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鹽湖區解放路第三小學“根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師生齊心抗擊疫情 家校合力共育未來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放路第三小學“根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放路第三小學始建於1965年,現有38個教學班,學生1900多名,教職工103名。學校一貫堅持“傳承智慧,立足當下,創新未來”的精神,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打造成為運城市智慧校園示範校,全國新樣態聯盟實驗校。

“培根育人”是學校的辦學理念。為培養真善美健的有根少年,學校確立了“根”課程體系。學校的“根”課程體系對應四品(向善、求真、健體、尚美)、四域(“善”課程領域、“真”課程領域、“健”課程領域、“美”課程領域)。每一個領域又是從基礎課程、拓展課程、選擇課程、綜合課程四個層次,層層遞進,縱橫有序,形成一個完整、科學的課程體系。

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國蔓延,一場人民戰“疫”在全國打響。新冠病毒肆虐無情,疫情防控教育人間有愛。學校延期開學,解放路第三小學作為運城市智慧教育示範校,制定了具體的課堂直播實施方案,“停課不停學”。全校老師在假期裡先後學會了希沃白板5直播、智慧雲平臺直播、釘釘直播等多種平臺的操作技能,2月10日開始,解三人華麗轉身,“老師”變“主播”。

一、 “真”課程,培養孩子善思考,敢實踐,懂合作。

“3513”智慧課堂是解放路第三小學在課改實踐中打造的一種高效課堂模式,學校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獨特優勢,致力於“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通過“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原則,抓實“課前、課中、課後”三個基本環節,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疫情期間,學校線上學習仍採用“3513”智慧課堂模式進行。課前:利用資源,自學新知——精準定位,鎖定差異起點。課中:交流展示,共享成果——搭建平臺,提高學習效率。課後:拓展延伸,提升能力——張揚個性,培養學科素養。利用這種模式,學校的老師們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語文71節,數學103節,英語44節,共計218節直播課,確保了全校1900餘名學生在疫情期間的正常學習。


科學課是一門動手能力強的課程,為了上好《運動和位置》這節科學直播課,羅慧霞老師直播前先從網上選擇適合的演示視頻,之後下載到釘盤裡,直播時只講解相關知識,佈置實驗任務。直播結束後再分享視頻,讓孩子們在釘釘班級群觀看視頻,完成任務。

五年級下冊科學的第一單元是有關物體沉浮的知識。因為疫情,老師不能面對面的和學生一起探討第一節《物體的沉與浮》中同種材料做成的物體的沉浮規律。為了不澆滅孩子們的科學探究熱情,又不傷害孩子們的眼睛,徐琴老師在微信上和孩子們商量:老師發送空白實驗報告單,家長幫忙抄寫實驗報告單,然後學生們按照單子的要求準備實驗材料,之後嚴格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孩子們太喜歡科學實驗了,他們自覺地拍攝了實驗的視頻和照片發到班級群裡進行分享交流。實驗讓他們知道了:紅蘿蔔在水分足的情況下放入水中就會下沉,反之則上浮。課後,徐老師又加了蘋果在水中的沉浮實驗,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

直播課堂雖然少了老師們的演示,但孩子們在家看著實驗報告單能主動和家長一起動手做,自主的探究實驗結果,這個效果比課堂上的分組實驗還要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們願意做,喜歡做,就能做好!“停課不停學”老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的調動起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們享受探究學習的樂趣。

科學小實驗,生活大實踐。智慧來源於生活,生活創造智慧。假期期間,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家做起了各種小實驗,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嘗試,得出其中原理,掌握生活的奧秘。

二、 “善”課程,培養孩子知禮儀,講誠信,樂溝通。

“家庭是勞動教育的鮮活課堂。”解放路第三小學的學生們在預防疫情的同時,積極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既開啟了新技能,又增進了與家人的溝通,享受到親情的溫馨。

運城市鹽湖區解放路第三小學“根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運城市鹽湖區解放路第三小學“根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2020年3月5日是全國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解放路第三小學少先隊大隊部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止“學雷鋒”主題活動,為進一步弘揚和傳承雷鋒精神,領悟雷鋒精神內涵,唱響社會主義和諧旋律,學校以中隊為單位,緊緊圍繞大隊部主題“學雷鋒為抗擊疫情助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

運城市鹽湖區解放路第三小學“根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運城市鹽湖區解放路第三小學“根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三、“美”課程,培養孩子展才藝,會欣賞,能創作。

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生,在這非常時刻,解放路第三小學師生們在家中用最美的圖畫、文字,用最真的語言,向一線醫務工作者傳達祝福,同時也表達爭做“雷鋒好少年”的決心與信心!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給夢想學校的孩子們及家長帶來了一檔全新的音頻節目,叫《真愛之聲》。在這個非常時期,基金會全體同仁,凝聚外部合作伙伴、志願者、捐贈人一起,陪伴夢想家人,守護孩子們。讓這個延長的寒假,變得更輕鬆、愉快、有內涵。每天下午5點,全校學生準時收聽《真愛之聲》。


四、“健”課程,培養孩子愛運動,有毅力,增自信。

“每天鍛鍊一小時”是學校的硬性要求。疫情期間,體育鍛煉顯得尤為重要,抗擊新冠病毒,沒有強健的體魄是不行的,我們的孩子在家長的陪伴和指導下,選擇適宜的健身活動,進行增強體質的體育鍛煉。

運城市鹽湖區解放路第三小學“根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運城市鹽湖區解放路第三小學“根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一下席捲全國。隨著疫情的發展,不少家長出現了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那麼,如何正確地面對疫情?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如何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防護?學校教師及時進行了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心理輔導。

1.避免恐慌混亂;2.不能刻意隱瞞;3.責任感教育;4.良好衛生、生活習慣教育;5.建立家庭積極信念;6.自主管理能力教育;7.疫情知識防控宣傳;8.強化生命教育;9.保護生態環境;10.培養孩子敬畏之心 ;11.培養孩子好奇之心;12.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萬眾一心迎挑戰,眾志成城戰疫情。雖然這個過程註定艱辛,但解三人始終堅信:“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戰爭還未結束之前,只要我們始終不渝堅守崗位,努力工作,上好每一節直播課,關愛每一個孩子,疫情就會很快過去,一切就都會很快好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