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眼瞅著今年春天漫長的假期快到頭了,很多人躍躍欲試想要結束人生中“最無聊”的一次休假,一幫河南的小學生用他們的才華給我們帶來了清新和樂趣,讓我們對撲面而來的春天更加期待。

一場春天級的“名畫模仿秀”

3月14日,《光明日報》轉發了一組“世界名畫秀”,又發掘出一波戲精上身的“小才子”。假期延長,孩子們“停課不停學”,難免有些怨氣,這個檔口,鄭州市二七區大學路小學的老師不想讓孩子們在“春困”不能自拔,給他們佈置了一個cosplay版的家庭作業:模仿世界名畫裡的人物。

現在的孩子,不會放過哪怕一點點陽光,作業現場“戲精”上身,作業交上了,笑抽了好幾個老師: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這幅作品,勝在表情,完全走進人物內心了。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就憑這個手勢,咱就能拿高分。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如果眼神再到位一點,就是滿分了。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我很想跟小女神探討一下,咱懷裡抱著的是神馬?

被宅家憋壞了的大人們不會放過這個點讚的機會,紛紛咧著嘴下了“狠手”: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大假期”熬到了現在,大家最初的恐慌和焦慮都在減弱,確實如此,一個內心塞滿恐懼的社會,怎麼會有這樣的幽默感呢?

從最初對新冠疫情的惶恐,到現在平和視之,越來越多人開始微笑著思考這次疫情了。

白巖松愛讀老子的《道德經》,在公開場合到處宣傳這部中華經典,談到這次疫情時,他引用了一句《道德經》中充滿詩意的話: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災難來臨,讓人驚恐無措,但就如老子所說的,風雨不會一直肆虐。從風狂雨驟開始,我們就應該記得這句話,然後調動自己一切的智慧,陪著風雨走到可以一起看日落的時候。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這方面,我們其實特別有底氣,中國人的天性深處藏著含蓄的幽默感。錢鍾書先生寫文章,引用過一段古書《神異經》上的話,東王公與玉女投壺消遣,有一支沒投進去,“天為之笑”。

什麼是“天笑”呢?就是一道駭人的閃電,在閃電劃過,大家心神盪漾的時候,我們的祖先想到的卻是老天爺在偷著笑。

無聊是一盒測試人生質量的試紙

看完這些“世界名畫”,我想,很多人都會同意這句話:這個漫長假期,像一盒平凡又珍貴的試劑,測出了我們生命的質量。

這場新冠疫情裡,用於確診感染者的試劑彌足珍貴。試劑到位,才能快速準確地找到感染者,採取下個階段的治療。同時,這次疫情中,我們還經受了另一種“試劑”的檢測,就是“漫長的無聊”,這種試劑準確地測出了一個人生命的底色。這次“長假”之後:你要麼發現自己擁有有趣的靈魂,或者,很不幸,你被堵在家裡,被迫承認自己的平庸無聊。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我曾聽過一個足球故事。弗格森爵士執掌曼聯隊時,挑選球員,看中了“國王”坎通納。弗爵爺想試一下他的態度,問他:

“你認為自己配得上這支偉大的球隊嗎?”

坎通納毫無懼色,硬回了一句:

“問題可不在於我是否配得上這球隊,而在於它是不是配得上我。”

這句話戳著了老爵爺,趕緊把“國王”帶到了諾坎普。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埃裡克·坎通納

每次重讀這個故事,我都有些神往。我們每個人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你配得上世界嗎?你敢不敢反問:世界配不配的上我。

怎樣的人有勇氣反問?自信、傲慢,還是覺得自己天賦異稟。在我看來,全然不用那麼糾結,即使你無法成為諾坎普的前場之神,只要你有一個本領就可以這麼說——

我自省過自己的生命,相信“我的生命力沒有那種平庸無奇的惡”,就不會隨意被無聊的時光擊倒。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為什麼要這麼說?這次新冠疫情,太多人發現,原以為自己平時還是個有趣的人,但真正給自己一段時光,我們卻並沒有能力填滿它,或者掌握自己。

平日裡,到處都是哀嘆假期太短、人生太長的人,等到真正的“大假期”到手,滿地都是傻眼的人:

不能聚會、不能外出,沒法搓麻、擺龍門陣,不可以“血拼”,用購物填滿自己的空洞。

據說,經過這個大假期,很多對夫妻終於決定要離婚,只是因為發現自己竟然在婚姻中,忍受了彼此這麼多無聊的行為。

只有無聊的人才那麼無聊

你為什麼這麼無聊?

很多人看完了電影存貨,滿世界找新的電影推薦,有些人把之前追過的劇,重新刷一遍。遺憾的是,看了那麼多電影、電視,聽了那麼多八卦,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原來我們一直都是那個聽故事、消費故事的人,卻從來沒有學會去“看懂”一個故事。

你也聽過別人分享“奶頭樂”理論:大部分人都像一個嘴裡嚼著“奶頭樂”的“巨嬰”,在消費別人給我們的娛樂。這種娛樂在日常的紛雜之中看上去無害,卻經不起一個大假期的考驗。

有人搬出經典的雞湯句子:人生就是無聊+無奈。說無聊就是因為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無奈則是因為很多事情無法隨心所願。

真的是這樣嗎?

一個老段子說:“文革”期間,一位音樂系的老教授進了牛棚,荒誕的時期過去後,他回到學校,身邊很多老友都備受折磨,滿臉滄桑,唯獨他安然如常。

人們問他何以如此?他回答:

“在牛棚裡,每天的工作就是鋤草,我都是用固定的節拍來工作的。”

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老先生並沒有無聊至死。看來能否抵抗無聊,和你在做的事情無關,還是和你生命的底色有關。為什麼會無聊?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專門寫了本書《無聊的魅力》,書裡他說:

“最糟糕的命運,莫過於像其他任何人一樣活著;因為其他任何人是這樣一類人,它包含了平庸無能者、因循守舊者、乏味無聊者和土裡土氣者。”

這樣的話聽起來刺耳,卻是事實。

我們為什麼無聊?很多人從一開始,就被教育“像其他人那樣活著”,只讀參考書,只刷題,只為功利的目標學音樂……

我有個朋友,他收藏各種版本的《西遊記》,卻很少讀。因為讀書的時候,他只被允許讀和成績有關的書。“四大名著”的知識點他都清楚,但就是沒有“資格”去讀這幾本書。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他特別無聊地告訴我:

“我是從知識點裡瞭解《西遊記》的,除了電視劇,我很想讀這本書,但不被允許。等到我有自主權能讀它的時候,卻怎麼都翻不開這本書,只是埋頭收集各種版本,好像這樣,我就算讀過了一樣。”

他最後變成一個有趣的“無聊的人”,他說自己想成為《西遊記》裡的豬八戒,最後卻只變成了沙僧。他這句話讓我特別感慨,因此,看到這次模仿世界名畫的孩子們,我心裡充滿渴望,希望他們能從這次模仿秀中看到生活有趣的地方,不要成年後變得那麼悲傷。

做個小遊戲,問:愛的反面是什麼?有人脫口而出:恨。

這是我在一位臺灣作家的文章裡看到的。她告訴回答問題的年輕人,愛的反面不是恨。如果一對愛人分手多年,邂逅相逢,還能激動地告訴對方:“我恨你。”這才是割捨不了的愛。

她說:答案是平庸,是漠然。

那麼,有趣的反面是什麼?不是無趣,而是貧乏,是程式化的生活,是人云亦云,是在人群中刻意俏皮、自鳴得意,但真正靜下來的時候心裡發慌,不給裡面塞點東西就感覺要發瘋。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佛祖在一號線》這本書裡,作者不無絕望地告訴大家,這種生活是我們每天都要應付的,

“是我們不得不應付的令人驚懼的生活真相的縮影。”

這場大瘟疫,很快就能過去,我們也很快就能回到那種忙碌、精彩,程式化但很充實的工作中去,只是,因為無聊發現的真相,恐怕很長時間都不會忘記。

疫情中,武漢一線傳來了很多故事,因為無聊,我們會彼此講幾個。一個朋友說,我沒有勇氣成為逆行的醫生,我也不想被關在屋子裡,如果有可能,我想成為方艙醫院裡那個安靜讀書的人:

“有勇氣硬扛病毒,儘量不給醫生額外添亂,不會有人湊過來跟我聊天,可以安安心心讀完一本看上去有點艱澀的書。”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如果賈寶玉感染新冠”

無聊的話題繞上一大圈之後,我們發現了一個關鍵點,拯救成年人的無聊,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但是,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抵抗無聊,變成一個理性有趣的人,讓人充滿希望。

這麼看,這次世界名畫模仿秀,確實是一次出色的“無聊抵禦戰”和有趣心靈的培養皿。在終於不必把孩子硬塞到各種藝術興趣班的時候,成人隊伍中那些心中還保留著有趣內心的老師們,在嘗試著把孩子們引入到有趣的藝術世界裡。而且,還有更多人在嘗試。

就在河南小學生這場“名畫秀”前兩天,深圳一位高中語文老師就給學生們設計了一個閱讀題目:《紅樓夢》中,賈府經常會食用野生動物,假如在一次家宴中,賈寶玉食用野味感染了新冠肺炎,並傳染給了5個人,那麼,最有可能被傳染的分別會是誰?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學生們的答案五花八門,但所有的回答都指向一個方向:雖然外面疫情帶給我們危險,卻絲毫不妨礙我們在家裡,和擁有有趣內心的老師一起,用這種好玩的方式接近這本“中國最偉大的小說”。

這樣的閱讀題,和名畫模仿秀有異曲同工的巧妙。不用急著表達你是否喜歡這本書,只需要在這個遊戲裡想象自己走進大觀園,全身防護服,給賈寶玉、林黛玉他們測體溫,這個樣子就很有趣了。

河南小學生宅家模仿名畫——只有無聊的時候,才能測出人生的質量

我突然又想到那個蒐集《西遊記》的朋友,如果在他上中學的時候,也看到了這道題……

-END-

作者 | 晁述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