沙场,后人赋予这次悲壮而绝望抵抗的精神意义远超战役本身的历史影响——科索沃战役神话成就了塞尔维亚人的世界观:宁可牺牲,绝不屈服。

1459年,贝尔格莱德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塞尔维亚王国正式灭亡,塞尔维亚人、或者说南部斯拉夫人在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夹缝中生存,奥斯曼帝国统治近5个世纪。

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塞尔维亚独立。1918年,第一个南斯拉夫诞生,它以集权的王国将该土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者统一起来。1941年德、意入侵,南斯拉夫人民在以铁托为首的南共率领下,经过4年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迎来第二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的联邦国家。

南联邦实行民族平等和自治政策,克罗地亚人铁托时时处处制约“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占全南人口36.3%(1987年)的第一大民族塞尔维亚人难以“出头”。

20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各民族分离倾向达到高潮,前南先后发生克罗地亚、波黑和科索沃三场战争,包括1999年南联盟惨遭北约78天轰炸,塞族不幸成为失败加失意者。

1991年底,南斯拉夫联盟仅剩下塞尔维亚、黑山加两个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2003年它改国名为“塞黑”,2006年黑山独立,2008年,科索沃在联合国/欧盟监管近10年后独立,曾经的三个南斯拉夫如过眼烟云。


ruixuezhaofeng


塞尔维亚在哪里?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南部地区,与许多其他欧洲国家接壤。塞尔维亚首都是贝尔格莱德,也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城市。在地理面积上,它是世界上第111大的国家,拥有近3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

地理

塞尔维亚与其他8个欧洲国家接壤:南部是科索沃、马其顿和黑山,西部是波斯尼亚和克罗地亚,北部是匈牙利,东部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塞尔维亚的地理位置与其他欧洲国家非常相似。它有肥沃的山谷和山脉,塞尔维亚比它的邻国多山。它的山脉是巴尔干山脉,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之间的天然屏障塞尔维亚的最高点是德拉维戈山,海拔700英尺。

由于该国大部分地区因山峦众多,自然湖泊稀少且崎岖不平。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天然湖泊都可以在伏伊伏丁那找到,伏伊伏丁那是塞尔维亚最北部的一个自治省。

然而,由于一个人造水坝,塞尔维亚声称有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命名为DERDAP。它的面积跨越98平方英里,是由杜纳贝河上的一座水电大坝造成的。

塞尔维亚是一个被称为潘诺尼亚平原的广阔洪泛平原的发源地,该平原位于与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和匈牙利接壤的北部边界,向南延伸至贝尔格莱德。

塞尔维亚的气候分为北部和南部在北方,夏天通常是非常潮湿和炎热的,冬天通常是寒冷的,而在南方,夏天是炎热和非常干燥的,冬天不仅寒冷,而且非常多雪。

人口

塞尔维亚约有700万人口,是世界上第一百零四人口最多的国家。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人口大多是同质的,近90%的公民认同塞族人,混杂着匈牙利人、罗姆人和波兹尼亚克人等不同种族。

该国的宗教也主要是同质的,近85%的人口认为是塞尔维亚东正教的一部分。其他著名的宗教团体包括罗马天主教徒,约占总人口的10%,主要集中在伏伊伏丁那省。


走进伊拉克


历史沿革

古代时期

塞尔维亚在六千年前已有村落,也许是当时欧洲比较大型的村落。

公元6~7世纪,南斯拉夫人的一支塞尔维亚人定居于巴尔干半岛萨瓦河中下游迤南至亚得里亚海沿岸一带。在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下居民改信东正教。

最早以“塞尔维亚”为名的国家是10世纪中叶由察斯拉夫‧卡罗尼米洛维奇(塞尔维亚语:Кнез Часлав Клонимировић,拉丁化:Časlav Klonimirović)所建立。12世纪时尼曼雅王朝崛起,14世纪中叶的沙皇斯特凡‧杜尚在位期间更是把塞尔维亚国家的发展推向巅峰。[3]

兴起于小亚细亚半岛西北部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奥斯曼帝国于此时开始征服巴尔干半岛,并于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击溃塞尔维亚人(该战役的结果如今尚有争议),到15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已完全征服了塞尔维亚,开始了长达5个世纪的亚洲式伊斯兰教的封建军事统治。

近代时期

塞尔维亚在1804年和1815年两次革命当中获得了高度自治。1878年,塞尔维亚在俄国的协助下获得完全的独立,1882年成立王国,其国土仅包括今塞尔维亚的中部。在1910年代初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当中,塞尔维亚的国土向南扩展,兼并了包括科索沃、今马其顿共和国等地区,但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区当时为奥匈帝国所管辖,不在塞尔维亚国土范围之内。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街头用伯朗宁M1900型自动手枪连开七枪,刺杀了正在对萨拉热窝进行访问的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索菲。7月28日,奥匈帝国因此事向塞尔维亚宣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塞尔维亚于1914年末成功地抵抗了奥匈帝国三次进攻,1915年,同盟国(包括奥匈帝国、德国、保加利亚)共同向塞尔维亚发动攻势,占领了全境。

1918年,同盟国战败,塞尔维亚得以复国,该年12月,塞尔维亚、邻国黑山以及由原奥匈帝国所管辖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伏伊伏丁那共同组建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即南斯拉夫王国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南斯拉夫三面受敌,除希腊外所有邻国都是轴心国成员。1941年4月,轴心国侵入南斯拉夫,并将其瓜分,如伏伊伏丁那大体被匈牙利兼并,科索沃并入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其余部分则由德军占领。此时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在铁托的领导下开始反抗德国的占领。

二战之后

南斯拉夫

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南斯拉夫,铁托在其帮助下成为国家最高领袖,建立了共产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联邦),但在1948年南联邦与苏联决裂。1961年铁托和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创立了不结盟运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铁托的领导下,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重各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的统一。南斯拉夫在这个时期成为了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当中较富裕的国家。

铁托于1980年逝世后,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最终导致了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初期解体。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四个先后宣布独立。1992年之后,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重组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1999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在科索沃战争中遭到北约的轰炸,战争以国际社会接管科索沃告终。

现代时期

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重新组建,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5月21日,黑山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正式独立,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因而解散。10月28日,塞尔维亚就是否接受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结果显示草案获得通过。

2007年1月21日,塞尔维亚共和国举行独立后的首次议会选举。塞尔维亚激进党在议会250个席位中获得81席,民主党64席,塞尔维亚民主党-新塞尔维亚党联盟47席,塞尔维亚名人党19席,塞尔维亚社会党16席,塞尔维亚自由民主党为首的竞选联盟15席,另外8个议席由5个少数民族政党和竞选联盟分享。

另外,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的科索沃地区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就脱离了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实际管辖,并且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地,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临时管治。各方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

2018年12月1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宣布其理事会已批准新一批6个意向成员加入,其中包括塞尔维亚。[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