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人在疫情期間搶購最多的還是衛生紙?

小牛機器人課堂


主要是衛生紙是中國產,怕全球疫情暴發後,從中國進不了衛生紙[捂臉]


路順風2


美國當局已出面呼籲公眾不要由於恐慌而盲目搶購。一些超市也安撫公眾說,他們有足夠的貨存,而且生產線24小時不停來滿足公眾的需求。還有人指出,至少藥品、口罩、消毒液還能有助於預防病毒感染,衛生紙根本不屬於這一類。

但這絲毫未減人們搶購衛生紙的熱情。有些美國人把人們搶購衛生紙的行為形容為“最愚蠢”的危機。

心理作用

消費者心理專家表示,這種行為“顯然是不合理的”,而社交媒體中的不良信息和一些錯誤的新聞報道無疑助長了人們盲目效仿的心理效應。當人們看到空空的貨架時,心裡開始恐慌。

美國的格雷斯教授表示,因為衛生紙在貨架上的位置比較顯眼。她說,想象一下,50大卷衛生紙一下子從貨架上消失後所產生的空蕩感效應。它可比50罐早餐豆或消毒液不見了更顯眼。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加爾格副教授表示,這裡還有錯失恐懼症現象(FOMO syndrome)在作崇,因為當人們看到別人都在搶購某種商品時,總覺得這裡面必有其原因,深怕自己錯過。

“關鍵是沒有人知道新冠肺炎疫情走勢如何,最後會不會更加惡化?”她說。因此,人們希望能有備無患,因為這是他們為取得某種控制感能唯一可做的事。

美國另一位消費心理學專家米勒博士說,這也是城市化社會和人們現代生活方式便利的最高體現。他表示,人們已經不習慣物品短缺和斷貨現象,“我們習慣於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搶購手紙就是能維持這種狀態的一種心理。”

潔白柔軟的衛生紙正是美國人和許多其他國家人不願意放棄的一種“奢侈品”。米勒博士還指出,萬一他們不得不長期居家隔離,無法出門,至少他們可以確保享受這一點舒適。

雖然,同許多其他生存必需品,比如水和食品相比,衛生紙根本無足輕重,然而,它卻是人們不願放棄的、能維繫生活最低水準的某種東西。



白小白很優秀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當下,不少國家的群眾除了開始搶購口罩意外,也開始去超市紛紛囤積生活用品。在生活用品當中,衛生紙成為了他們爭搶的對象。甚至有些超市和商店因為衛生紙被搶得太厲害,還貼出了“只能購買一個”的標語。澳大利亞的群眾甚至為了爭奪衛生紙而發生了爭鬥。

相信大家對這些國家爭奪衛生紙的行為都不太能理解。根據數據顯示,比起中國人喜歡用抹布和拖把這類的清潔工具來做家務,歐美的國家更喜歡把衛生紙當作清潔工具。而日本這個國家本身對於衛生方面就十分講究,所以用衛生紙的量也是非常大的。

由於媒體對於疫情每天的報道,不少群眾因此就會開始產生恐慌的心理。他們認為再不趕緊囤積衛生紙,將會面臨物資短缺的情況。也有一些群眾是因為看到周邊的人都在囤積衛生紙,他們認為自己不跟著買,也會損失很多。

於是這就造成了很多國家的群眾排隊買衛生紙的情況。再加上衛生紙本身保質期比較長,囤積在家裡也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也成為了群眾熱衷購買的對象。


終點即起點


這和幾個因素有關

首先是恐慌性搶購,紙巾生產全部來源於中國,中國疫情如此嚴重紙巾會不會斷貨。同時紙巾較大,所以在貨架上少了會比較明顯。這就導致了越少搶購的人越多

其次國外人喜歡用紙巾清潔,他們對紙巾的用量非常巨大,面對這次疫情,進行隨時的清潔在所難免,同時紙巾容易保存。放好久都可以,這都是搶購的構成原因


多學知識多漂亮


因為在美國衛生紙的使用量非常大,家裡一旦缺少衛生紙將給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如果家裡衛生紙有庫存的話心裡就會很踏實。


liuyangjia


他們吃的多,拉的多


老圖鋪


忙著造人紙用的多阿


龍戲蝦


因為美國人不怕死[呲牙]


鍵上飛


不懂,難道衛生紙還能抗肺炎病毒?[流淚]


桃林之聲


一頓不吃可以忍,一頓不拉你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