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对胆子小的孩子,爸妈说“别害怕”没有用!4招帮娃克服恐惧心理

每当出到外面陌生环境,接触到陌生人,有些孩子就变得不爱说话,沉默寡言,行为还闪闪躲躲的。很多家长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因为内向的性格,但其实也有可能是孩子的胆子太小了。内向和胆子小是不一样的,那么孩子太过胆小,还有哪些表现?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1.不喜欢和别人交流

即使在同龄人面前,面对好玩的活动、玩具,孩子都不愿意和同龄孩子多说话,尽管心里有委屈或者其他想法,都不会表露出来,在大人面前就更为沉默。这些情况都是孩子胆子过小的表现。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2.害怕黑暗的地方

很多孩子从小就怕黑,因为孩子与大人相比更缺乏控制恐惧心理的能力,所以每当面对黑暗的地方,都会表现出很慌张,如果是孩子独自在黑暗的地方,那么他们的恐惧感会加倍,孩子容易受到过度惊吓。

3.被欺负时,不敢吭声

孩子之间玩耍避免不了矛盾,有些孩子比较淘气就会欺负弱小、胆小的孩子。而过于胆小的孩子往往是不敢反抗的,也不敢说道理,只能任由被欺负。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看到了孩子这些胆小的表现,你是否在孩子身上有看到这些行为的影子呢?你知道为什么孩子这么胆小吗?

1.父母的管教过于严厉

有些要求高的家长,在教育上会比较严厉和偏执,教育方式太过严厉会让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变得胆小。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2.缺乏安全感

有些孩子的童年是缺失家长的陪伴的,或者是父母跟孩子不亲近,孩子因此感受不到依赖感,所以就会缺乏安全感,说话做事都没有底气,变得胆小懦弱。

3.经常在家不出门

如果孩子经常待在家,接触不到更多的陌生人及陌生环境,心理适应能力就不会变得更强,社交能力得不到提高,孩子就会变得胆小。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胆小心理?

1.多表扬孩子

孩子们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特别是胆小的孩子,他们内心是特别渴望自己能得到肯定的,他们比其他孩子更缺乏迈开第一步的勇气,所以家长们的鼓励是对他们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几句称赞,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变得有动力去克服胆小的问题。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2.对孩子适当地放手

放手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放手让孩子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历练,提高自主独立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胆子自然也会变得更大,做事也会更加坚毅。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3.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有争吵的家庭环境中,缺乏家长的陪伴,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不够阳光,在交际和处理事情时也会变得不够自信。所以稳定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增加,更加大胆。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4.多带孩子到外面开阔眼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要长期把孩子困在室内。抽空多带孩子到外面走一走,认识新鲜事物,开阔孩子的眼界,孩子习惯了接触新鲜的人和事,那份胆小和害羞感就会慢慢被埋没。

孩子性格的胆小,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胆子太小,是因为孩子心里害怕,父母要慢慢引导,让他们心里有足够的底气去克服这个软肋。胆小的孩子是最需要被鼓励的,所以我们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多向孩子表达爱意,孩子机会慢慢变得更加勇敢,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推荐:《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一套书共12册,12个成长主题,帮助2-5岁孩子孩子养成自理懂事的好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小浣熊一家四口的生活,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孩子。

让孩子富有爱心、更有勇气,敢独自睡觉,不抗拒洗澡、知道医生不可怕,会让自己很健康等。不用“硬碰硬”的对抗,也能让宝宝乖乖听话。

当孩子说害怕时,回答“别怕”还不够,聪明的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点击图片购买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套装12册)儿童绘本故事宝宝情绪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