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孟州源溝村變了

3月16日,河南孟州槐樹鄉源溝村的一座溫室大棚裡,村裡的脫貧戶、承包人於胭脂正帶領幾名務工的村民冒著棚內30度的高溫管理栽種不久的西瓜苗。“今年春節,市裡的領導還有鄉里、村裡幹部都來幫助俺們大棚承包戶出主意、找銷路,原本以為這疫情不結束賣不動的大棚菜,這段時間每天摘的都不夠賣。這不,村黨支部又給俺請來技術員,俺趁著早春又在草莓地裡套種上了一棚早熟西瓜。”於胭脂擦了下額頭的汗珠說,不好的“年景”遇到各級黨組織的幫忙,一樣不耽擱增收致富。

春天的故事!孟州源沟村变了

今年春節正逢疫情,村裡承包戶的大棚蔬菜一時間出現的滯銷問題,讓大夥犯了愁。源溝村黨支部在孟州市、槐樹鄉兩級黨委幫助下,迅速建立起村黨組織技術指導、代理銷售、統籌配貨、協助送達的應急服務機制,幫助承包戶牽線搭橋,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今年春節至今,於胭脂家承包的西紅柿、草莓、青椒3座蔬菜大棚累計銷售收入6萬餘元,不僅自家實現了穩定脫貧,還幫助在大棚打工的5名村民就近務工,實現增收。

源溝村曾是當地出了名的“地偏人窮”的省定貧困村。近年來,該村在上級黨委扶持下,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帶動作用,因村制宜,致力抓蔬菜大棚產業、抓招商引資、抓生態旅遊,實現了從整村脫貧到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的美麗“蛻變”,探索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和鄉村旅遊同步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成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國家AAA級景區。

春天的故事!孟州源沟村变了

產業扶貧是貧困群眾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受防控疫情影響,原本農曆正月開工的產業扶貧項目未能按期復工,但該村積極同施工單位聯絡,及時將村內防控形勢告知對方,督促施工方及時籌備施工物料,按照要求備足口罩等防疫物品,併為復工提供交通、勞務等方面的便利,確保了在建產業扶貧項目在2月下旬有序復工。

春天的故事!孟州源沟村变了

在該村的鄉村大食堂、康養中心、旅遊公廁、通往蔬菜大棚的道路等產業扶貧項目施工現場,筆者見到,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加快施工,部分項目即將竣工。“我們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多種形式組織村兩委幹部、黨員、群眾代表一起謀發展、謀振興的辦法,把想做的事謀在前頭,把要做的事定在前頭,把能做的事幹在前頭。”村黨支部書記湯長軍說,下步源溝村還有多個產業扶貧項目要確保早日投用達效,當下必須加快建設,把受疫情影響的工期趕回來。

為儘快實現產業項目的預期效益,源溝村建設、招商一體推進,線下、線上齊頭並進,利用“大美源溝”公眾號及時發佈招商、招租信息,目前已有幾家企業的客商到村實地考察,洽談合作。“這是我們首次利用新媒體平臺發佈招商信息,將來我們還會根據村裡的發展需要,對閒置的土地、窯洞等資源進行打包對外發布,讓互聯網賦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作為“大美源溝”公眾號的創建和運營者,焦作市委辦90後的駐村幹部李繼遠談及村裡的招商思路清晰。

春天的故事!孟州源沟村变了

湯長軍介紹,目前通過對村裡的20座蔬菜大棚實施收益分紅及安排貧困群眾承包、務工等,已解決槐樹鄉120戶貧困群眾的持續增收問題;另外,鄉村大食堂等產業扶貧項目建成投用後,將在進一步提升源溝村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檔次的同時,保守估計還可再創造130餘個就業崗位,帶動全村及周邊村群眾實現增收。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的發展起點。上級黨委幫助源溝村夯築了產業發展的根基、繪就了鄉村振興的藍圖,我們必須帶領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湯長軍說,現在源溝村的發展就像是按下了“快進鍵”,群眾心中“村美民富”的夢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來源: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英俊 通訊員 牛聯平 攝影報道

監製:王秋生 主編:藺鴻波

孟州市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