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能得“啄木鳥獎”,就看有無“較真兒”精神


每個人都可能得“啄木鳥獎”,就看有無“較真兒”精神


在3月15日舉行的“2020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線上主題活動中,中消協將鼓勵消費者主動行使監督權、勇於揭露行業亂象的“啄木鳥獎”,頒發給了上海迪士尼“翻包事件”的原告大學生王潔瑩。

中消協今年把“啄木鳥獎”授予王潔瑩應該沒有爭議。因為作為尚未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王潔瑩就有強烈的維權意識,敢於向上海迪士尼叫板,使得存在已久的“禁帶食品入園”、“入園翻包檢查”這些霸王家規得到改變。這是去年最為經典的一起消費維權案例,對於消費者、經營者都有特殊意義。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之前有人可能沒有意識到上海迪士尼做法沒有不妥,有人認為不妥但無奈接受。而王潔瑩通過法律行動維權,讓很多人意識到上海迪士尼涉嫌違反法律規定。王潔瑩最終獲賠50元,上海迪士尼作出改變,也增強了其他消費者維權信心。而王潔瑩獲獎再度給消費維權注入信心。

“啄木鳥獎”授予王潔瑩,這既是對王潔瑩個人勇於維權、理性維權的肯定,也是鼓勵其他消費者變成“啄木鳥”的好辦法。即通過一人獲獎培育更多“啄木鳥”,這是該獎項的價值所在。期待該獎項繼續發揮激勵效應,也希望更多人變成“啄木鳥”——即使沒有機會獲此獎,同樣有一定社會意義。

對於上海迪士尼而言,表面上看王潔瑩的維權行動,讓企業陷入輿論漩渦,企業形象因此減分,還會影響企業效益,比如最終允許遊客攜帶自己食用的食物進入樂園,對園內餐飲會有影響。但客觀地說,王潔瑩是在為上海迪士尼治病,因為企業的霸王家規是一種“病”,最終會影響企業健康發展。


每個人都可能得“啄木鳥獎”,就看有無“較真兒”精神


在一個正常社會、法治國度,任何企業家規都不應該凌駕於法律之上,任何企業行為都不應該侵害消費者權益。像“禁帶食品入園”等做法,消費者可以忍受一時,但不可能長期忍受。當消費者不能忍受時,企業就要付出一定代價。所以,王潔瑩維權行為不是給企業找茬,而是拯救企業迴歸正常。

從這個角度來說,上海迪士尼應該感謝、感激王潔瑩為其“啄蟲”。那麼,在王潔瑩獲“啄木鳥獎”之際,上海迪士尼能不能向王潔瑩發一封賀信呢?這既是考驗該企業的胸懷氣量,也是考驗其能否正確看待王潔瑩為其“啄蟲”的智慧與態度。如果上海迪士尼祝賀王潔瑩獲獎,可為企業形象加分。

當然,王潔瑩獲此獎不僅有利於上海迪士尼更深刻的反思自己,更全面的改變自己,同時對於其他企業也有警示教育意義。因為“生病”的不僅是上海迪士尼,看看消費投訴數據,還有不少企業需要治病。如果企業自身缺乏治病的自覺和能力,那麼下一個“王潔瑩”就有可能站出來倒逼企業改變。

其實,每個消費者都有希望成為“王潔瑩”,都有機會獲得“啄木鳥獎”。只要你有維權意識、法律意識,只要你有“較真兒”精神,你,就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啄木鳥獎”的獲得者。

每個人都可能得“啄木鳥獎”,就看有無“較真兒”精神

◎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