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要彩禮是不是陋習?

不吃豆瓣醬


是風俗不是陋習,婚姻不能以金錢為代價,因為愛情不是買賣,婚姻不是交易。根據地方風俗習慣,不免規矩就行,不要彩禮不代表就幸福,現在彩禮都變異了,婚姻觀念也變了,我們那輩人能掙碗飯吃老實本分就行,講究結親結義,現在我們這裡說什麼一看車,二看房三看爹和娘,我老眼光看不慣,但時代在變!


顧蘭芳3


彩禮有兩個時間節點,一是男女雙方訂婚時給的,一是結婚時候給的禮金和禮品。男方送給女方後,通常用於準備婚禮,佈置嫁妝,婚禮用品,婚後生活等等。

談及是不是陋習,那則看雙方的經濟條件是否可以輕鬆負擔,或女方是否強索於男方,或是否因於彩禮而影響男女雙方或親家之間感情。

昨天剛從媳婦的老家回來,她們豫東農村近幾年愈演愈烈的彩禮習俗我認為就是陋習(首先聲明,我當年娶媳婦進門,其家人甚是開明,只要我倆過的好,禮金可以說僅象徵性的表示了一下)。

按目前的禮金習俗,訂婚一個是八萬八或十八萬八,另一個是必須農村有新建樓房兩三層(30萬左右,好的40萬有餘),還需買車(次則麵包,甚則必須轎車),家裡有房,縣城還得有套商品房。

按上述標準,簡直把男方父母為難"致死"(確實聽說過幾起悲劇),本來孩子結婚成家是天下美事,結果卻因結婚致使父母老來窮困潦倒,甚至負債累累。

我問:現在不是出臺農村禮金限制性政策了嗎? 答曰:現在咱們農村都興這,誰能管住啊!

悲哉! 農村彩禮如此讓並不富裕的男方家人負重,不為陋習,何為陋習?!


懷舊影像


給彩禮是可以的,可別獅子大開口啊,還有的要了彩禮不給男方這邊陪嫁的這些都是可恥的,結婚結親家,結的是情是義,不是買賣。我們家三個孩子我和妹結婚我爸都是倒貼,我弟娶媳婦我弟媳婦家也是倒貼過來的,可是那有什麼,我媽住院我老公和我沒日沒夜的照顧,我婆婆媽住院我也是沒日沒夜的照顧一大家子,端茶遞水,料理家務,我就覺得我們既然結婚了都是一家人,我原來只有我父母,可我現在又多了公公婆婆的疼愛多好啊,其實很多問題就是夫妻二人看去怎麼平衡而已,少點自私多點擔當和責任那家庭問題就不會太多。


沒名沒姓8082


不算,雖然我沒有要彩禮,但是彩禮在結婚上面是作為禮節和被重視的感覺,彩禮過去陪嫁再陪過來給年輕人,年輕人結婚才開始是比較有經濟支持的,再生孩子很需要錢的,我們也是結婚就生了孩子,再加上事業剛起步,那個時候真的好難喔,好在現在熬過來了!當初沒有要求彩禮和婚禮,也是因為對方父母說沒錢,可是生了孩子需要花費的時候真的是很大也沒人幫忙,還好我們熬過來了!但是還是勸沒有結婚的不要裸婚!實在太難熬了,這麼說吧!我在哺乳期間生病都怕去醫院,要太多彩禮不陪嫁不可取,以自己實際情況來定吧!


小圓臉恩恩


我有兩個兒子,但是我不得不說,廉價的婚姻很多女人都得不到尊重。我的兩個兒子要麼不娶,要麼就算我借錢,也得和當地的彩禮一樣,我首先得讓我兒媳來了有安全感。她才能安下心來適應新環境。我結婚的時候就是一毛沒要,結果婆家各種看不起,孩子的奶粉錢我都要看公公臉色。將心比心,我不能再讓這事發生在兒媳身上。我受的罪也不會讓她們再受一遍。她畢竟是陪我兒子最長久的人,我得感謝她[微笑]


舍一得


我以後一定會做一位好老人!人不能太自私自己舒服就好,要多為子女著想!年輕人剛畢業走入社會就面臨著就業和婚姻壓力!作為丈母孃,我會為我女兒準備家產讓她婚後生活無憂,當然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不養男人,女婿要有為人夫的擔當!做為婆婆,我會尊重兒子的想法,教他做一位有擔當的男人,如果媳婦要彩禮我會竭盡所能提供,不需要她回報,孩子我帶,若她不需要,我會提供錢財給她養育孩子!


lencyw


我有女兒!我會要彩禮!但不會獅子大開口的!彩禮我會如數的給女兒存起來!做為以後婚姻保障金!男方對閨女好!會取出來共同用,對我們不好,閨女心裡應該也有些安全感吧!至於嫁妝,我會給女兒買的!陋習不陋習的要理智對待吧!男方希望不給,這也是態度問題!叫彩禮一分都不想給,男方人品有問題!甚嫁!個人意見!


簡單女子37988610


歷史的看彩禮不是陋習。但是放在今天現代法治社會則是不折不扣的陋習!與男女平等的時代精神相違背。早就應該被扔進歷史的垃圾箱。

關心彩禮的人應該知道彩禮的歷史起源!在古代彩禮是必須的。因為那個時候女人沒有地位,屬於男人的附屬品。女人甚至沒有離婚的權利。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想回趟孃家還要看婆婆的臉色。彩禮具有買斷的意味!

然而,時代發展到今天。上述的狀況已經消失了。結婚都是小兩口單過。房子大多由男方提供。想回孃家,隨時回孃家。再也不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了。而且法律也規定了。雙方父母都要贍養!彩禮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法理依據。所謂的人家養大女兒不容易如何如何?這句話放在封建社會是成立的。因為要買斷嘛總得有個價兒!現在還這樣說,就不合時宜了。因為現代婚姻已經沒有包辦一說了。都是自由戀愛結的婚。應該以愛情為基礎。如果以女兒養大不容易而向男方索要錢財是無理的下作行為!難道一個男孩子養大就很容易?可能更不容易吧?

當然,如果彩禮作為習俗。人們圖個吉利。討個口彩也未嘗不可。法律也默認!原則上得在男方家庭經濟能力承受範圍之內。比如幾萬塊錢。但是現在的彩禮隨著拜金思潮的興起明顯已經變了味。相互攀比。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導致男方家庭債臺高築。傾家蕩產。和古代結了婚就能過一輩子不同。現在的離婚率大家都知道。關鍵是將近80%的離婚都是女方提出來的。許多婚姻都是站點式的婚姻。結了婚一兩年就要離。彩禮基本上不退,或者很難全額退還。男發家庭落了個人財兩空!安全感更無從談起。

彩禮是不折不扣的陋習。它成為許多女方家庭借婚姻之機斂財的手段和工具。特別是那些只要彩禮沒有嫁妝的。當然,這種陋習如果能在男人經濟經濟能力範圍之內。尚可勉強接受。否則。就應該立法取締。受到嚴厲打擊。

有人說現在是賣方市場。男多女少。有時候我想現在放開二胎了。人們的思想也不像以前那麼重男輕女了。十幾20年後。男女比例持平時,甚至女多男少時。難道女生還要倒貼嫁人嗎?就像印度那樣?

至於有的女人說。結婚之後生兒育女,給男人傳宗接代。操持家務。伺候公婆……簡直不值一駁。現在的男人文明程度與封建社會時代不能同日而語。做家務的男人越來越多了。所謂的伺候公婆也就是說說而已。公婆伺候兒媳婦的有多少?太多了。許多孩子都是公婆帶大的。所以不要把傳統女性美德都強加到自己身上作為索要高額彩禮的藉口。其實你們說到做不到。關於生孩子警告更是滑稽可笑。我相信更多的女人是因為自己想做母親了。想有個孩子疼愛才生孩子的吧?怎麼成了是給公婆生的呢?至於孩子的姓氏。那是夫妻商量的結果。現在許多孩子不就隨媽媽姓嗎?

綜上所述。足以證明彩禮是不折不扣的陋習,特別是高額彩禮。這種危害極大的雞賊醜行嚴重干擾和影響了婚戀市場。搞得社會烏煙瘴氣。使人們不再相信美好的愛情。想娶媳婦就得花大價錢!這是對女性的尊重嗎?


弱者代言人


結婚彩禮肯定不是陋習,但不提倡不認可高額彩禮。說彩禮是陋習的多半是未婚男,有人說你不理解我們的苦楚,其實我也是過來人,但我覺得存在即合理。“三書六聘”雖產生在封建包辦婚姻時代,但它在當時是對女性的一種保護,“三書六聘”目的是讓婚姻得到社會認可,有點“昭告天下”的儀式感,現在登記結婚不需要行“三書六聘”之禮,但訂婚、彩禮、婚慶等風俗被傳承下來,其中彩禮則是男方給女方父母的彩頭,就像你走親戚需要送禮一樣,更何況結婚這麼重要的事,是否該給彩禮大家斟酌便知。以前雙方父母媒人協商彩禮,一般是男方主動提,而不是女方主動要,彩禮多少體現女方在男方心中的價值,所以男方一般會主動多給,誰願意娶個廉價的媳婦,同時女方父母也會根據彩禮數倍數十倍陪嫁女兒,相當於補貼小兩口成家,這在廣東等沿海城市整得好(有廣東的朋友可以站出來說說)。而現在很多地方傳統習俗整得不像傳統習俗,結婚彩禮變了樣,男方娶媳婦兒想白娶,最好孃家陪嫁百千萬,女方嫁女兒要高價不陪嫁,恨不得把婆家的家財提前霸佔光,讓原本單純的婚姻變成赤裸裸的交易,也鬧出了很多笑話。也有一個不要彩禮陪嫁的解決方法,只要雙方能夠保證婚後不因自己的過錯而離婚也行,雙方寫個婚前淨身出戶承諾到到公證處公證一下。我也是有兒有女的人,將來嫁女兒娶兒媳都一樣,彩禮陪嫁都給他們用於補貼成家,但無論是做姑爺也好做兒媳也好,和我家結親只有一個要求,簽訂婚前淨身出戶承諾並公證,誰對家庭不負責任成了過錯方,誰就淨身出戶滾蛋,兒(媳)女(婿)一視同仁都不袒護,連對婚姻的這點責任心都沒有結婚幹啥。


讖皞


所謂的結婚要彩禮是不是陋習,這種問題一聽就是想娶老婆但是女方要價太高男方覺得不划算才問出來的。

其實吧,人家標價,你想買,可以允許講價,但是如果老闆實在不想降價,要麼你換便宜的買,要麼你忍痛入手。

說白了,還是人家女方看不上男人本人,只能考慮他的錢。要是肖戰老公想要娶我,別說彩禮了,倒貼我都願意😂😂😂男人和男人是有差別的。

你說如果取消彩禮這一習俗,娶不起媳婦的男人會不會就能娶得起媳婦了?

emmm,我在另一個問答裡說過:當你胖的時候,別人說你醜,你還會以為自己只是因為胖。但是當你瘦下來以後就會發現,你真的只剩醜了。你品,你細品。

說一千道一萬,與其有時間在網上發牢騷抱怨彩禮貴,還不如多花時間提升自己讓自己更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