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青春期叛逆的男孩(初一)溝通,感覺沒共同語言?

新生活新徵程


1首先有個好奇,是因為沒有“共同語言”,所以才無法溝通嗎?還是其他?

2在樓主的心裡,都有哪些屬於“共同語言”?什麼樣的“溝通”屬於良好的溝通?

3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模式是什麼?溝通的目標是什麼?是繼續要孩子聽話,繼續按照你的方式方法去做;還是雙方平等得發表自己的觀點,共同協商出一個方案(孩子是方案的主要貢獻者)。

4假如你和孩子的溝通很順暢,你的生活與現在有哪些不同?

5你感覺做一點什麼不一樣的事情,孩子與你的溝通就會發生變化?

6叛逆是一種成長,它背後隱藏的是孩子要求獨立、自主決策、自主承擔等需求,也是為孩子更好得融入社會所必不可少的階段。每個人都有過青春叛逆期,你當時是怎麼叛逆的,父母又是怎麼做的,讓你順利度過了青春期?


慧心慧意教育


平時溝通過程中,說不下去就暫停,不要發脾氣,談不攏話題不要重複討論!可以看看孩子在周圍親朋好友中,對誰的認同感比較強,可以讓他們單獨溝通溝通。平時假期多帶孩子出去看看,心情開闊,父母引導著交談,不要直奔主題,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父母不是法官,談話沒必要非得分個對錯,不要絕對否定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可以不斷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需要耐心!


安於一隅


你用成人世界的眼光看問題,他用兒童世界的眼光看問題,能說到一塊就怪了。

這種情況只有你拋棄成人的角度來溝通,因為你也經歷過童年,你不可能讓他用成人角度看待你,他沒有經歷,也不懂。

往往代溝的出現就是隻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自說自話,不考慮對方想法或是自以為考慮了,但其實還是以自己的想法為出發點。這樣越溝通越容易產生隔膜。

也不要嘗試著把他當成成人對待,沒有經歷過,不代表你的感受對方也能體會。


憤怒的小豬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叛逆,這是孩子生長的過程,作為父母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應該明白,不能硬碰硬,有什麼事情要聽聽孩子的意見,畢竟不是幾歲的娃娃,不聽你的話還可以打一頓,罵一頓,如果孩子的意見和你相反,父母要把事情的利弊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現在的孩子思想都比較與時俱進,父母也要跟從孩子的腳步,投其所好。


勤勤的生活日記


最好不要責備,和他有共同的愛好,然後才有共同語言,和他做朋友,多鼓勵。 其實有別人說那麼多 能做到的很少,舊好象我們都知道微笑很好,但是能做到的有多少,總不能一直微笑吧 。就是說你要和你孩子學會溝通,想辦法溝通,從不同方面,比如語言上的統一,讓孩子覺得你是時尚的《如果他也是個最求時尚的 》其實孩子都很懂事的。想想你小時候不是一樣的嗎


燕之小家


對於初一叛逆的男孩,我個人認為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子自我意識正在形成,我們可以尊重他,順著來就好,不必要鬧得雞犬不寧。我是一位有男孩的媽媽,有深刻體會


綻放9000220


包容孩子的小衝動,體諒孩子成長中的矛盾,學習的壓力,充分了解孩子的現狀及困惑,用成人的睿智引領孩子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微小問題!幫孩子積極的尋找榜樣,找解決困惑的方法,在他認同的基礎上,發揮他內心的驅動力!一切都會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