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總說三千人馬,或者後宮佳麗三千?

陳永恩


總體來說,一是中國儒釋道文化影響,二是詩詞講究的平仄押韻,詞藻堆砌導致的。

1 佛家文化

在佛經裡,一千個“小千世界”稱作“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國土的世界,但是因為其中包含“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所以我們將一個“大千世界”也稱為三“千”世界。

三千世界其實就是佛語裡對無限宇宙的一個稱呼,所以在唐朝以後,佛教在中國盛行,“三千”也成了“多”的泛指。

所以古文中經常出現的“三千”並非是個固定的數據,而是一個數量多的總稱。

就像古代戰爭中的某將領經常說的一句話“某將願領精兵三千,當我軍開路先鋒!”

只是多用來表明將領的勇氣和膽魄而已,三千具體多少,誰知道呢?反正能領兵殺敵就行!

2 道家文化

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本身就是老子對伏羲八卦和《易經》的一個集大成的總結,也是開創道家思想的理論基礎。

同理可見“三”在中華文化中泛指“數量”的重要地位。

例如:李白詩句“恰有三百青銅錢”中,用三百而不是三千就是很好的例子。

說明“三”這個數字,很有玄機和妙用。

3詩詞文化

詩詞中與數字有關的詩句有很多,平仄好聽。例如: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杜甫《八陣圖》)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古人詩詞多講究對仗押韻,讀起來要做到朗朗上口。

中國古代文化也講究三光、三才、三綱,儒家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佛家說“佛法三昧”;道家認為萬物最圓滿的狀態叫天、地、人三合一。就連俚語都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著作的話有《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等等。

這些例子都說明,中國人對數字三有很好的觀感和寄於很深的感情。


咕嚕顧十三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一句詩,大概就是“後宮佳麗三千的"的來源。

三千是個約數。實際上,皇帝后宮很多都超過了這個數。

秦始皇,“後宮列女萬餘人"。《史記》。

漢武帝,"凡諸宮美女,可有七、八千"。《漢書》。

漢桓帝,"博採宮女至五六千……復兼倍於此。

吳,孫皓,"後宮萬餘”。《晉書》

晉武帝,"掖庭殆將萬人”。《資治通鑑》。

宋前廢帝,"陛下六宮萬人"。《宋書》。

梁武帝,“後宮萬餘人”。《南史》。

隋煬帝,"從行宮掖,常十萬人”。《隋書》。

唐玄宗,“開元天寶中,宮嬪大率至四萬”。《新唐書》。

明崇禎,“明季宮女至九千人,內監至十萬人”。《清實錄》

從以上紀錄看,在後宮人數多這方面,隋煬帝是冠軍,唐玄宗是亞軍。

至於後人總說後宮佳麗三千,大概是說習慣了。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三千人馬不是虛數。

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三) 李肅、侯成,撥與你三千人馬,你為前哨,與張飛相持廝殺去。小心在意者。(李肅雲)得令。奉元帥將令,領三千人馬,與劉、關、張相持廝殺,走一遭去.到來日蕩散征塵殺氣開,

秦王逸史 回營中調撥人馬,差武士護領三千人馬,離河南城二里之地,繞城鋪設釘板鐵蒺藜,拴縛絆馬索;令秦叔寶、羅士信領三千長刀手,伏於城東;尉遲恭、程咬金領三千巨斧手,
三千佳麗絕對是虛數了,

所謂的後宮三千佳麗說的就是皇宮中的宮女。只要在皇宮內宮女,都屬於他的佳麗。在明朝,皇上與皇宮內任何一個宮女發生關係,都是合理合法的。朱元璋因為擔心後宮的妃子、皇后等人和官員勾結,所以修寫了《女訓》,用於管理後宮的家法。能進宮當宮女的,都是經過海選被選出來的良家婦女,身世清白。只要被選進宮後,從此就很難跨出宮門(在其他朝代,年齡大的宮女會被放逐出宮)。姿色平平的宮女會在中年後許配給某個官宦當伴侶,沒有許配的,只能是孤獨終老,死後連墓碑都沒有名字。而這年輕美貌的宮女,則是一年換一次,幾年換一次。在人數上,不會減少,只會增加。所以每個皇帝,都可以說自己有著後宮三千佳麗...。


逃之么么


後宮佳麗三千;三千人馬指的是代稱,形容人眾多,並不是說後宮就有三千人,三千人馬。

後宮佳麗三千人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其中一句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翻譯過來是後宮中妃嬪不下三千人,卻只有她獨享皇帝的恩寵。這首詩形容的就是當時的楊貴妃。

這首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Mr張先森說


三千在這裡應該是一個概數吧,表示很多的意思,古文言文中就常見以“三”等數表多次,例如“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這些。

所以如三千人馬佳麗三千這些,根據我們的理解,表意應該也是類似。並不一定是說正好有三千


小羊YCH


三千為虛數。《老子》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講天、地、人三才。八卦的基礎也是三,屬於生數。


鹹撝


其實古代的"三千"並不是說三千個,可以理解成一個量詞。後宮佳麗三千,三千是誇張的說法,泛指很多的妃子,不是指示的三千個妃子,相傳其說法是為了體現皇權的至上。而三千人馬亦不是說就是數量上的三千,實則或多或少,作為古時戰略需求,真實的數量怕也只有為將者知曉,故而三千算做大概的數量。


未有暮色


你好。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

三這個字,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它還是象徵著事物的整體。

類似的說法有:

天、地、人,三才。

日、月、星,天上有三光。

用三這個字,泛指多個。

以上。


磊叔


後宮佳麗三千指的是代稱,形容後宮嬪妃眾多,並不是說後宮就有三千人。後宮佳麗三千人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其中一句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翻譯過來是後宮中妃嬪不下三千人,卻只有她獨享皇帝的恩寵。這首詩形容的就是當時的楊貴妃。

這首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長春翟國軍


三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代表最大。而我們的傳統文化,大多源於《道德經》、…《易經》。道德經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負陰而抱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