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战疫”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慢点,再吸一次!” 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的一间病房内,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病人手中拿着一个装有三枚小球的透明盒子,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导管吸气,让小球漂浮起来。

原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治愈,如何更快更好地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能重新站起来,能良好地呼吸,是目前治疗攻坚阶段的重要内容。

“正常的呼吸都要反复练习”

曾凡令和谭金泽治疗师第一站对接的是荆州市中心医院的隔离病房,主要任务是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康复与肺康复相关工作。

除了体能的恢复之外,新冠肺炎患者面对的一大问题就是呼吸能力下降,不少病人在治疗期间,依靠呼吸机,所以自身的呼吸能力比较弱。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才出现了开篇吸气训练的场景。

康复治疗师“战疫”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为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新冠肺炎患者大多都有脱机困难、气道有痰液积蓄、咳嗽力量弱、四肢肌力耐力下降、呼吸困难、肢体水肿、肺通气功能障碍等情况,两位治疗师每天都需要进入重症医学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作康复训练,这些原本在普通病房再简单再熟悉不过的工作,在隔离病房都变得十分困难。

甚至有些老年患者还有听力障碍,隔着厚厚的防护服他们的交流就变得尤其艰难,往往需要非常大声地说话,才能让患者明白指令的意思,这样体力消耗就更加明显。一个上午4小时的工作,两位治疗师需要合作治疗15位患者,基本上从上班到下班,没有一刻停下来。

康复治疗师“战疫”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为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力为这些患者做完治疗已经很疲惫了,还要严格按照感控要求,经过大约40分钟脱掉防护服才能正式下班。但他们也丝毫不会想要退缩,经过一点一滴的精心指导,两位治疗师干预的患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同时为前线队友做好健康保障

第七批队员除了给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外,还有一特殊使命,就是要保障前期医疗队友和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健康。他们在前线“疲劳作战”也出现了不少身体不适。

康复治疗师“战疫”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所以康复师也要为部分出现颈肩腰腿疼的队友做康复治疗,利用肌肉能量技术,牵伸肌肉,关节复位等手段减轻他们的疼痛,效果立竿见影。每天下午大概处理7—10例疼痛的队友,帮他们缓解疼痛困扰,更好的为新冠肺炎患者诊治。

“医疗是一个大整体,步骤缺一不可”

曾凡令说,康复治疗师的作用其实是去完成治疗的最后攻坚胜利,因为患者们在救治的过程当中,他们身体的各种功能都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临床医生难以顾及这些身体功能上的问题,这就需要康复治疗师去弥补和修复患者身体上出现的各种障碍,让病人能够实现真正的康复。

“医疗是一个大整体,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康复治疗是最后这一步,让病人完整健康地走出去。”曾凡令说。


(通讯员:郝黎 张蓝溪 靳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