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拾畫筆記

《古木寒泉》是文徵明晚年最為得意的作品之一,相比以往的“細文”作品中所蘊藏的優雅沖淡,這幅“粗文”作品則顯示出了極盡生命活力的趣味。古木,是時間的永恆,寒泉,是生命的力量。當古木遇到寒泉,則是永恆孤寂的歲月裡的一次生命的吶喊。讀文徵明《古木寒泉圖》,讀到的是一個蒼渾生命中的頓悟,以及頓悟之後產生的生命激情。這是七十九歲文徵明的生命激情與吶喊,也是我們在百年不到的生命旅程中所要尋找的生命激情與吶喊。


自沈周之後,文徵明站上了繪畫歷史舞臺的中央,其漫長的繪畫生命也促使並形成了以文徵明為中心,包含陸治、王寵、陳淳、文嘉、文伯仁、居節等朋友、弟子、子孫在內的文派圈子。讀文徵明的相關材料,我們會發現,在文徵明身上,有著諸多今人對“傳統文人”這一形象所能聯想到的相關標籤,比如秉性純良、勤勉、自律、品行端正等。如果王更遠的時間去追溯,我們大概會將目光定格在倪瓚身上。


文徵明絕不是那種天資極為聰慧的人,至少和同年出生並且和文徵明關係匪淺的唐寅相比,世人無不認為在天資上,唐寅更勝一籌。就連文徵明的父親文林也感嘆“子畏(即唐寅)之才宜發解”。從1495年到1522年間,文徵明至少參加了十次科舉考試,但是卻屢試不中,最後還是在地方舉薦之後才在京城謀了個官職。但是,在北京的幾年,文徵明並不快樂,三次請辭之後,終於在1526年回到了家鄉蘇州。關於這段時期,文徵明對此有過這樣的評論:“吾束髮為文,期有所樹立,竟不得一第,今亦何能強顏久居此耶。況無所事事,而日食太官,吾心真不安也。”“心真不安”的文徵明,回到故鄉蘇州後,開始了專注於詩書畫的創作。就此才有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


文徵明的《古木寒泉圖》至少有兩件,一件流失在海外私人手中(美國克利夫蘭佩裡夫人),另一件則是今天要讀的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古木寒泉圖》。根據畫作題識可知這幅作品創作於嘉靖己酉年,即1549年,79歲,已經屬於文徵明生命的晚期了。而這幅作品大概可以說是文徵明最具生命力量的一幅作品。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一、《古木寒泉圖》:一次有力的生命吶喊


《古木寒泉圖》,縱94.1釐米,橫59.3釐米,立軸,絹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是一幅看起來非常“瘦長”的作品,這種尺幅窄而長的作品形式,在文徵明的老師沈周那裡時常可見,諸如《名賢雅集圖》、《崇山修竹圖》、《為珍庵寫山水圖》、《夜坐圖》等,都是尺幅狹長的作品。而這並非是沈周的發明,事實上,在一幅據傳為趙孟頫(摹本)《觀泉圖》中,亦能看出這種特點。文徵明顯然是在承襲經由老師沈周發揚光大的這種特點。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沈周《崇山修竹圖》 112.5x27.4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古木寒泉圖》如果要按照“細文”、“粗文”來歸類,基本可以歸納如“粗文”一類。在收藏家有這樣一個說法,收藏沈周的要收藏他的“細筆”的,而收藏文徵明的則要收藏“粗筆”的。這幅“粗筆”《古木寒泉圖》可以說是晚期文徵明繪畫作品中的精品。


遠看這幅作品,會顯得整個畫面密不透風,畫面中只看得到樹、山、瀑布這些物象的整體形象,至於更細的物象,則很難辨識清楚。對於習慣了看早期文徵明細筆一路的作品的人而言,這種可能受到王蒙繁線密點啟發的創作,比王蒙更加繁密。文徵明對自己的繪畫創作有著謹慎的要求,對於筆墨的控制,無論粗細文,都要求做到謹慎而不濫,清楚而不模糊。《古木寒泉圖》便是一幅用筆交代清楚明瞭的偉大作品。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1


畫面中大概畫了兩種樹,松樹和柏樹。松樹柏樹,是經常生長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中的樹。畫面中的松樹柏樹是交織纏繞在一起的,我們甚至很難清楚地分別出它們各自的主枝幹。佔據畫面下方的是柏樹,枝幹橫生,似乎是從左側的石壁上生長出來的,我們可以看得到裸露在外面的樹根。除了樹根部分用了濃墨之外,整個樹的枝幹主體均一溼墨淡墨來表現出在氤氳的瀑布水汽中生長的效果。


在中間處,更多的根部被置於湍急的瀑布水流之中。在水流的衝擊之下,畫面右側的一棵柏樹顯得造型怪異扭曲。為了強化這種扭曲的效果,文徵明以極具書法線條意味的筆觸在樹幹的中間部分皴染出一種如同扭動的絲帶一般的線條。如此,樹便如同有了一種扭轉的力量。這種力量充分展示了柏樹在瀑流的衝擊下的頑強生命力。這種藉助扭轉的筆觸造成的肌理效果,在畫面中處處可見。中間的柏樹亦如此。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2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3


兩棵松樹的下方樹幹部分被茂密的柏樹枝葉遮擋著,但是最終衝出了柏樹的遮擋來到了與山試比高的高度。松樹顯得挺拔頑強。單鉤畫出的松樹針葉,在天地蒼穹中如同永恆的星辰。它們不以個體存在於這個宇宙,而是用群體的形式展現一種永恆的生命力。


無論是畫面中盤根錯節的柏樹,還是直插雲霄的松樹,作為畫面中的一個長盛不衰的意象,它們具有永恆的詩意,也具有寧靜的歷史感。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畫面中那道自上而下筆直垂下的瀑布。真如李太白所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是動的生命體,然而,這種動態亦是跑去了時間性的動,如同一個歷史的車輪,週而復始循環往復。在永恆的動中,表現的依舊是永恆的不變性。一動一靜,皆是在強調畫面內心中對永恆生命力的追求與嚮往。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4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5


二、永恆的寂寞與柴門外的生命力量


古松、古柏、古石、古泉與拙筆,文徵明似乎是在有意尋求一種生命的蒼渾之氣。在其中期以及之前的作品中,我們極少見到這種蒼渾之氣,即便六十幾歲的文徵明依舊處於自己繪畫藝術的中期。足夠漫長的藝術生命,同時也讓文徵明的藝術成長之路,顯得緩慢而謹慎,一如畫家的為人一般。


雖然出身良好,但是文徵明身上並未沾染世家子弟的紈絝氣。早年的文徵明,或多或少地會被拿來和唐寅這位少年天才進行比較。我們不知道面對這些比較,文徵明的內心是否有過一絲絲的波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文徵明面對唐寅,內心中是有一份自信的。據傳唐寅時常約文徵明喝酒,但是多數時候都會被文徵明拒絕。即便是飲酒,也不會貪杯,時刻保持自己的清醒。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6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7


文徵明在詩作《對酒》中寫道:“世事有千變,人生無百年。”文徵明清醒地知道這個世界是出於無時無刻地變化之中的。人的生命也是短暫的。草木山石千年尚短,人生不過百年,又是何其短暫。在周遭的變化中,短暫的生命亦是剎那。


在《庭前蜀葵》這首詩中,文徵明寫道:“庭下戎葵高十尺,紫蕤入簾明的皪。誰令豔質不逢春,卻有丹心解傾日。輕塵不飛朱夏清,翠翹鏤日陰亭亭。南風吹幃殘酒醒,寂寞闌干晝方永。”他的寂寞,時常出現在他的詩中,讀文徵明的詩詞,時常看到“酒”、“病”等字眼,拋開作詩時為了傳達情緒而有意為之,我們或許也可以理解為文徵明的內心世界裡本就是充滿了悲苦寂寞的。這種悲苦寂寞在他於北京任職期間發酵,直至後半生。


但是,我相信正是“寂寞”讓文徵明更加專注於詩文繪畫的創作,並以此獲得心靈上的慰藉。就“寂寞”這點來看《古木寒泉圖》,便猜想到79歲的文徵明是在何種情境之下創作這幅作品的。作畫是個體力活,也是個精細活,但是,這些無法阻礙這位老人去發洩心中的寂寞情緒。那些盤根錯節的樹,無不是其生命心境中的某種狀態。它們擁擠著,卻又極力向外生長著;它們扭曲著,卻又渴望天穹的那道開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8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9


由此,我們又看到了畫作中隱藏的一股生命力量。這股生命力量在其早中期的作品中極少見到。我想,這或許只有人生閱歷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有所頓悟。少年時,風花雪月,中年時,蠅營狗苟,到了晚年,對人生世事反倒不再強求,而是努力地在生命的最後渴望綻放。


畫面中的瀑布,多麼的強勁有力地從高處傾斜而下;畫面中的松柏,又是多麼有力地在惡劣的環境中欣欣向榮地生長著。它們不依附於人的世界,只在一個看似糟糕的環境中,時刻保持著應有的生命力。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10


古木,是時間的永恆象徵,歷經千百年的風吹雨打,在無數個寂寞的晝夜裡,汲取天地日月精華,終成天地間古木一棵;寒泉,從涓涓細流的平靜溪水,到用盡所有的力量一瀉千里,展現的是生命最驚心動魄的一瞬間。古木和寒泉,一個是充滿寂寞感的人生,一個是充滿生命力的人生。晚年的文徵明,推開了一道柴門,從柴門裡走到了柴門外,他看見了另一個世界,一個交織著寂寞與生命力的世界。這也是文徵明藝術最燦爛的世界。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11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12


三、百年雲水原無定,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的藝術經歷了一個由無定到確定,再到由確定到無定的過程。前一個無定,是一個成長期的文徵明,此一時期的文徵明,遍習諸大家,在宋元之間穿梭。而後一個無定,則是在自己的雲水中穿梭。此一時期的創作,如同生命即興式的吟唱,在清晨,在黃昏,一聲淺吟,唱盡生命的思考,繪盡人生的幽靜。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13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14


我讀文徵明,更喜歡他那些充滿蒼渾之氣的作品中所展現出來的沉著與熱情、冷靜與活趣。人之暮年又如何,一樣可以觀照到生命最燦爛的時刻,一樣可以藉由生命中的一點星火,燃燒整個生命宇宙。


“百年雲水原無定,一笑江湖本浪遊。”這句出自文徵明《夜泊南潯》裡的著名詩作,我想大致可以反映出文徵明的人生哲學。不定的雲水,像極了我們所經歷的世事與人生,面對不定,我們的內心往往是孤獨的,寂寞的。對於藝術家文徵明而言,在“不定”之中產生的孤獨與寂寞,最終化作了“一笑”之後的全部生命力量。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古木蒼,寒泉渾,一笑江湖本浪遊

文徵明《古木寒泉圖》細部15


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比之過去,“無定”從未改變過。每個人在這江湖之中,皆是漂泊的孤舟,也許會遇到同遊一段江湖路的人,也許會與某個人面對面相遇而又錯過。帶到時間流淌,我們會發現,這江湖上,看似熙熙攘攘,而我們每個人卻終究是孤獨的。而在這孤獨之中的我們,是否想過賦予平靜生命一股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