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一學生怒砍女童,背後有著怎樣的心理畸形

成年人的偏執與遷怒是多麼可怕!

幾天前臺灣新北出了個因夫妻吵架轉而捅殺陌生路人的惡魔。不久貴州又出了這起慘絕人寰,天怨人怒的惡性案件。其實這一類似的案件層出不窮,背後是什麼原因和心理在作祟呢?之前的馬加爵事件猶然在目,而如今貴州這個大一學生,已是成年人的他何以對一個二歲的女童下如此狠手。

貴州大一學生怒砍女童,背後有著怎樣的心理畸形

聽到這個消息讓人氣憤難抑,可以說,孩子是父母的全部,是一個家庭的希望,遭次不幸,讓人悲痛,而這大學生是何等的兇殘,選擇一個嬰幼兒下手,它又是何等懦弱到極點的可憐蟲。孩子的母親還是一線的醫護人員,剛從一線下來在家休養的,本來是帶著孩子散步的,一下子女兒就慘死在眼前,生命難以承受此次事件之慘烈。

貴州大一學生怒砍女童,背後有著怎樣的心理畸形

這大學生的父母都是下崗職工,特殊時期很多家人住在一起,很容易出現矛盾,加上父母沒有收入的焦慮,間接的拿玩遊戲的大學生出氣,看來父親應該是一個強勢的存在,自己的兒子才會轉身提刀尋找弱者,這兇手的父母早年教育應該是失責的。

這一類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專門只能對比自己更弱小的婦孺幼兒們動手,他們的心理上,極度的壓抑,又極度的自卑,而本人又無處宣洩,只好尋求看上比自己弱小得多的人來發洩心中的不滿。而近幾年來,幼童,小學生們常常被這類人當作目標,而在正常人看來,孩子們是最可愛的群體,可在他們看來,卻只是他們施暴的對手,他們的心理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貴州大一學生怒砍女童,背後有著怎樣的心理畸形

現在一小部分人的戾氣真是難以想象,對自己的情緒,心智,思考能力的把控可謂一塌糊塗,而選擇2歲女童下手更說明兇手失去了人性基本的悲憫同情之心,喪失了道德底線!而我們更需要反思的是兇手的教育環境出了什麼問題,以後怎樣去杜絕教出這樣有知識的思想畸形者!

教育遠不是背背公式,做做題。教育承擔著對年輕人價值觀,道德觀的培養以及對他們人格塑造的責任!人本善,後天的家庭教育是關鍵,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取向。以為的看重讀書分數,用金錢衡量成功標準的思維模式也該變變了。

貴州大一學生怒砍女童,背後有著怎樣的心理畸形

比起那些冤有頭債有主的殺人犯,這種人是極度危險的,也是最難預防的,因為哪一天他心情不好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能是他報復的對象,社會危害性極大,報復時挑小孩子作對象,可以說是後果極其嚴重,性質極其惡劣。

就這個事件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只需要賠命。這個當父母的多少還是想挽救自己孩子的命。所以在積極地去籌措資金賠錢。這個大一學生已經成年,應該他自己承擔責任,我個人覺得家裡人沒必要賣房子去補償受害者家屬,死者家屬難道拿到錢就要就會原諒行兇者嗎?這種慘無人道的人原諒他的話,將來出來了又心情不好了再隨意去傷害無辜者嗎?成年人犯法就得全部承擔責任。

貴州大一學生怒砍女童,背後有著怎樣的心理畸形

父母從小教育加上環境和社會因素導致的慘痛事件已經太多太多,兩個家庭從此活在陰影裡,這是悲劇,請家長們重視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讓子女變巨嬰。

現在的孩子好多都是在溫箱長大!即使是大學生了,有的思維一點都不成熟,青春期的孩子到底要怎麼教才好?家裡有一個正在上高中的孩子,現在不愛跟我們溝通交流,也不跟我們說在學校發生的事,性格偏內向,感覺有點膽小,沒有積極主動去做事情,需要家人一直鼓勵,我一直很擔心他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或者和同學處不好關係,真的是操碎了心。

貴州大一學生怒砍女童,背後有著怎樣的心理畸形

父母太過注重智力教育,太過看重學業成績,而忽視了孩子心理和品德的培養,這是最大的失敗,希望廣大父母首先望子成人,而不是天天望子成龍,培養出這樣心理極度扭曲和變態的怪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