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软的三四线楼市,还能迎来曙光吗?专家:必须满足一点!


市场总是没买的希望降价,买了的希望涨价,而且是越高越好,没人希望自己的财富因为价格下跌而缩水。这些年,最佳的投资品非房子莫属,稳赚不赔的生意,也诞生很多超级富豪。身边早早进入楼市买房的,现在要不是衣食无忧,就是早已实现财富自由。所以,至今依然有大量的老百姓认为,购房是一件闭眼就能做的事情。

客观而言,如果要细数现在市场最抗跌得到产品,还真就是房子。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进入熊市,各种产品都出现暴跌,但我们身边的房价却并未出现下滑。即使当成交量出现"零"的时候,房价也是微幅波动。

疲软的三四线楼市,还能迎来曙光吗?专家:必须满足一点!

三年来,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市场渐渐趋向理性,房价也因此走势平稳。2019年,房价整体波动在3.4%,与之前10%-20%的涨幅相差甚远。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政府"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市场的冷静,迫使购房者也开始保持观望,并不着急出手。而也因为政策的管控,市场走势分化开始越发明显。一二线城市因为城市资源、经济产业发展的吸引力等因素,房价还能维持稳定,但对处于弱势的三四线楼市而言,恐怕就是噩梦。而这一切都因为提前透支的未来预期:

首先,过激的棚改政策,提前透支购房需求;回顾2015-2017年,三四线楼市的火爆程度,房价一年翻一番,着实让小编很吃惊。但现在仔细一分析,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一切又都是在预料之中。一个是政府的去库存计划,因为市场库存的高企,政府缩减了市场的供应,一时间导致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另一个棚改货币政策的推广,导致三四线城市老百姓手里堆积大量的现金,只有通过购房才能消费;其三,一二线大城市的疏解人口政策,导致大量的人口回流三线城市,需求陡然上升。三重因素叠加,楼市也只能往上了。

但这一切都给未来的三四线楼市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政策刺激下的需求猛增,只不过是透支未来的预期需求而已。要想保证市场的持续性,只有实现持续不断的需求才行。但这却是三四线城市的弊端,没有足够优秀的产业提供就业需求,导致人口呈现净流出的状态。人口流出,对楼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需求减少。已经消耗完的需求加上未来需求的不足,市场处在供大于求的状态,房价很难维持强势。

疲软的三四线楼市,还能迎来曙光吗?专家:必须满足一点!

其次,市场疲软,导致开发商萌生退意;市场好的时候,谁都想从中分一块蛋糕。当市场疲软的时候,就都在想着如何从市场全身而退。如今三四线楼市的开发商既是如此,面对日渐下滑的市场需求,开发商难以用仅有的需求保证企业的发展,只能抽身转向市场更好的一二线城市。

从碧桂园和恒大这两大乐于布局三四线城市的房企可以看出,他们对三四线城市的热情在下降,拿地热情已经远没有之前狂热。相比一二线城市,能在几周时间吸收几百亿的土地款,三四线城市明显表现的比较弱势。开发商的行为表明,今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没多少利益可图了。很显然,开发商之所以舍得放弃这一块"蛋糕",说明这类城市未来房价很可能涨不了。

疲软的三四线楼市,还能迎来曙光吗?专家:必须满足一点!

其三,激进的楼市发展策略,提前消耗仅有的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发生,还在于土地供应的不平衡之间。在市场好的时候,大量供应土地,导致后期优质土地的减少,对城市发展造成影响。同时,毫无节制的土地供应,导致现在市场上堆积大量的房子。而在需求急剧减少,且未见复苏的情况下,房子长年处在供过于求的状态,市场很难有起色。

很多人可能觉得,土地减少了,未来供应就会减少,会导致供不应求。但这样的前提是需求能跟上,现在三四线城市的需求是日渐减少的。而且,现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中完全是供大于求的状态,同时房子的建设脚步并没有停下。

疲软的三四线楼市,还能迎来曙光吗?专家:必须满足一点!

对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地产大佬孙宏斌曾直言不讳:三四线城市需求面临枯竭,现在拿地价格确实不高,但后期卖货也不容易。孙宏斌显然是看到了三四线城市的风险,也因此近年来融创不断收缩在三四线投资。很显然,这些房企大佬已经预判未来三四线楼市的危机。无人接盘的三四线楼市,已经严重供给过剩,投资价值趋近于零。

作为购房者,除非是刚需自住否则谨慎在三四线城市买房。如果在三四线持有多套房产,不妨提前套现,免得今后陷入"无人接盘"的被动局面。当然也有专家表示,三四线楼市如果要出现转机,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需求上升。而这一条件的满足前提,那就是不断的农村人涌入城市。从现在来看,在城市化发展的带动下,还有一线曙光,但也仅限于经济发展潜力相对来说具备潜力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