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老矣:水土不服的價值投資

前言:

戰國末期,老將廉頗罷職還鄉。時逢戰局緊急,趙孝成王擬重新任用廉頗。

於是,派遣使者前去試探。不料,該使者已被仇人郭開重金賄賂,謊報年老體弱不堪重用。趙王疑心,遂作罷。

  • 這便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筆下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雖千古流傳,卻不時讓人發出英雄末路的悲情感嘆。
廉頗老矣:水土不服的價值投資

動盪之殤:晚節不保的“股神”

時下,隨著疫情肆虐,全球經濟衰退的陰影籠罩。一向高高在上、堅如磐石的美股終於也挺不住了:

  • 短短四周之內,華爾街三大指數暴挫逾三成,無數個股腰斬,道瓊斯指數更是以單日3000點的跌幅創下歷史記錄。一時之間,整個市場哀鴻遍野、血流成河,縱然是“股神”巴菲特也難以免俗。

單是巴菲特的三大重倉股:蘋果、富國銀行和可口可樂賬面損失巨大,合計已超350億美元,投資組合總損失達800億美元的天文數字。若按當前個人身價的等值計算,巴菲特相當於已經抹掉了一個自己。

事實上,在本輪行情暴跌之前,巴菲特2019年的投資回報率已然跑輸大盤近20%。將時間跨度拉長,巴菲特在過去十年的整體回報率還是不如大盤的。

  • 可以說,鮐背之年(90歲以上)的巴菲特正遭遇投資生涯以來最大的“滑鐵盧”,頗有晚節不保的態勢。
廉頗老矣:水土不服的價值投資

滯後指標:後知後覺的“接盤俠”

  • 但凡能入“股神”法眼的股票都有一個共性:公司報表做的極其漂亮,各項財務指標接近“完美”

在價值投資的信徒眼中,有這樣一個核心思想:“護城河理論”。

  • 即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公司產品清晰可見、極具市場競爭力,最好具備壟斷地位,不因技術的換代升級而落伍。

咋一看,沒什麼問題。

但能全然符合上述條件的公司大多早已度過了企業的高速成長期,股價也走了很遠的一段里程。

  • 除了極少數一生下來就具備壟斷地位、躺著賺錢的國有企業,即使那些現在如日中天的明星公司,也曾有篳路藍縷、險象環生的草創時期,正恰恰是這一不確定的動盪時期孕育了潛在巨大盈利空間。
廉頗老矣:水土不服的價值投資

以巴菲特購買的蘋果公司為例。蘋果公司在1980年就已上市,初始市值不足10億美元,風風雨雨走過了40年的路程,總市值最高膨脹至1.6萬億美元,歷史累計回報接近2000倍。巴菲特在蘋果上面的回報率僅一倍有餘。

  • 因為巴菲特大舉建倉蘋果的時間則是在2016年起。彼時,蘋果成長為資本市場上的龐然大物,市值進一步增長的天花板清晰可見。
廉頗老矣:水土不服的價值投資

價值之弊:只解決“買”,不解決“賣”

  • 價值投資理論的另一個弊病是:它只解決“買”的問題,不解決‘賣’的問題。
  • 在價值投資擁躉的眼中,他們信奉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是永遠,即“死了都不賣”。

價值投資理論對如何選股有著高門檻、嚴要求,卻對如何賣股、獲利了結的表述含糊其辭。

廉頗老矣:水土不服的價值投資

這其中至少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其一,市場動盪的不確定性。

  • 企業的內在價值究竟是高估還是低估,歸根結底是市場說了算,即價值最終要通過價格上漲體現。一旦牽涉了價格走勢,免不了上下波動。
  • 投資者也許買入了物超所值的股票,但只要他沒有在牛市的高點及時拋售,獲利了結,一旦熊市行情來臨,免不了賬面資金的大幅縮水。

如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在本輪暴跌中800億美元的賬面損失,幾乎抹去了2019年全年的盈利。

廉頗老矣:水土不服的價值投資

其二,公司內在價值的持續貶值。

  • 如今,有價值的公司也會隨著時光推移變得一文不值,而這些“內幕消息”無法及時、恰當的在財務報表中展示出來。

當公司面臨窘境時,管理層常常會粉飾業績,一旦真相大白於天下了,股票價格早已跌了很久,投資者悔之晚矣。

如2017年年底巴菲特忍痛清倉IBM,曾經不可一世的諾基亞,當之無愧的手機帝國一夜之間崩塌,等等。

廉頗老矣:水土不服的價值投資

水土不服:內地市場難有成熟的“價值投資”沃土

  • 有道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巴菲特鍾情於價值投資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精於抄底,也總是成功。

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美股百年牛市的時代背景,每一次所謂的市場回撤、股價回調,在事後來看都是極好的入場良機。

國內資本市場則不然,A股素來有牛短熊長的說法:

  • 這裡不缺牛市、牛股,股票價格走勢卻總也逃脫不了“怎麼漲上去、又怎麼跌下來”的宿命輪迴。

在以散戶佔主體的交易市場,我們更相信上不了“檯面”的游擊戰、野路子的“漲停戰法”,而非對價值投資理論的“愚忠”,生搬硬套。

廉頗老矣:水土不服的價值投資

一空論道:

  • 歷史從來不會簡單的重演,卻總是驚人的相似。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當年,價值投資理論的開山鼻祖,也是巴菲特的恩師,本傑明·格雷厄姆在1930年那場著名的世紀大蕭條中,進入股市抄底,生生幹到破產,晚景淒涼。

如今,九十高齡的股市老人或許會面臨相同的困境——再難見到美股光榮萬丈的牛市。然他在資本市場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和驚人業績,無人可以否定。

誰對誰錯,孰是孰非,又怎麼說得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