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关系》评分4.2,《安家》6.2,是职业剧不行还是导演不行?

如果一部剧刚刚播出的时候是因为配角的演技优秀而上热搜的,你会怎么看这部剧呢?电视剧《完美关系》就是这样的。开播第一个晚上的热搜是"陈数演技",主角几乎没有人提及。

《完美关系》评分4.2,《安家》6.2,是职业剧不行还是导演不行?

对于职业剧而言,大家无非讨论的是电视剧播出的是否符合现实,是否专业,是否能反应行业现状,而职业剧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基本的应该是反应行业真实现状,给行业外人员了解这个行业的机会和窗口。如果可以更好,那应该是提出行业存在问题,引起从业人员重视,可以引发行业变革等等。这类型的影视作品,我们称为现象级作品。

《完美关系》评分4.2,《安家》6.2,是职业剧不行还是导演不行?

其实我们也曾有过现象级的作品,比如电影《我不是药神》就反应了以前乃至现今医药行业的问题,正因为这部电影播出的影响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不再将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检验的药品界定为假药。而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也作了一­些官场上的争斗,并且播出后我们也能看到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以前那种人情办事的情况也在改变。这些电视剧电影作品才是真正以完成了一部职业剧所应当完成心使命。当然,不是每一部职业剧都能够成为现象级的作品,但我认为最基本的反应行业真实现状是每部职业剧都应该完成的使命。

《完美关系》评分4.2,《安家》6.2,是职业剧不行还是导演不行?

《完美关系》是一部公众题材的职业剧,公关这个行业确实有多少人能够了解到是怎样的一种职业。˙所以这个题材的作品重点应该放在反应某个公关案例中,公关团队什么时候反应,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是个公关事件,公关的重点在于什么时间,一个公关事件的处理整个流程。而不是应该避重就轻,去反应事件的真相。而这部电视剧给我们展现的公关案例是几个危机公关的案例,明星出轨,劳动赔偿纠纷以及董小鹏撞人逃逸三个案例,三个案子均涉及法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公关题材的案子。本来是处理客户问题的公关团队,变成了警察在查案一样,到底是公关剧还是刑侦剧?

《完美关系》评分4.2,《安家》6.2,是职业剧不行还是导演不行?

一部作品从文字变成影像,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物性格,所谓的"人设"会被影像像安上了放大镜一样被放大了,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这个人物一定是被观众讨论的重点。《完美关系》这部剧因为角色的人设上的热搜就有很多个,比如"江达琳的脑子"、"被江达琳气死"、"陈数演技"、"陈数气场"、"完美关系女主人设"等等。

《完美关系》评分4.2,《安家》6.2,是职业剧不行还是导演不行?

在这些热搜中,不少的观众在质疑编剧编写的剧本差,不然怎么会写出像江达琳这样,让人看了这么生气的角色呢,对此,这部剧的编剧右耳也在微博上强有力的回应了观众的疑问。

《完美关系》评分4.2,《安家》6.2,是职业剧不行还是导演不行?

但是,看过了回应的我不禁还有疑问,斯黛拉这个角色的成功是编剧写成功的吗?我觉得不是的,我们来看看斯黛拉的人设,业内著名公关公司合伙人,是非常厉害的成功女企业家,但是在剧中我们除了能够感受到她的气场很强,在江远鹏被失踪后想要篡位之外,我们对她业务能力的了解几乎为零,对她的业绩了解也为零。她凭什么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呢?

《完美关系》评分4.2,《安家》6.2,是职业剧不行还是导演不行?

我觉得编剧在对成功女企业家的实力和业绩方面的描述是有所欠缺的,能把卫哲的演讲稿准备的如此完美和慷慨激昂,那为什么不给我们展示一下舒晴在小力士奶粉介绍她的公关方案的全过程呢?这也是展现公关专业的部分吧?在开卫哲的欢迎大会上,卫哲去酸杜威廉的时候,也都会提及他的业绩,而舒晴也有小力士奶粉的案子让我们看到她的实力,但斯黛拉没有。这样一看,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完美关系》评分4.2,《安家》6.2,是职业剧不行还是导演不行?

很多人在说国内的职业剧都是批皮,批着职业剧的皮实则是恋爱剧。我却不认同这个观点,一部职业剧,没有爱情的调和,硬生生的只有对专业知识的讲述,是无法吸引行业外的观众来了解这部剧的,更别说来了解这个行业了,所以我认为事业线和感情线同步进行的职业剧才是一部真正的好剧。就比如斯黛拉手撕渣男老公一样,是观众看剧的爽点。所以感情线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感情线和事业线的交叉和度的把握就是编剧和导演的事情了。希望国内有更多的真正大女主,描述成功女性职场的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