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川这12种情况可以不戴口罩,低风险区将开放休闲娱乐场所

3月17日14:30,四川省政府新闻办采取网络发布会的形式举行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邀请了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沈骥,四川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祥超,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安全总监吴锐,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成都预防医学会会长、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副会长张建新介绍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


最新!四川这12种情况可以不戴口罩,低风险区将开放休闲娱乐场所


1


有12种情况可以不佩戴口罩:


张建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后,建议以下12种情况可以不戴口罩:


第一是在田间地头、森林滩涂、牧场草原等农林牧副渔等户外劳动的时候。


第二是在建筑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业等户外人员不密集的这种地方劳动的时候,但是有一些特殊行业需要佩戴,那就需要根据情况来确定了。


第三是在自己的单位,包括公司日常工作,如果员工都没有发热、干咳等异常的症状的时候。


第四是人员固定,并且参会人员都没有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


第五是在户外空旷的地方,比如公园、绿道、景区、大街等。


第六是在人员稀少的地方活动,也就是说走路、散步、骑车或者购物等等。


第七是居家并且家庭成员没有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的时候。


第八是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运动的时候。


第九是在个人独处,比如一个人在办公室、实验室,或者在库房。


第十是独自一个人开车。


第十一是和健康的家人、朋友一起乘坐私家车。


第十二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一般不能戴口罩,这样容易引起窒息。


最新!四川这12种情况可以不戴口罩,低风险区将开放休闲娱乐场所


2


以下9种情况大家需要佩戴口罩:


第一是出现了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第二是与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病人接触的时候。


第三是在医疗机构就诊或者去探望病人的时候。


第四是在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第五是乘坐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第六是在密闭和人员密集的商场、超市、银行、理发店、美容院等公共场所。


第七是在医疗机构、餐馆、酒店、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


第八是从事疫情相关的疾控、警察、保安等人员。


第九是出租车、公交车司机、航空公司乘务员等工作人员。


3


娱乐服务业即将在低风险区迎来全面开放


沈骥说,目前,低风险区内可以全面恢复酒店、购物中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理发店等经营场所正常营业。全面恢复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正常营业,但是要限制大规模集体性聚餐、承办大规模宴席。


可以在具有一定防控措施下开放影院、网吧、歌舞厅、KTV、酒吧、茶楼、棋牌室、农家乐、游泳馆、健身房、各类室内运动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但专家建议,需要在较长时间坚持“限流量、全检测、留实名”为主的防控措施。


4


疫情高发国家(地区)入境者,24小时内要集中留观和核酸检测


张建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所有入境人员必须接受严格的检疫程序,切实落实“三查、三排、一转运”检疫措施。


最新!四川这12种情况可以不戴口罩,低风险区将开放休闲娱乐场所

新闻发布会现场


什么是“三查、三排、一转运”?据介绍,“三查”即百分之百健康申报查验、体温监测筛查和医学巡查。“三排”即对“三查”发现的有症状,来自疫情严重国家,或接触过确诊病例人员,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和实验室检测排查。“一转运”即对“三排”确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这四类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联防联控机制落实转运等防控措施。

张建新说,海关口岸是防控的重要关口。社会防控和专业防疫相结合是重要手段,精准防控是关键措施。边防口岸、海关检疫、医疗卫生和社区防控无缝衔接,根据疫情不同国家入境人员实施分类精准防控措施,“境外疫情较重国家(地区)入境人员成为高风险人群,是入境检疫、检测、留观的重点对象”。

入境之日起前14日内有疫情高发国家(地区)旅居史,要24小时内集中留观和核酸检测,有发热或干咳、乏力等症状或核酸检测阳性者,立即送往定点医院隔离诊治,同时其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14天。

其余人员由各市州接回到社区管理,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其他国家(地区)入境人员经海关体温检测后,若无异常,由各市州接回到社区管理居家隔离14天。

此外,集中隔离期间要严格实行单间隔离,早晚进行一次体温检测,询问其健康状况。居家隔离者要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密切接触,做好早晚自我体温检测记录和个人防护。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立即向社区(村)报告,也可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报告。


来源 |法治成都12348 四川日报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