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消费,你损失的不仅仅是钱

大约上高中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了那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说是一中国老太与一美国老太死后在天堂里相遇,互相倾诉。

超前消费,你损失的不仅仅是钱


美国老太说她年轻时买了房子,直到死时才将房贷还清,一辈子都搁在还债上了,不过,倒是住了一辈子的房子;中国老太说她这一辈子就想拥有自己的住房,于是攒了一辈子的钱,可房子刚买上,住了一天自己却死了,多遗憾的事。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是杜撰的。然而正是这个老太太,深刻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6月,中国人信用卡持卡率高达44.5%,其中年轻人群体高达72%。此外,中国人还背负着约20万亿的房贷,占全国总人口的21.5%;与此同时,各种网络贷款,民间借贷都不在统计范围内,但我相信这个数字同样不容小觑,毕竟银行准入门槛不低,不是每个人都能从银行拿到贷款。

这样粗略算下来,我相信中国目前至少有一半的人在负债前行。

在这个及时行乐的时代,我们好像也都习惯了超前消费的存在。各大银行、网贷也给我们提供了先享受后买单的便利。然而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是否考虑过超前消费所带来的隐患?

消费带来的快乐难以持久

不可否认,消费通常能带给我们各种程度的满足。新款的手机,限量版的包包,名牌的手表,进口的香水。我们习惯于花钱买快乐,但这种快乐往往难以持久。

我也曾在刚毕业时预支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新款iphone,但是新手机带来的满足感仅仅维持一周就消失了。美好的东西大家都想拥有,但是再好的手机也不会让我变得更有能力,再昂贵的手表也不会让我的魅力成倍递增,消费带来的分期还款甚至成为我的负担。

超前消费,你损失的不仅仅是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当你习惯了每天专车上下班,你就再也不想回去挤早高峰的地铁公交。当你习惯了衣着光鲜,你就再也不愿意穿几十块钱的地摊货出门。在我们渐渐习惯用消费买快乐的时候,快乐的阙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涨船高。时间长了,为了维系这种快感,我们不得不被过度升高的阙值牵着鼻子走,过度消费,冲动消费,最后沦为欲望的奴隶。

你是否高估了自己赚钱的能力

目前,几乎所有信用卡都能提供长达三年的分期。这让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毫无压力,8000块钱的手机分期下来每个月只需要还两百多。看起来很轻松,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做为一个月光族,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甚至没有攒到8000块钱。既然如此是否意味着在未来三年里我们必须缩减其他的开支来支付这台手机的尾款。

理想状态下当然没有问题,我们的工资会涨,收入会增加,但事实上我们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老人要赡养,孩子要上学,明天有同学聚会,后天朋友结婚随礼。或者下个月你可能还想分期买一台电脑,下下个月女朋友可能想要一支口红…

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你基于现在对未来的所有预估可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一旦发生变故,轻者账单逾期,被各大银行拉入黑名单;重者面临起诉,成为人生污点。

别让账单绑住了你的翅膀

我有个朋友在某网络公司做程序员,收入不菲,但因为自制力差,长期过度消费,背负了二十万的账单。他说他早已厌倦了枯燥的代码、无休止的加班,但每个月的账单是他的紧箍咒,让他不得不按部就班地延续自己并不喜欢的事业。

如果没有那么多负担,虽不见得会在其他领悟有更好的成就,但起码,人生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可能?

超前消费,你损失的不仅仅是钱

以债养债,终将陷入无尽的深渊

今天花明天的钱,那么明天呢?当你的收入不足以支付账单的时候,你会作何选择?

时下各种网贷平台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很轻松就能借到一笔贷款来偿还之前的账单。但这或许是条不归路。

我有个朋友,大学毕业时办了第一张信用卡,开始了疯狂了超前消费。信用卡很快刷爆了,但因为工作还收入不错,他申请到了更多的信用卡,每个月拆东墙补西墙,窟窿越拆越大。到现在,各种信用卡和小贷已经滚到五十多万了。因为负债过高,银行把他拉入了黑名单,再也没有新的墙可以拆,他不知道这些年这些年钱都花在哪了,更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这当然只是极端的个例,但我相信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追求更好的生活当然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但当我们的经济能力没有那么好时,不妨先收敛自己的欲望。不要作茧自缚,为了一时的满足,赌上自己的未来。

请把明天的钱留给未知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