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武漢下沉幹部一個多月做了哪些事情?

3月17日11:37-11:45


湖北之聲(湖北廣播電臺)連線採訪內容:


主持人:疫情防控期間,廣大黨員下沉基層服務群眾。湖北省商務廳何新恩下沉到漢陽七里晴川社區,已經有一個多月時間了,他所在的社區居民生活保障情況怎麼樣?他有哪些感受和大家分享呢,我們來連線他——下沉幹部、省商務廳法規處何新恩。


主持人:何新恩您好,首先給我們介紹下您所在的社區疫情防控情況和居民生活保障情況怎樣?


何新恩:各位聽眾朋友好,主持人好!我是湖北省商務廳下沉幹部何新恩,我所下沉的社區是武漢市漢陽區琴斷口街七里晴川社區,我現在還兼任臨時黨支部委員。


七里晴川社區下有三個小區,總人口7000多人,其中,低保家庭11戶,殘疾人43名,65歲以上老年居民有465人。我所在社區,現在疫情防控情況積極向好。其中,紫荊嘉園小區被評定為武漢市無疫小區,社區正在努力創建無疫社區。


社區在經歷了前期疑似及確診病人轉診、反覆入戶排查等困難時期後,目前正在重點轉向居民生活服務保障上來。一方面是保障居民生活物資供應,主要是通過居民網上選購、快遞線下配送,小區網格員和志願者團購代買,以及政府供應愛心菜、愛心米油、愛心魚等方式實現,居民生活物資基本有保障。


另一方面,小區嚴控後居民購買藥品的需求,由社區、小區的下沉幹部、志願者進行登記、代購。對居民確有外出就醫的需求,由社區就近聯繫定點醫院,並儘可能安排車輛,陪同前往就醫問診,緩解居民燃眉之急。


主持人:在這段時間,您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事,對你觸動比較大的事,給我們分享一下。


何新恩:好的。我下沉社區一個多月以來,與在省直機關工作相比,在工作方式有很大變化,每天所見所聞的人和事,讓我感觸良多,體會最深的主要有兩點:


一是社區基層工作真的不容易。比如在前天,也就是3月15日傍晚六點,咸寧市援助漢陽區的愛心魚送到社區,要求連夜分到特殊群體家中。魚好吃,不好分。為什麼不好分?一是因為時間緊,二是數量有限,照顧低保、殘疾和重症病人家庭。社區群幹、下沉幹部和志願者們,連忙分頭行動,挑燈夜戰,場面十分感人。


二是做好群眾工作要用心用情。我們下沉到七里晴川社區黨員幹部和志願者,先後共有53人,來自於省市區街各級部門,其中黨員36人,大家都放下身段,不講代價,自覺服從社區調度安排,團結一心,抗擊疫情。


在下沉社區防疫中,我就遇到很多感人的暖心事。我記得很深的一件事是,給一戶獨居的爹爹婆婆送愛心菜,爹爹86歲,婆婆84歲、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撒拉睡全靠爹爹照料。我們準備上樓把愛心菜送到家,但爹爹不願給我們添麻煩,堅決要求下樓自取。話別之時,他還與我們下沉幹部、志願者回禮致敬。我當場懵住了,這老人該是何等高義啊,自己眼眶當場就潮溼了。


還有一件事是,給滯留在漢的彝族姑娘幫扶生活物資、幫助申領補助款。四川彝族老百姓,生活在山高路遠的窮鄉僻壤,敢於走出來到武漢務工謀生,絕對是他們中的優秀人才。她租住在七里晴川小區,現在武漢落難,幫她一把是我們情理之中該做的事情。我們聯繫社區,幫她免費領取了口罩、酒精、84消毒液,申領了3000元補助款,我自己也給她資助了一些榨菜、豆絲等生活物資。


還有,小區居民主動給下沉幹部(志願者)送水果、牛軋糖等慰問品,我們幫扶滯留在漢、不能開門營業的水果店老闆代賣水果、減少損失,等等這些暖心事,正能量的抗疫事不一而足,限於時間關係,就不一一列舉了。


生活就是最好的故事,身邊的抗疫故事更感人。“上面千條線,基層一根針”。堅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關鍵在社區。疫情期間,社區(小區)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每天面對都是雞零狗碎和居民生活瑣事。我想,惟有用心、用情,以心換心、將心比心,才能竭盡全力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我們一直在努力,我們將繼續努力!


謝謝聽眾朋友,謝謝主持人!再見!

疫情期間:武漢下沉幹部一個多月做了哪些事情?

疫情期間:武漢下沉幹部一個多月做了哪些事情?

疫情期間:武漢下沉幹部一個多月做了哪些事情?


疫情期間:武漢下沉幹部一個多月做了哪些事情?

下沉幹部何新恩都做了些什麼?


下沉社區服務


疫情發生後,何新恩同志按照組織要求,立即於2月9日到所在的漢陽七里晴川社區報到,下沉志願服務,主要參加社區003網格負責的七里晴川小區(二期)值守及生活物資保障服務,迄今近40天,每日堅持到崗,全程無休。2月21日,他了解到社區007、003網格的部分居民急需米油麵等生活物資,便立即與妻子一起收集、彙總居民所需數量、品種,連夜與糧油供貨方聯繫,查詢庫存,組織貨源。第二天一大早自己義務出人出車,拖運43袋米、9壺油,逐戶分發到29家居民,緩解了他們的生活急需。


愛心接力幫扶


在疫期,何新恩同志不僅結對幫扶同樓棟單元一戶獨居的爹爹婆婆,給他們送愛心菜、團購糧油、代買雞蛋、牙膏,順帶垃圾下樓,還每天電話問候倆位老人生活起居情況。他在值守期間,不僅主動為小區居民及老弱病殘家庭送生活物資、代購藥品;還資助、幫扶了小區三位滯留在漢人員,對其中一位彝族女同胞資助了生活物資,並協助她申領滯留補助;對另一位滯留在漢的水果店老闆賣水果、牛奶,幫他儘量減少損失。同時,他充分發揮部門工作優勢,協助三家企業辦理民生保供證明函,為企業防疫物資運輸及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支持。他還熱心幫助小區一位家在漢川市楊林溝鎮的花菜種植大戶,積極聯繫廳機關處室及孝感、漢川商務部門,協助辦理了六張赴漢車輛通行證,為十萬斤花菜找到了銷路。


做好防控宣傳


何新恩同志自1月20日開始每天在朋友圈寫《疫情微記》,迄今已發65篇,記錄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間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政府行動、善行義舉和凡人小事等,合計3.8萬字、400多張圖片;他還在《長江引擎》《蘄春網》《俞倉壪》《26度課堂》等微信公號發表了《我在武漢過年》《鄉情是抗擊疫情溫暖堅定的力量》《我身邊的抗疫平民英雄》等12篇隨筆、時評,激發抗疫鬥志。他自3月9日兼任下沉幹部和志願者臨時黨支部宣傳委員,認真履職盡責,腳步踏遍小區,深入採訪素材,組織的新聞稿已先後在《央廣國際在線》《湖北日報》《湖北衛視》《長江日報》《長江網》等國家及省市新聞媒體刊發了10餘篇報道,廣泛宣傳黨和政府的抗疫行動以及社區群幹、下沉幹部、志願者和小區居民,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的暖心事、正能量,凝神聚力,攻克疫情,得到了社區幹群的充分肯定。


(何新恩,男,49歲,湖北省商務廳法規處黨支部書記、處長,武漢市漢陽區琴斷口街七里晴川社區下沉幹部、臨時黨支部宣傳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