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下半年是不是最佳购房时间?

山夫56386360


静观各地出台政策,应该会是有利于房产的,可以入手,新一轮小涨幅应该会来


苏州设计师吴工


疫情结束后,下半年是不是最佳购房时间呢?小菜认为,如果是在一线城市购买的话,现在就是最佳时间;如果是二线城市,年中可能是最佳时间;如果三四线的话,不建议买了,刚需要买的话,观望至明年中后期再说。

第一、在一线城市买房,现在就是最佳时间

我们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的利好因素,来说明在一线城市买房的话,现在就是最好的时间。

(一)短期利好因素

01、房企促销

据亿翰智库数据,2020年1月,房企销售额全面下滑,销售额TOP100房企累计实现销售额6073亿,同比下滑9.6%。其中,TOP1-10及TOP11-50的房企销售额同比下滑12.4%和5.4%;TOP51-100的房企销售额同比下滑12.7%。

随着疫情持续,售楼部关停,中介歇业,线上渠道销路不畅,开发商开始坐不住了,陆续出台了打折促销措施。

其中,恒大75折打响保卫2月销售业绩的第一枪!接着,碧桂园、富力等陆续跟进线上售楼和无理由退房,开始了全民打折营销。

虽然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无疑说明了现在房企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和资金压力,买房者处于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买方无疑会享有更多的议价权,无疑会享受到比以往更多的优惠。

02、金融政策

20日,央行公布了新一期的LPR,1年期和5年期分别下调10BP和5BP,虽然“肉”不多,但有“蚂蚱”总比没有好。

从1月CPI涨幅看,此次LPR“非对称下调”颇有深意,若疫情持续,年内LPR仍有下调空间。

近日,浙商银行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至20%,虽然是针对非“限购”城市,但会对其他银行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也显示银行端房贷等业务压力较大,需要保持宽松的信贷政策。

年初,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以及2月频繁的万亿级逆回购、MLF操作,都显示金融端将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为主,而LPR下调,也能给新入市的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月供红利。

03、房价指数

国家统计局2020年1月全国70城房价指数显示,四个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0.4%,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房价环比持平,上海、广州、深圳房价环比都在涨,无一城价格下跌。也就是说,一线城市的房价经历2019年调整期后,已经在开始回暖了。

04、落户政策转向

2019年3月,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要求贯彻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取消和放宽落户限制,而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从“严格控制”变成了“大幅增加”落户规模,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从严到松。

201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劳动力和社会性流动机制改革的意见》,对3月份发改委的通知进行了确认,并进一步要求确保人才和人口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

小结:

房企促销,并相互竞争,有利于购房者在这个房企争相回款的“窗口期”享受到更多的实惠,等房企缓过劲来,就没有那么多的优惠啦。

疫情冲击下,实体经济很差,房地产业也不行,金融端的各项政策就要保持宽松,保持市场流动性,保持融资成本低,让大家都减少些负担。

房价指数端显示,一线城市的房价经过2019年调整期后,处在了上涨通道,叠加房企促销、金融宽松、人口落户放开的利好情况下,房价上涨就是大概率事件。

(二)长期利好因素

01、国家城市发展战略

在国家城市发展路线上,国内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该走城市群、都市圈为发展核心的大城市派,也就是采用美国、日本模式;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以中小城市为发展核心的小城市派,也就是采用德国、意大利模式。

国务院“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发展格局,分拆就是“2+17+2”的城市发展路径。也就是2个世界级湾区、17个城市群、2个都市圈。

2019年3月发改委《任务》和201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意见》(上04所述),要求取消和放宽落户限制,并进一步将超大城市“严格控制”转变为“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从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到具体的落户政策,顶层的态度很清楚了。也就意味着,未来的一线城市将继续享受“政策红利”,前途无量。

02、城镇化

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0%,实现了城市社会目标。

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规律看,我们跨过了城镇化的第一阶段,但仍在城镇化的第二阶段。从美国调查局的数据看,美国人走完这一阶段,用了40年时间。

这一阶段对一线城市而言,具有以下一些“红利”:

(1)人口:中小城市的人口会向大城市聚集,大城市人口过多,无法容纳后,会外溢到郊区和卫星城市。

(2)产业:人口来到大城市后,产业为了追逐利润、人才、消费市场,也会跟随人口迁徙而来,但受限于经营成本和环境保护,产业会在郊区或卫星城市安家,产业到来后,会进一步吸引人口转移到郊区和卫星城市,推动郊区和卫星城市初步发展。

小结:

从长期看,4个一线城市都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都是经济引擎,地位无可替代,长期内都将享受“政策红利”,也将受到“全民追捧”和“产业追捧”,不缺人,不缺产业,不缺经济,不缺政策,不缺前景,几乎占尽了城市发展的各种利好因素。

综合上述因素分析,不管是短期利好,还是长期利好因素,一线城市都值得购房,前景很乐观。在统计数据显示房价在上行通道,且叠加短期利好的前提下,建议现在能出手就出手,不宜等。

第二、二线城市的话,6-8月可能是最佳的购房时间

01、短期利好因素

在短期内影响房价的因素中,房企促销、金融政策、落户政策上,二线城市跟一线城市几乎是没有差异的,在落户政策上甚至比一线城市更为好些。

二线城市由于吸引力不及一线城市,人口新增的规模参差不齐,北京、上海由于人口控制规模,常住人口都在减少,深圳和广州则在大量增加。

在二线城市中,这几年实施“人才计划”,新增落户人口也在大量增加。比如,2018年,西安新增常住人口38.7万,杭州新增33.8万,成都新增28.53万,重庆新增26.63万,郑州新增25.5万,南京新增10万,等等,

一线和二线房价不一样,城市规模不一样,新增人口对房价的影响也有差异。但对二线来说,这样的新增人口规模对房地产发展已经很有利了。

也就是说,在房企促销、金融政策、落户政策三个因素上,二线城市也享有短期利好。

02、短期不利因素

国家统计局2020年1月70城房价指数显示,二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0.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显示房价在下行。

同比2018年同期数据,期房价格上涨6.9%,二手房价格上涨3.4%,涨幅环比上月分别回落0.4和0.3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价格都在回落。

小结:

从二线城市短期影响房价的因素看,虽有三项利好因素,但目前房价的趋势在下行,叠加疫情影响,二线城市仍有下行周期。

除武汉外,其他二线城市陆续复工,疫情得到较大好转,售楼部陆续开放,中介解禁开门,房产市场开始进入恢复调整期。

在疫情没有完全解除之前,预计二线市场恢复速度会有所顾忌,直到疫情彻底解除,市场才会进入完全正常的恢复状态。

照此预计,叠加学生假期缩短,二线恢复周期大概会在6-7月份左右结束,“金九银十”会迎来旺季!

03、长期因素

二线城市基本都在城市群和都市圈中作为核心城市,也有部分湾区城市的副中心城市,从行政区划上看,二线也多是省会城市,无论在国家城市战略规划,还是城镇化过程中,都将占有一席之地!长期因素看好。

综上分析,二线城市利好因素较多,但受到疫情影响,叠加二线房价正处在下行通道的调整周期内,恢复起来会有3、4个月时间,能暂缓可以缓一下,不能暂缓的,买了也没啥问题。

第三、三四线城市的话,刚需观望至明年中后期再说

01、长期因素


长期因素看,不论国家城市发展战略,城镇化,还是人口、产业趋势,三四线都处在不利的位置,人口外流,产业外流,经济就会下行,楼市会萎缩,前景不看好。

当然,有两类三四线城市长期类有利好因素:

(1)城市群、都市圈中的卫星城市

这类三四线城市分布在城市群、都市圈中,位于核心城市的外围,会承接大城市外溢的人口、产业和部分城市功能,跟着核心城市发展。

比较典型的就是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南通市,位于上海的外围,承接了上海和苏州的一些夕阳产业,外溢的人口,规划了上海第三机场,这几年GDP像打了“鸡血”一样!已经可以吊打很多中西部的省会城市。

(2)极具产业特色的城市

2019年,我国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5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18%,人口增量幅度同比2018年提高了5.6%,表明我们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深。

据社科院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会在2030年达到峰值14.4亿,然后总人口开始递减;老龄人口会在2050年达到峰值5.3亿,然后老龄人口也会递减。

也就意味着,未来30年内,我国都将处于老龄化社会中。那几亿人的养老就是一大市场,也会催生养老产业。

从消费习惯看,满足旅居和康养特征的宜居三四线城市将适合培育旅居和康养产业,人随产业走,产业依托城市。

康业产业培育起来后,人流会被吸引,产业不仅能留住人,还能增加消费,带动经济发展,这样的城市也将得到发展。

小结:

从长期因素看,位于城市群、都市圈中的三四线城市和极具产业特色的三四线城市,都将依靠不同的模式取得发展。

02、短期因素

(1)利好因素

①房企促销、金融宽松,对三四线房价维稳和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②政府出台了纾困措施和“救市”措施。

比如,驻马店的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下调至20%。

③浙商银行下调非“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至20%。

(2)不利因素

①人口外流

一线全国吸人,二线有针对性地“抢人”,三四线“遭殃”,且夹在二线和城镇之间,不上不下,位置比较尴尬。

②房价下行

国家统计局2020年1月70城房价指数显示,三线房价上涨0.4%,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呈下行趋势,下跌幅度高于二线城市。

其中,期房和二手房同比2018年同期分别上涨6.4%和3.7%,涨幅环比上月回落0.3和0.2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相同或回落。

③疫情冲击

疫情冲击了楼市的“返乡置业”,房企无法“回血”,全国陆续复工,人口外流,消费需求减少,“小阳春”大打折扣。

加上疫情洗劫了大家的钱包,三四线购买力进一步降低,消费需求要恢复起来,需要时间。

小结:

对单体三四线城市而言,长期内不享有国家城市战略优势,在城镇化中处于弱势地位;短期内看,房价已提前进入下行通道,叠加众多不利因素,房价下行的趋势难以逆转,且要恢复起来需要较长周期。

如果是投资的话,不建议买了,如果是刚需的话,能缓则缓,等明年中后期,看市场行情,如房价不能恢复,则继续下行的概率很大。

对城市群、都市圈中的三四线城市以及具有产业特色的三四线城市,参考二线城市的置业时间,两者的周期和规律很接近。

综上分析,小菜认为,如果是在一线城市买房,建议现在能出手就出手,不要错过了好时机;二线城市的话,急着住的,现在买也行,不急着住的,可以缓2、3个月再买;三四线的话,就要分情况,如果在城市群、都市圈内的卫星城市,跟二线购置周期同步;其他的能缓就缓,最好明年中后期观望市场行情再定。


房坛法菜


这个疫情给大家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思考,比如购房上。大家都知道现在房价都还是非常高的,5000的工资,2万的房价。很多人是举家所有去付首付贷款买房。每个月除了还房贷基本所剩无几,生活完全没有什么品质而言。

而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受影响,有些人可能都即将失业,这个生活压力可想而知。所以现在买房大家一定要理性,同时整个房价市场都是在下降的趋势,很多买了房子再想卖出去那是相当的难。

疫情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2020年可能整个世界经济都会受到影响一整年,长期战役。房地产市场经过上半年的寒冬,下半年可能还会继续下降,未来几年都会是这个趋势,所以建议购房者看清楚市场形势和自己的实力再进行购买房产,如果是自己住还是可以考虑,如果投资下半年房产绝对没有下降到最低点。同时也不建议再投资房地产这块,红利已经过去,后面就是收摊子了。

大家给个赞鼓励下吧,谢谢!


Yi622


今年的房地产行情的确不容乐观,房价下行基本上板上钉钉了,对购房者而言,下半年是个不错的买入时机,但这是不是最佳时机因人而异,没人可以保证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自2019年开始尤其半年,整个行情处于下探,体现在成交持续萎缩,这一波下探如果不考虑疫情影响估计也还要持续至少6个月;

2.从05年第一次调控开始至今,波峰波谷交替,每一波周期基本都在18-24个月,房价略有起伏,但整体依然持续向上;

3.宏观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向上,但突发的疫情必将影响今年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比较大,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4.目前有多个地区出台所谓的救市政策,个人分析房地产“救市”政策出台并非就是单一的拯救楼市,而是借机刺激整体经济发展;

5.供应量 继续加大,去库存压力巨大,突发疫情严重影响一季度甚至二季度的去化;

6.房地产企业为缓解资金压力努力回笼,预计今年促销打折会是常态;

综上分析,2020年楼市将是促销打折年,跑量、回款是地产企业重中之重,房价必然会有所下调,消费者不要奢望大幅降价,不要一味追求探底,按自身条件和需要,今年下半年应该是不错的买房时机。



谈房说地


随着疫情的结束,市场下半年会放出大量的房源,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因为在疫情的两个月时间内,开发商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以及银行贷款,资金琏非常的紧张,为了回笼资金,开发商肯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促销回款,其中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首付款打折优惠;发放各种代金券等等。


安安521365


从春节前开始,这场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席卷了中国,也关停了全国各大楼盘售楼处,各楼盘转战不能带来实际成交的线上,往年春节前后的购房小高潮几乎归零。可以想见,各大房企原计划的春节小旺季回款目标严重受挫,一季度目标泡汤,现金流紧崩,势必在下半年加大推售力度,加之,各地方城市经济需要复苏,势必逐步放松对地产行业的限荆,盘活土地市场,加大对消费的金融支持,降房货利率、税费鼓励购房,因此,对购房者来说,下半年出手购房不可错过。


沸腾天际线


最佳时机20年后,等的及么



奔跑的虫马虫义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产业支柱,也是国家恢复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抗压风险强、强韧性十足!即便以房价稳定为前提,依然会在规模上保持增长。


松湖碧桂园天钻欧阳琴


在等等应该保险些,已经喊停车减速这个过程很可能是转向灯打开了......



知府大神


疫情和购房二者有关联。你想想如果没有安定的住所,一旦再次发生重大疫情,你将安居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