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裡邊老師都想往行政後勤去,現象正常嗎?

奔跑者84996892


誰都想少幹活多賺錢,幹著比較簡單的工作拿著比較高的工資,還有著更好的發展進步空間,有誰會不願意呢?不過這得看學校領導願不願意滿不滿意啦,機會是不會分配給每一個人的吧?關鍵還得看誰更會來事兒,是吧?


河馬行空1


學校的老師很多想去行政後勤工作,正常嗎?我認為即是正常也是不正常現象。

教學一線工作和學校的行政後勤工作都是學校運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一線的老師想去行政後勤工作是很正常的現象。

一、為什麼說正常呢?

比如,我們學校的女教師多,男教師少,但是男教師去行政後勤去工作,然後再兼職教學的很多,特別是教政治的老師佔比例更大。我們政治組裡大多是女的,總共六位男教師,其中五位通過競爭去了行政後勤部門。分別是:政教處主任、政教校長、辦公室副主任、後勤副主任、校團委書記。因此,老師們開玩笑說,我們組是培養學校領導的基地。

1、去行政後勤工作,從現實上來看,一定是比普通教師有更多的利益。

  • 政治榮譽方面,學校的年度考核,得優秀的機會大於普通教師;評聘高一級的職稱上有職務加分,評選各個級別的優秀教師和先進工作者的機會也更大。我們學校的校級領導都是高級職稱,中層除了參加工作不久的團委書記都是中級職稱。
  • 職稱評審方面,去行政後勤的這一部分教師,職稱評聘中過關的機率大於普通教師。一是因為有職務加分,二是因為他們的工作服務於教學一線,上面接觸校領導,下面接觸班主任、普通老師,交際圈子更大一些。所以在職稱評聘中群眾評議分和領導專家們的打分就普遍高一些。比如,我們學校在職的教職員工三百多名,分兩個教學區,有些不愛交際的普通老師就不認識很多自己學校的教師,評委都不認識你怎麼會給你打高分呢,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 職稱之間的工資差距,使人們努力爭取高一級的職稱。我們看看到底差距幾何?

教師的工資參考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標準。

初級職稱:對應13–11級工資,跨度在1390—1510元;

中級職稱:對應10–8級崗,跨度在1600–1950元;

高級職稱:對應7-5級崗,跨度在2210–2670元。

僅在崗位工資上,初級職稱和高級職稱之間的差距在700–1280元;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之間相差260–1070元;初級和中級之間相差90–600元。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工資項目,各職稱之間的差距在700–2000元之間。

所以,老師們想辦法進取高一級職稱是有原因的。

2、我們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學而優則仕思想、官位至上思想根深蒂固。在學校這個圈子,普通教師努力奮鬥當個主任、校長,這也是一些教師的奮鬥目標。去行政後勤工作距離實現這一目標更近一步了。當然,有的人有領導組織能力,幹行政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當官也無可厚非。領導幹部和普通教師崗位不同,都是為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二、為什麼說又不正常呢?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1、一個學校里老師都想往行政後勤去工作,也說明了在某些學校裡很多平等、公正受到了挑戰。埋頭苦幹的老黃牛,不如在校長面前乾眼前活的勢力之人;不愛交際、業務能力不低的教師,可能不被人們重視,榮譽拿不到、職稱進不上。於是對於榮譽的質疑,對於職稱的不滿之聲一直持續著。公平合理的政策也一直在改革之中不斷完善。

2、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書育人。行政後勤工作應該是服務於教學一線的工作。但是現在有些人認為當校長主任好,當普通老師沒有本事。所以,有些人為了當官可能官位至上,可能會投機取巧,只是把當教師作為跳板,而不是作為一個事業去奮鬥。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教育行業沒有教師們的辛勤耕耘,哪有大批國家棟梁之才的出現。我們不要忘記教育的初心。

3、學校裡的行政後勤工作,比普通老師有些權利。比如,在學校裡為朋友、同學安排個學生,學校發福利給親戚朋友推薦一下農副產品,學校的辦公用品採集和學校財產的維修時候,給熟人找個活幹等等。

因此,一部分老師想去幹行政後勤管理工作,是現實存在的現象,它是即正常又不正常的現象。學校工作既需要領導管理人員,也需要一線上的教師,工作崗位不同,職責不同,但是工作的總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為教育事業發光發熱,為國家的發展培養大批人才。


小寶奶奶


我是一個興趣愛好廣泛的教育領域的一線老師,願意和您交流教育領域的一些問題。

前些年,有較長時間沒看到我的人見面招呼後,好些人覺得奇怪,問我怎麼還在教書,言外之意是說我怎麼還沒做上行政當上領導。現在許多人也還奇怪我還在教書,覺得過了五十的我應該到既清閒又實惠的後勤。他們覺得,一個人要麼就是應該當官做行政,應該有所追求;要麼就是清閒輕鬆。

由此看來,一個學校裡邊的老師都想當行政,都想往後勤去,這種現象是再正常不過的。

有人認為,當行政是自己的理想,是能夠更好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各有志,無可厚非。有人認為,許多人想當行政,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就是為了多吃多佔。我覺得這種看法有失偏頗的。不可否認,當上行政之後,上課的節數減少了,有的甚至還少得很多,但其他方面的工作量大了,尤其這幾年為了迎接檢查的表表冊冊多,經常加班。還有平時的週末和寒暑假值班,也要耽誤很多時間,多吃了幾餐飯,多拿了點補貼,也是付出所得。

做行政,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也可以說是一門藝術。統籌安排、協調工作、人員調配等等,事無鉅細都要弄得妥妥帖帖的,才能讓整個學校運轉正常,不出紕漏。特別是大的學校,更是如此。只有有領導才能、領導藝術的人才做得好。

學校的後勤,清閒而又還實惠,老師當然願意做了。教了幾年書的老師基本上都能體會到一線教師的艱辛,感受到了與學生鬥智鬥勇的無奈,如果能有機會到後勤去脫離學生,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特別是上了歲數的老師,教學上有些吃力,對老師這個職業也有了倦怠,此時離退休不遠,安排到後勤,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後勤只有那幾個崗位,不是誰願意去就能去的,許多人只能是空想,何況一線更需要老師。

都想當行政,都想到後勤。如果是教而優則仕、能而優則仕的話,那還好,至少風氣正,為著學校的發展,而且還會促使願意走這條路的人努力上進。

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文沐春風


正常。行政後勤工作和一線教師比起來有太多好處了。

首先,職稱晉升問題。很多學校的職稱晉升名額都是行政後勤先得到,因為他們每天都和領導打交道,每天圍著領導轉,有什麼消息第一個知道,有什麼條件第一個就瞭解了。對晉升政策門兒清,需要的證件和榮譽證書都有,能說上不讓人晉升的嗎?而一線老師在知道了這些需要的證件的時候在準備哪還來得及呢?

其次,工作量。行政後勤的工作量要比一線教師輕很多,最起碼沒有考試升學的壓力,不用天天為了學生的成績著急上火,也不用為了平均分跟那些極其特殊的學生較勁,更不會每天輾轉在各種作業本,練習冊,錯題本,作業批改記錄,教案本等各種需要檢查的資料之間。檢查不合格還會被扣績效,被批評,有時候事情多到腦袋都記不住,得靠便利貼來幫忙。

最後,沒有危險。行政後勤人員跟家長打不著交道,不會因為催孩子寫作業,或者因為孩子考的不好叫家長而和家長產生衝突。也不會有被家長舉報,被家長罵的危險,他們和一線教師比起來安全多了,心理壓力也小很多。

總而言之,都是因為行政後勤工作要比一線老師好,所以大家都對這個職位趨之若鶩,這不是很正常嗎?誰不希望得到好的職位,幹輕鬆的活兒呢?


一名教書匠


正常,因為現實的既得利益,隨便一個沒幹什麼活的行政,活又輕鬆,在績效分配上又比一線老師高。

大家都知道一個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書育人,一線老師承擔了一個學校的大部分工作, 學校行政只承擔很少的教學任務。而且老師每天要上課,要面對學生,又累又煩躁。所以凡是有點門路,有點關係的都想去當行政,相對一般老師而言,他們的工作輕鬆得多,他們只要乾點什麼活,就有補貼,而一般老師再累,都只有工資。並且在績效分配上,行政是佔學校工作量最大的老師的1點幾倍。還有如果這次升學考試考好了,如果上面有點什麼獎勵,不管行政教沒教這個年級,蛋糕的大部分都被領導分配了。還有行政在各種評優,晉級方面佔有絕對優勢,有些學校的各種獎勵,都是圍繞著行政,行政家人,還有跟領導關係走得近的。有了各種獎勵證書,評職晉升機會就大得多。所以很多老師想去當行政就是有追求的表現。

話說這種現象正常嗎?肯定不正常,這種現象如果繼續擴大化,會極大地削弱教師的工作熱情,影響教師的積極性。如果一個學校的行政崗位過多,這個學校的教學必定會受影響。適當精簡機構,讓一線工作人員享受更大利益,應該成為一個學校的主要發展方向。






夢凝


學校里老師們都想去做行政後勤工作,我認為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首先,學校作為專業教育教學機構,教學崗位肯定是一線崗位,保障教學一線人才數量和質量,是辦好學校的根本和前提,沒有合格足夠的教師,學校教學將會成為空中樓閣,無本之木,生存都是問題,談何發展?比如,當前很多民辦學校發展受到制約,根本原因就是師資力量得不到及時有效補充。

其次,從教師的光榮使命和存在的價值來看,每一位教師當年報考師範院校的初心,絕不是將來做一個服務於學校後勤工作的行政後期人員,當然這樣說並非對行政後勤人員存在偏見。學校作為一個單位,自然有分工不同,教師有自己的職責,行政後勤人員也有自己的職能,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學校裡,教師的作用和貢獻是遠高於行政後勤人員的。

再者,今天不少學校出現了教師爭相去做行政後期工作這樣不正常的現象,說明學校的薪酬管理體系出了問題,未能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甚至很多情況下,行政後期人員的工作量遠少於一線教師,待遇卻反而遠高於教師,這種反常現象,客觀上導致了部分一線教師心態失衡,從而對教學工作心灰意懶,一心想著轉崗到行政後勤崗位過幾天輕鬆愜意的日子。如果臨近退休的老教師,退居二線,去做做後勤輔助工作,情有可原。但如果一個學校裡教師們都有類似想法,並且挖空心思尋找門路,為成為行政後勤人員而”不懈努力”——這實在是這個學校的悲哀,學校校長可以說是嚴重失職。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韓愈《師說》有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一個學校裡,一定要把師資力量建設放在第一位,穩定軍心,形成合力,做好內部考核分配體系建設,向一線教師傾斜,這樣,廣大教師才能心無旁騖一心一意撲在教育教學工作上,學校各方面工作方能形成良性循環,老師們就不會再盯著行政後勤崗位心神不寧了。





南京辛騰


我很能理解這種情況。總體來說,這證明了一線老師的工作不吃香。

1.工作難度大。備課、講解知識點,都是比較費心力的,年級越高越是如此。而後勤都是一些簡單的服務工作,一般沒什麼難度。有難度的,比如電路整改、設備安裝、工程建設都是可以交給校外人士的。

2.工作強度大。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很長時間。有些學校形式主義嚴重,要求老師必須交教案、聽課記錄、作業批改手冊,必須集體備課,等等。有用的沒用的都少不了。而後勤工作則要輕鬆一些,不過在迎接上級檢查時要緊張一陣子。

3.跟領導接觸少。一線老師忙於上課,圍著學生轉,很少跟校領導接觸。有了好處,領導容易想到跟自己走得近的人。一線教師在這方面就容易吃虧了。

4.要面對師生矛盾。總有一些學生不服管教,頂撞老師,甚至辱罵、毆打老師。一線教師的身心容易受到傷害。而後勤人員跟學生接觸少,很少出現與學生髮生衝突的事情。

5.考試壓力大。每次考試,學校都要給一線教師排名次,名次靠前自然好,但是總有人名次落後,落後者的心理負擔巨大,並且績效工資、年度考核和職稱晉級也會受到影響。後勤人員是沒有考試壓力的,有的後勤人員績效工資比一線老師還多。

6.職業倦怠。一線教師當“孩子王”,一直教同樣的知識,面對同樣的問題,容易出現厭倦心理。

7.地位低。一線老師為了工作,在很多時候需要尋求後勤人員,自然得客客氣氣,否則人家可能拖著。

一線教師是學校的支柱。如果一線老師都想著改做後勤工作,學校的發展肯定會出問題。所以這種學校的領導,要好好反思,自己的管理和服務出了什麼問題,該怎麼解決。另外,教師的待遇需要切實提高。否則,教師會覺得付出多,回報少,工作積極性肯定會受到影響;畢業生也會不願意投身教育工作。這樣教育一線就更缺少人手了。


飛光飛光


少數教師崗位的變動不能看出學校內部環境的變化,相反,如果大批量的教師崗都轉行政崗那就失去了教育的本職意義。任何一所學校,教師是學校的主角(學生除外),如果所有的人都服務於學校行政工作,那是要至學生以何處?只有在學校教育體系混亂,才會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

側面也可以看出,幾個問題:1.如果將一所學校比喻為一代君王朝,那行政就定為宦官,教師就定為前線戰士。就好像秦會除岳飛的歷史故事一樣,你懂的。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2.學校可能存在資金流混亂,學校都知道在你不用那麼辛苦賺取課時費的同時有一種更加簡便的方式獲取。3.建章立制不夠清晰,各崗位職責分工不夠具體。教師工作壓力大,行政工作出現簡,易,少等情況。4.學校的整體校風不好,歪風邪氣亂竄,不務正業的人較多。



平凡氣度


這是很正常的,說明老師們要開啟自我保護模式,因為老師們的心受傷了,這是受整個教育界的不良風氣所影響,造成的,醫鬧事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熱詞,學生在課堂大罵老師,老師卻無可奈何,家長一有問題就找學校找教體局,小孩接受不了,半點批評,動輒就暴粗口,再則就輕生,誰還敢教?最不好做的是班主任,然後是副科老師,最好過的自然就是後勤,行政了,不直接接觸學生,少是非。但這卻是整個教育界的悲哀,期待教育改革的春風早日到來吧


在坡上


這種情況確實有,對於一線教師而言,1. 有學業成績的壓力。尤其是初中和高中,有中高考的升學壓力,所以不能懈怠。2. 主科作業量大,常用下班時間批改。 3. 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學生比較難教育,作為教師,常常需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勞心勞力。

而行政後勤人員,工作比較固定,所從事的工作大多不用費腦力,經常可以按時上下班。相對來說,輕鬆得多了。

所以有追求安逸的人肯定比較喜歡行政後勤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