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故事·众志成城│黄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的大梦想

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略带沧桑的脸庞,这就是黄强,一副典型的胶东汉子形象,朴实、能干。连他自己都说,别的没有,就是力气多,能干活。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黄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的大梦想

小小货车司机,也有一个生态梦。黄强经常帮忙拉送白菜给候鸟投食。

  今年38岁的黄强是城阳街道仲村社区居民,一名短途小货车司机。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黄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的大梦想

半岛记者|黄冬梅

当黄强开着他的小货车奔走于城市之间,浑汗如雨地装货、卸货时,相信很多人都猜想不到的是,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

  黄强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结缘,在2016年的冬天。一位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朋友请求黄强用货车帮忙拉一批为鸟投食的小麦到墨水河边,热心的黄强没有多问,一口答应了下来。在河边,黄强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数不清的各种鸟类聚在冰面上欢快地吃着小麦。黄强说,长大后他再也没看到过这么多鸟,深受冲击的他,决定投身志愿保护事业。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黄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的大梦想

 疫情发生后,黄强带着“禁食野味、战胜疫情”的主题宣传海报奔走于各个社区进行宣教。

 加入协会后,黄强发挥自身所长,忙前忙后为协会跑运输。人工投食保证候鸟越冬所需的数千斤玉米、白菜等“口粮”,开展白沙河、墨水河流域清网行动所用的橡皮筏、冲锋舟等物资,都是黄强开车一趟趟的拉过去,每次有活,他总是第一个抢着干。次数多了,协会提出从有限的经费中给他补贴部分油钱,但黄强一次都没收。他说,这些经费都是大家一点点凑起来的,得花在刀刃上,省点是点。

  3月10日,在植树节来临前夕,协会计划向城阳区14所生态教育示范学校捐赠28棵耐冬树和科普宣传展板。这次的运输工作,又被黄强揽了过来。当天早上7点不到,黄强就拿着货车钥匙出了门。14所学校分散于城阳区各个街道,来来回回,搬上搬下,黄强一直忙活到下午6点才结束。黄强说,每运送一次,都要对人员和物资进行消杀,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加大了工作量,延长了工作时间,但能给大家带去一份春的希望,他累并快乐着。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黄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的大梦想

  今年植树节来临前夕,黄强主动把运送28棵树苗的活揽了过来。

除了环保物资运输,黄强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野生鸟类收容与保护。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鸟类收容的高峰期,把受伤的野生鸟类收留并加以照顾,待它们恢复后再放归大自然,这项工作想要做好,不仅是责任心,更要求专业性。黄强说,多年的收容护养实战将他锻炼成了“半个兽医”,基本的伤情处理他都没问题。而今年的收容与保护工作,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得更加紧迫。

  “我们忙的是收容,有些人忙的却是私捕滥猎,如果有野生鸟类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市场,将存在极大的病毒传播隐患。”从2月初开始,黄强和协会成员带着大量“禁食野味、战胜疫情”的主题宣传海报奔走于各个社区进行宣教,同时深入白沙河流域进行集中清网。黄强说,一旦有鸟类踩到河里的地笼网,将无法动弹,进而受伤或死亡。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黄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的大梦想

主动参与多条河域的清网行动。

  初春的城阳,气温依旧很低。每次清网,黄强都要身上绑着安全绳,下到冰冷的滩涂与河水里。滩涂泥泞,水温刺骨,而一次清网作业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方便操作,黄强在作业服里不敢多穿衣物,只是戴着轻便手套去河水里撕扯清除网笼。受伤、挨冻,这些黄强都不在乎,从一个清理点到下一个清理点,黄强只想快些再快些,为野生鸟类多争取点宝贵的生命时间。黄强说,最担心的是清除速度赶不上私捕滥猎者的下网速度,等到达现场时已经有鸟类致死。每当此时,伤心和自责总是充斥于他的内心,久久不能散去。

城阳故事·众志成城│黄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的大梦想

初春的城阳,气温依旧很低,黄强和协会成员乘坐橡皮筏,深入河中清理地笼网。

  小人物也要有大梦想,这是黄强最常说的话。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让人与生态自然和谐相处,这个梦想真的很大,想要实现它,靠的就是无数像黄强这样“小人物”的坚持。黄强说,这条路着实不好走,困难重重,但好在他并不孤单,他身边有着一群像他一样执着的“斗士”,他希望这样的人能越来越多,让梦想真的不只是一个“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