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七十,錢不外借,免得被“討債”的兒女鬧得晚年悽苦

人一旦老了,無論是在外工作還是在家待著,真的是既沒用又討人嫌。

因為勞動力不足創造的價值遠遠低於增加的負擔,暫時的容忍終究在長久的循環中出現輕視、不耐煩等態度,哪怕兒女孝順也會有顧慮和私心。

所以靠外人養老再好也不及自己,畢竟誰都有可能改變對你的態度,唯獨你會一如既往的忠誠於自己。

但很多人的思想始終停留在養兒女防老,不管是中年還是老年總不留餘地的扶持子女,甚至不惜掏空老本,斬斷全部後路。

也許頭幾年兒女會成為你的退路,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地位要多尷尬就有多後悔,而我要強又好面的三叔公,目前正處於這種情況。

年過七十,錢不外借,免得被“討債”的兒女鬧得晚年悽苦

三叔公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一大家人即便坐落在不同的地方,可該有的聯繫和孝順從來沒斷過,兄弟姐妹也相處融洽。

在美好的表面下,三叔公對兒女極度的放心,覺得自己老了再不濟也能活得體面,用不著憂心子女不孝老無所依。

於是懷揣著自信的他對偏愛的兒女毫無保留的付出。

在城中村拆遷得的一套房子,因住的是大伯出主力蓋的房子,所以他給了幾萬塊錢連哄帶騙的讓叔公寫了協議,把那套房化為己有。

而三叔公嘴甜辛苦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經常找他哭窮借錢。

於是存的養老錢,二兒子小兒子大女兒光是借就各借了幾萬,更別提私底下的偷偷補貼了,反正明的是明的暗的是暗的,除了當事人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佔了老人多少好處。

至於不被偏愛以及本身就孝順老實的三伯和小姑,啥都不惦記,也啥便宜都沒佔到。

年過七十,錢不外借,免得被“討債”的兒女鬧得晚年悽苦

其實旁觀者看的一清二楚,也時常拐著彎的提醒,但三叔公不領情也就算了,轉過身還說對方嫉妒他在挑撥離間。

聽不進去忠言逆耳的人,早晚會被現實上一課,才分得清好賴,於是對養老毫無遠慮和近憂的三叔公,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委屈呈正比形式節節攀升。

當初承諾讓三叔公夫婦養老的房子,大伯和大伯母在老兩口住進去不到三個月就後悔了。

他們不給老人打電話,不讓兒子孫女去看望三叔公,在微信上說話也不吭聲,用各種無聲的行為對抗,最可氣的是他們想要三叔公搬出去,又不給當初答應好的幾萬錢。

而其他的兒子女兒借的錢也拖著不還,每次一要,就仗著關係和三叔公老了有恃無恐的耍無賴。

受人掣肘,自然投鼠忌器。

無可奈何的三叔公不想也不敢撕破臉皮,只好一邊節儉開支,一邊向兒女催債。

年過七十,錢不外借,免得被“討債”的兒女鬧得晚年悽苦

原本享清福的階段,變成了吃點啥捨不得,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手機套餐只辦最便宜,買藥靠三兒子,總之讓自己活得辛苦又憋屈。

驟變後,唯一的甜卻來自不受待見的三兒子小女兒,但全靠他倆養老不現實,因為老人的偏心傷透了兒媳婦女婿的心。

好在他們心也軟,只要求每家盡到贍養的義務,沒有吵吵鬧鬧的棄之不顧,然就這點基本要求也沒談妥。

現在三叔公和叔婆在路通了後就收拾行李回了老家,沒在留下看臉色過仰人鼻息的生活,也想著後退一步好要錢。

家裡的親戚把錯歸為兒女不孝,其實根本錯在於三叔公把底兒露了個乾淨,從未給自己留下基礎保障,導致錢要不回來,日子過得寸步難行。

所以年過七十,錢不外借,免於被“討債”的兒女鬧得晚年悽苦。

不借的原因有三點。

年過七十,錢不外借,免得被“討債”的兒女鬧得晚年悽苦

一是,錢要不回來

人一旦老了就會處於弱勢,這時你若把錢外借很難要回來了,尤其借給討債的兒女,基本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因為自家人不可能眼看著外人佔便宜,會聯合起來幫你討,可要是兒女借錢不還,老了的你還真拿他們沒辦法。

畢竟告不想,幫沒人,除了吃虧別無他法,而一個連老父母錢都昧的人,不啃老都算好的了,又怎敢指望養老。

所以明知把錢借給討債的兒女要不回來,從一開始就要拒絕,免得錢給他們你受罪。

二是,少了利益等於四條腿的凳子缺了一條

領取一個任務後,你若告訴對方表現的好有獎勵,他絕對完成的又快又好,可你要是說好好努力,他即使不消極怠工,也沒多少耐心和積極性。

這是人之常情,因此父慈子孝的養老,除了親情外還有利益的加持。

年過七十,錢不外借,免得被“討債”的兒女鬧得晚年悽苦

當你留有退路攢了底氣,兒女孝順會更加盡心盡力,不孝也會看在錢的份上給你一定的尊重,雙方不至於鬧得太難堪。

反之,你早早把錢財全給了他們,時間久了,輕則怠慢不自覺的養成習慣,重則管都不管你。

可見少了利益等於打破了平衡,讓許多潛在的矛盾和問題頻增。為了避免你晚年悽苦,就給自己留一手。

三是,自己有了底氣不用看臉色

兒女都有各自的家庭,所以一個人孝順不代表其他人對你會無條件的好,甚至心存意見的人不給你半點好臉色,還想著法的刁難你。

為了不受人眼色的活著,就留住有獨自生活的能力,告訴兒女沒他們你們可以活得很好,有他們不過是錦上添花。

既然能活得體面,為什麼要把軟肋遞給別人拿捏,讓你最後的人生蒙上灰塵。

多條選擇多個保障,把錢裝兜裡就是你養老的絕招。

年過七十,錢不外借,免得被“討債”的兒女鬧得晚年悽苦

防老:年過七十,錢不外借,尤其是“討債”的兒女。

三叔公憋屈的晚年,正是把錢全借給了討債的兒女,讓他陷入不上不下的煎熬局面,導致臨老臨老吃了不該吃的苦。

也許有人說一家人分那麼清會生疏,讓關係變得糟糕僵硬,但你是否想過,前七十年一直為了他們而活,最後的幾年光陰為自己著想一點真的不過分。

畢竟老小孩老小孩,人一旦老了就像個孩子一樣,各方面降低的標準值讓你脆弱又失去了保護自我的能力。

因此對於這件前車之鑑,希望給每位年過七十的老人提個醒,好為晚年免於悽苦提前打個預防針。

再者,何況專門來討債啃老的兒女,一味地付出,只會養大他們的胃口。兒孫自有兒孫福,討債的兒女沒必要縱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