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為,才能事半功倍!

高大與矮小

李雲貴

清晨,一隻山羊在柵欄外徘徊,它想吃柵欄裡的白菜,可是進不去。這時,太陽東昇,斜照大地,山羊看見了自己被太陽拖得很長很長的影子。它想:我如此高大,肯定能吃到樹上的果子,吃不吃這白菜又有什麼關係呢?於是,它朝果園奔去。到果園時已是正午,太陽當頂,此時山羊的影子變成了很小的一團,山羊就嘆道:“唉,原來我這麼矮小,是吃不到樹上果子的,還是回去吃白菜好了!於是,它折身往回跑。到柵欄外時,太陽已經偏西,它的影子重新又變得很長很長。山羊非常懊惱:“幹嗎非要回來呢?”最終,這隻山羊什麼也沒吃到。

順“勢”而為,才能事半功倍!


這個寓言故事中的山羊如果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就不會因為影子的長短而轉變為對自己能力的誤判了。人貴在自知,只有認清自己才能散發出應有的光和熱。

順“勢”而為,才能事半功倍!

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執行著一個神秘任務,那就是認識自我。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才能全面地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有能準確地衡量自我,在面對人生中不同的任務時,我們才不會因為外界條件的影響而躑躅不前。只有抓住自身的優勢去實現理想,人生才會更加輝煌。


順“勢”而為,才能事半功倍!


螢火蟲與蝸牛

胡守文

我看到一則有關螢火蟲與蝸牛的資料,資料上說,螢火蟲是肉食小甲蟲,而它的食物就是蝸牛。我迷惑了,螢火蟲看起來那麼小巧、柔弱和笨拙,怎麼對付得了蝸牛呢?而蝸牛那麼敏感和警惕,它的很多天敵常常拿它無可奈何,又怎麼可能會被小小的螢火蟲吃掉呢?及至看完全文,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螢火蟲的頭頂有一對顎,彎攏來就成為一把鉤子,鉤子上有一條溝槽,那東西細小得像頭髮,很尖利。螢火蟲捉蝸牛時,先用顎在蝸牛的肉體上輕輕地敲敲,最多也就敲五六次。而蝸牛根本未把弱小的螢火蟲放在眼裡,對其冒犯並不在意,甚至覺得被敲打幾下如同按摩一樣還很舒服。它不知道,螢火蟲的這種敲打就是向它注射一種毒液。蝸牛就在毫無警覺的情況下被麻痺,直至失去知覺。當蝸牛被毒倒後,螢火蟲再敲它幾下,注射另外一種液體,使蝸牛的肉變成流質,然後用管狀的嘴喝下肚去。而一隻蝸牛,可以供不少螢火蟲吃上好多天。

順“勢”而為,才能事半功倍!


螢火蟲的勝利不僅是因為它有致命的毒液,更得益於它有一副弱小的、能迷惑對手、使對手放鬆戒備的軀體。面對精明的蝸牛,螢火蟲的弱小不是劣勢,反而成了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

順“勢”而為,才能事半功倍!

螢火蟲的故事啟示我們:某些缺點、短處、劣勢,並非總是一無是處,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恰恰就是成功的利器,制勝的法寶!

也許有人會嘲笑蝸牛,但不少人又何嘗不像這蝸牛?他們常常不容易敗給表面強大的較量者,不容易敗在十分重大的問題上,卻會輕易敗給看似弱小的對手,輕易敗在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上。因為他們對前者不敢輕視,對後者卻容易放鬆警惕。蝸牛的教訓告誡我們:越是看似不堪一擊的對手,無足輕重的細節,越不可疏忽大意、掉以輕心。


順“勢”而為,才能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