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逆行!

2009年,中國汽車登頂全球汽車銷量之冠,11年之後的2020年,領克,將作為中國汽車10年艱難圖強路上的翹楚,在全球汽車市場的低迷時刻,逆行歐洲。

這注定是一場無比艱難的旅程。凱迪拉克、英菲尼迪、林肯這些偉大的名字已經在過去的五年逐一消失;本田、馬自達、雪佛蘭和這片守舊、排外的土地也亦漸行漸遠。

是的,領克面臨的最大困境來自於西方世界對一個年輕的中國汽車品牌的接受與認可。正因如此,領克的勇敢逆行,恰如2000年前“張騫西行”版對未知世界的勇氣;也如同1989年,雷克薩斯大膽而猛烈地叩響看似緊閉的美國豪華車市場大門。

這將註定是一場美輪美奐的偉大旅程,也將是一場殘酷與嚴苛的命運長征,而領克始於中國、心懷久遠的光榮與夢想,已然啟程。

領克逆行!

今天(3月18日),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領克汽車第四款車型領克05將以全球“領享會”的方式全新亮相。領克05是基於CMA基礎模塊架構打造的第四款產品,10天之後,吉利汽車即將迎來收購沃爾沃汽車10週年紀念日。

從2017年四季度領克01面世以來,2018年領克03大膽直逼思域、速騰的故事讓人熱血沸騰。在中國車市結束黃金時代而步入下行軌跡的當下,“領克”給灰暗的市場帶來璀璨的亮色。

短短兩年多,三款車型總計銷量已經達成26萬輛以上,這不僅是國內成長最快的汽車品牌,也是為數不多可以比肩豐田、大眾和本田的中國本土勢力。

不過,雖然中國汽車工業在過去20年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是必須承認,歐洲、日本和美國汽車企業融入是汽車市場強大主導者和推動者。但是我們的每一次前進與碰撞,都是在和這個殘酷而現實的世界重新對話,和古老的堡壘跨越時空的歷史問答。

領克逆行!

所以,2020年領克將從中國、從浙江、從餘姚領克工廠逆行遠航——領克05即將上攻20萬元以上核心市場,領克01 PHEV今年啟航歐洲!頂著中國市場持續三年下行和全球汽車市場漸凍的寒風,面向未來100萬輛規劃、全球化戰略展開,青春領克推開一幅豐富多彩的時代卷軸。

這一次次的叩問前路,都是因為內心始終堅信。這像極了1989年在美國橫空出世的雷克薩斯!


一邊是狂爆來襲,一邊是如沐春風

“普天之下,古老品牌統治之處,莫不俯首稱臣;率土之濱,經典模範淪陷之處,皆因狂爆來襲(Something Wicked Comes This Way)。”1997年,全新第二代雷克薩斯GS上市之始,用一句“狂爆來襲”,直指統治行政級豪華車市場多少年的寶馬5系和奔馳E級。

1998年,開啟了雷克薩斯在美國市場長達17年的品牌統領者之路,它也成為幾乎在歐洲大陸碩果僅存的抵抗奔馳、寶馬、路虎和沃爾沃的外來者。20年之後,一個擁有LYNK&CO(領克)這樣標新立異而又活力十足的中國品牌開啟了自己的征程。

領克逆行!

“我們一直在學習雷克薩斯。”自從去年兼任領克總經理開始,吉利汽車副總裁林傑在大小場合毫不掩飾對於雷克薩斯的欽佩和尊重:“不僅僅是雷克薩斯的服務,而是發自內心的溫暖。”

他每到一地,只要有空都會去當地的雷克薩斯店親身感受一下名動江湖的“雷克薩斯式服務”。2019年初,他在一家雷克薩斯銷售店裡看到,客戶完成服務之後向雷克薩斯的員工告別——與眾不同的是:客戶主動先和員工鞠了一躬!“這太讓人驚訝了,由此可見,客戶對於產品和渠道的服務,是發自內心的認可與感動。”

但這就是雷克薩斯!近30年來,全球汽車行業經歷了巨大的發展,但是真正成長為世界知名品牌的汽車新物種並不多,其中最為出色的,無非就是誕生於1989年的雷克薩斯和誕生於2003年的特斯拉。

當然,憑藉2009年成功收購沃爾沃,2017年收購寶騰並於2018年在俄羅斯推出吉利博越,以“讓吉利汽車跑遍全世界”的寬廣視角,吉利汽車正在成為第三個知名新品牌。

領克逆行!

立志比吉利站得更高的領克,期待自己是特別的第四個!2017年4月,上海國家會議中心,LYNK&CO領克在人流如織上海車展現場青春登場。“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白落梅這句膾炙人口的話,為冰冷的機器和殘酷的商業戰場,注入生命的溫度。

誕生於2017年的領克,就像在1989年豐田在美國市場推出的雷克薩斯一樣,它是一家快速成長的中國品牌叩問世界的新答卷,就像124年之前的亨利•福特(Ford),134年之前的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87年之前的豐田喜一郎(Toyota)、和72年之前的本田宗一郎(Honda),當與這些歷經滄桑而愈發偉大的姓氏相比,中國自主品牌的這些翹楚們,已經不再帶著之前“中國式”含蓄,而是勇敢地賭上自己的姓氏,貼上佈滿標籤的光榮,負重前行。

自從領克01一擊而中到2019年領克03逆流而上,雖才短短兩年多,但領克三款車型不僅受到消費者的熱烈追捧,也經受了市場的狂風暴雨襲擊。

領克逆行!

客觀上,領克01上市一年迅即成為比肩奔馳GLC和大眾途觀L的明星車型,2018年四季度上市的領克03,重壓之下幾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領克的突圍——它不僅突破了思域、速騰等虎踞這一市場多年的圍剿與壟斷,還力挽領克於風雨飄零之時。

正因此,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領克的產品力已經證明了自身的實力,但是長遠來看,領克需要在品牌打造和渠道力建設上,需要做得更好。

這一次,林傑沒有把困難和機會讓給別人,自己挑起擔子,衝上前去。


專注是一種戰鬥力

2019年,幾乎是所有人的艱難時刻,即便自主翹楚吉利汽車也難以抽身事外。當年,當初150萬輛的銷售目標最終只是達成136萬輛,雖然相比自主品牌接近15%的降幅,吉利汽車不到10%的下跌其實足夠優秀——如果考慮到在如此艱難的2019年,吉利汽車的平均售價和整體盈利能力仍然在繼續攀升,這說明:吉利汽車正在按照自己的節奏曲線突圍。

在吉利看來,雖然跑贏大盤,但無法容忍偏離賽道。尤其是肩負中國品牌和吉利汽車向上突圍重任的領克失速,是此次吉利營銷體系變革的著力點。

2月底,吉利汽車宣佈一個人事變動,其中之前分管研發的副總裁馮擎峰輪崗到銷售板塊,任職分管吉利和幾何品牌的銷售副總裁;而之前統管銷售工作的副總裁林傑不再分管吉利和幾何品牌的銷售副總裁,專注于吉利高端品牌領克汽車的打造。

“我可以不兼任領克銷售公司總經理。”3月8日晚上,剛剛結束一個電話會議,林傑在電話那頭笑著說:“但是,客觀上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主觀上,我覺得我有責任衝到前線去,自己去啃這個硬骨頭。”

當下正是領克面臨的微妙時刻。2019年二季度開始,受到整體市場快速下行的影響,2017年四季度誕生以來一直好評如潮的領克也開始承受市場下行的壓力,領克01和領克02一度出現負增長在,雖然憑藉領克03的卓越表現,領克四季度開始恢復增長勢頭,但是和2018年氣勢如虹已然今非昔比。

領克逆行!

這時候,林傑開始把工作重心向領克品牌轉移,林傑對本刊記者說,“我大概有一半以上時間在領克,但是即便是這樣還是不夠的,對於快速成長的新品牌,需要更為專注。”

所以,2020年年初,吉利汽車準備對整個營銷體系著手優化和提升的時候,其中的核心就是更加專注於銷售終端、更加貼近客戶的滿意度,這不僅是吉利汽車一直以來的文化,也是吉利汽車在新形勢下應對市場的多變而快速反應的舉措。

而領克作為吉利汽車向上突破的核心力量,如何在市場趨冷的大背景之下實現成長?如何在競爭更為激烈的大環境之下突圍?這些都需要林傑和他的團隊同時在品牌建設、渠道優化和客戶滿意度提升等多重任務齊頭並進。

領克逆行!

作為吉利汽車多年來培養的子弟兵,林傑對吉利汽車引以為豪的文化有著自己的理解:“職位安排必須要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吉利汽車企業文化和人才培養的一部分。”林傑說。

早在2014年夏天的時候,時逢吉利汽車最艱難的時刻,時任銷售公司分管售後服務的副總經理林傑接過銷售總經理重擔,“作為在這裡成長的子弟兵,我們不會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一起共同度過難關。”


站在中國製造之巔

“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早在10年之前,李書福董事長就對兩個品牌的定位提出了清晰的區分。

那麼,領克在哪裡?它是插在吉利和沃爾沃之間的一個楔子嗎?還是更為本土化的沃爾沃替代品?或者說,它純粹是嗅到到了年輕的中國消費者內心的呼喊和吶喊,迎風而來。

領克逆行!

自從2009年併購沃爾沃,2017年收購寶騰、推出領克,2018年收購路特斯並宣佈與奔馳Smart的合作計劃,吉利汽車集團的多品牌運作方案,也逐漸明晰:路特斯是跑車,沃爾沃是豪華品牌,和奔馳、寶馬競爭,領克是高端品牌,和一線的外資品牌競爭,再往下則是吉利品牌,和非一線的外資品牌以及自主品牌競爭。

吉利與沃爾沃協同合作,推動了吉利汽車集團旗下吉利品牌、領克品牌等的共同發展,針對各品牌特色,實現共同開發與技術共享。過去5年,吉利汽車複合增長率為30%,成為中國品牌第一,並進入汽車行業第一陣營。而2018年橫空出世的領克,成為中國汽車近三年來最耀眼的成果之一,更是吉利沃爾沃合作10年的卓越典範。

那麼,青春年少的領克是迎難而上去戰豐田、本田?還是被KPI和銷售數字被迫下行去追現代?在這點上,吉利有著異常清醒的認知:領克的使命就必須是高質量發展,而不是說單單高速度

領克逆行!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O安聰慧則對領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領克未來的目標是100萬量級。10萬、20萬臺和100萬體量是不一樣的,專注國內市場和走向國際市場也是不一樣的。領克所有規劃和發展戰略,包括戰略性組織架構調整,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領克汽車的全球化使命,要讓領克代表中國製造,成為在國際市場真正有競爭力與地位的汽車品牌。”

就像60年代,豐田章一郎帶著壯士斷腕的決心,撕開美國汽車的大門;就像70年代,鄭夢九冒著現代汽車破產的危險發起的出海行動;就像李書福用“捨我其誰”的勇氣開啟史詩般的“併購沃爾沃”奇蹟;就像我們中華文明時隔近2000年之後重啟“一帶一路”文明的復興之路。

無論百萬輛的遠期目標還是國際化的重要使命,品牌的打造是極其關鍵的,“如果品牌定位和客戶滿意度達不到理想預期,單純依靠價格戰衝量的話,哪怕(銷量目標)是成功的,其實也是失敗的!”林傑總結說。

領克逆行!

兩年多來,領克人對此有著深刻的認知:一定要要向上去拓展空間的!一定不能通過降價和低價市場!一定不許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的經營指標。

雖然歷經2019年的風雨飄零,雖然被外界質疑發展失速,但是領克領克做得不錯。3月初,在領克餘姚工廠復工現場,安聰慧高度評價了領克過去26個月以來的成就:“從最初的品牌定位,到品牌發展、市場表現,完全達到了預期。”

相比數量,更令人興奮的是領克的銷售質量,數據顯示,2019年,領克品牌旗下產品的平均售價達到了15.6萬元,這個價格不僅遠高於吉利品牌10.6萬元的售價;遠高於現代、起亞、福特和日產,也超過了南北大眾兩家合資公司大眾品牌的平均售價,和豐田、本田比肩而立,站在大眾類品牌的金字塔之巔,熠熠生輝。

領克逆行!

30年之前,雷克薩斯在美國橫空出世,10年之後的1999年,超越包括奔馳、寶馬和林肯、凱迪拉克在內的所有競爭對手登頂美國豪華車市場冠軍;20年之前,吉利汽車順應著中國崛起的步伐快速成長;20年後,吉利集團以近220萬輛之巨,成為改變全球汽車格局的重要力量。

三年前,伴隨著美好和年輕的嚮往,領克在中國這片古老而活力十足的土地噴薄而出,它26個月26萬輛的成長速度,與市場日漸趨冷的趨勢勇敢逆行。這不止是日臻成熟的中國消費者對於吉利與沃爾沃合作成果的欣喜接納,更是一個正在努力登上世界舞臺中央的大國製造力量最真誠的表達。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叩問前路,領克,請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