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說到北京的貓,

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故宮的貓。

他們住在全國最大的房子裡,吃喝不愁,

還不用交房租。(這才是我最羨慕的)

日常就是曬曬太陽,吹吹小風,

唯一的工作大概就是守護這座600年的宮殿。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這不屑的眼神,還真是呵呵了


它們還有最“高貴”的姓氏——愛新覺羅,

整個貓生中最大的煩惱應該就是不能當爹了。

為了貓貓的健康已被絕育。


但是,北京有一座“貓寺”,這裡貓比僧人還多。

住在這裡的貓,日日與僧人作伴,

聽佛經,悟大道,參貓生,

與故宮貓相比,雖住的不氣派,

但自得其樂,更是肆意灑脫。


1

這座貓寺在北京也算得上“盛名”,

它就是法源寺。

這裡僧人不多,香客也不多,

貓兒卻是隨處可見。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寺裡的每隻貓都生得一副好脾氣,

每天到處晃悠,最愛“碰瓷”,

成天撒潑打滾賣萌,

完全沒有做“主子”的自覺。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這根傳說中傲嬌的貓主子完全不一樣

難道是因為它們每天常伴青燈古佛,

常聽誦經之聲,

所以心性和普通的貓不一樣?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傳說有一個婆婆,從禪房端了碗水,

對著貓兒喊:咪咪,咪咪喝水啦!

但是並沒有貓理她……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貓咪們在各處“打坐”,對周圍一切充耳不聞。

看看人家這定性。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據說,寺裡的僧人看看貓咪的眼睛,

就能知道大概幾時了。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有了這些傳說,再加上貓又乖又萌,

很多人慕名前來擼貓、喂貓,

法源寺的香客也多了些。

每天聽佛經的貓是不是也只吃素呢?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聚眾吸貓現場


關於喂貓,法源寺曾貼了個公告,

貓雖可愛,注意撓人。

佛門淨地,莫喂葷腥。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但是對於“莫喂葷腥”的告示,

貓主子是不同意的,專門做了“回應”:

莫聽他言,貓貓要肉。

多帶魚乾,讓你摸夠!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為網友@相生栗子繪製


看來這些貓是聽多了濟公的故事,

這“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態度,

學了個精髓!

寺裡的僧人會給它們買貓糧,

再加上前來看望的人們,

貓貓的口糧還算可以。

友情提示,遊客前去喂貓儘量不要帶葷腥。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不過也有人惡意棄養,

故意把貓扔到法源寺

不僅僅是貓,所有的寵物都一樣。

如果不能對寵物的一生負責,那就乾脆不要養。


2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法源寺最吸引人的不只是貓,

還有春天的花事和精彩的歷史。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

法源寺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十九年,

位於廣安門內牛街附近,

是京城現存最古老的名剎。

以前知道它的人很少,

因作家李敖的同名小說《北京法源寺》,

被提名諾貝爾獎,突然有了名氣。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這本小說以法源寺為背景,

描述了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前後,

中國志士圖強救亡之事。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法源寺原名憫忠寺,遼代時曾囚禁過宋欽宗。

清朝時,雍正帝賜名法源寺,

一直沿用至今。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據傳:

明末袁崇煥被崇禎下令凌遲三天,

他死後,屍骨又被剁碎。

只有袁崇煥一位佘姓部下相信他是被冤枉的,

冒險將他的頭顱秘送法源寺保存。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到了清末民初,維新變法時,

很多維新志士聚居在其附近,

變法失敗後,戊戌六君子被殺。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我們都知道譚嗣同那句名詩,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其中的兩崑崙,一個是康有為,一個就是大刀王五。

傳說,就是這位京城大俠大刀王武,

將譚嗣同等人的屍身偷運並停放在這裡。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法源寺作為寺廟,見證並經歷了中國歷史的變遷,

這些歷史過於厚重,而每年春天的花事,

便給法源寺添了一些文雅以及風月。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法源寺寺廟不大,遍植丁香。

主要栽種於大雄寶殿和憫忠閣附近。


白、紫兩色丁香,一到四月爭相綻放。

在法源寺的紅牆綠瓦的映襯中,

這寺裡的春景多了一絲俏麗,卻不嫵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在明清時候,法源寺以花事聞名。

老北京有說京城四大花事,說的便是

法源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

極樂寺的海棠,天寧寺的芍藥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法源寺丁香最多,海棠也不遜色。

法源寺又被稱為“繁花之寺”,

隨著花期,先是海棠,後是丁香,

稱讚一聲“香雪海”,一點都不誇張。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也是有此緣故,法源寺還有“香剎”的雅稱。

每三月末四月初,

會有很多文人墨客來賞花吟詩。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在法源寺最最最打破次元壁的一次佳話便是,

徐志摩、林徽音等人

陪印度詩人泰戈爾,來此賞花。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林徽因、泰戈爾、徐志摩


法源寺山門不大,佔地不闊,

殿堂不高,也沒有磨肩接踵的香客。

它就靜靜的端坐於繁華都市的中心,

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最平靜的美好。


3


法源寺旁邊就是牛街,

擼貓擼夠了可以來這裡填飽肚子。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牛街是北京最大的回民聚落,

包含兩旁約60條彎彎曲曲的小巷弄衚衕,

聚居著1萬多回族居民,

建築和飲食等都具有鮮明的伊斯蘭風格。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牛街作為全城最大的回民聚集地,

坐擁著京城中最好吃的牛羊肉和清真小吃。

北京小吃在宣武,宣武小吃在牛街,

這可不是吹得。


也是託了清真老店、美食名吃的福,

牛街幾乎是京城內最“網紅”的街道了,

美食攻略、top榜單上,都能看到牛街的身影。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春天吃烤串、夏天吃烤肉,秋天吃爆肚,

冬天吃涮鍋子和羊蠍子,春節吃年糕和甄糕,

一年四季喝豆汁兒,還有炸糕和松肉......

牛街不長,但走一圈下來必然能吃個肚兒圓。


吃飽了還能繼續逛,

騎上共享單車可以去天壇,

正好吃飽了還能消化消化。

天壇被叫做北京人的“後花園”。

在以前,我們能在天壇看到健身的大爺大媽,

老年人搞起鍛鍊,年輕人都比不上!


你以為大爺大媽健身是這樣的?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天壇的大爺們,可是北京健身圈的王者。

他們年過半百,衣著普通,腳踩老北京布鞋,

用最簡單的器材,健最野的身!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作為年輕人,我只配旁觀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動圖源於網絡


地心引力這玩意兒,在北京大爺的世界裡,

好像不存在。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動圖源於網絡


我就問問,那些健身房擼鐵的猛男,

能不能做到!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動圖源於網絡


中國人會功夫這件事,怕是解釋不清了。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動圖源於網絡


大媽們也不甘示弱: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當然也有魔幻健身: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北京最中心有座“貓寺”,貓竟比僧人還多

動圖源於網絡


emmmm,怎麼說呢,

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是好事兒

但是一定要要理智健身,

量力而行,不要輕易模仿。


疫情還沒有結束,莫要貪圖春光,

配合防疫工作,才能早日與春天擁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