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上疫情工作急不來!是考驗但更是機遇

“雲招聘”發力,多部門深挖就業機會,招聘市場正在恢復

【民生視點】撞上疫情的春招:有困難更有機遇

閱讀提示

眼下正值春季招聘的黃金時節,但突發的疫情,中斷了線下現場招聘,企業招聘需求有所降低。隨著疫情形勢變化及就業政策發力,求職者與企業通過“雲招聘”尋求突圍,招聘市場出現回暖信號。

3月以來,宋薇薇堅持每天在社交平臺轉發“錦鯉圖”並留言:“春招太難了,現在只求一份offer”。

眼下正值春季招聘的黃金時節,但突發的疫情讓今年的春招變得非同尋常。為避免人員聚集,線下現場招聘活動暫緩,加上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這讓一些居家求職者感到了一絲焦慮。

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近期,記者採訪發現,招聘市場已出現回暖信號,不少用人單位把招聘搬到了線上。求職者們正藉助“雲招聘”等方式,搜尋合適的崗位、自我推介,努力在這場特殊的求職季中尋求突圍。

就業有困難,但工作急不來

宋薇薇是杭州一所高校會計專業的大四畢業生。居家期間,搜索招聘信息、改簡歷、網上申請、投簡歷成了她每天的日常。

當被問到疫情期間找工作有無困難時,宋薇薇沒有作答,而是給記者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的截圖。郵件是一家知名軟件公司發來的。“很遺憾,今年應屆生招聘縮編,我們校招的錄取工作一應推遲到5月初。我們將在5月初再跟您聯繫,請繼續關注我們的校招流程,有緣再見。”

“這就是困難。”宋薇薇無奈道。不過,在投出了十幾份簡歷後,這兩天,宋薇薇感受到了一些變化,她陸續收到了一些面試通知。“慢慢來吧,工作總會有的。”

為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疫情中,不少地方加大了對網絡招聘會的推介。自2月26日起,北京市陸續舉辦37場高校畢業生網上雙選會,同時為期2個月的北京地區畢業生春季網絡招聘月活動也在3月1日啟動。

看了幾場網上雙選會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研三應屆生房鑫選擇了觀望。手中已有一家國企offer的房鑫覺得,雖然招聘企業和崗位很多,但他理想的企業和崗位還未出現。“還是先投入精力寫畢業論文吧,等疫情結束後,可能會有更好的機會。”

記者採訪發現,儘管春招受疫情影響不小,但不少畢業生認為困難是暫時的,疫情後應該會有一波就業機會,現在著急並沒有用。

是考驗但更是機遇

疫情之下,有的企業出於經營壓力與員工協商降薪甚至不得已裁員,也有的企業為招攬人才在就業市場上“逆行”。

山東藍穀人力資源公司CEO季兵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公司非但沒有降薪裁員,反而擴大招聘規模,並考慮為員工加薪。“疫情發生時剛好趕上春運,一些人滯留在家,這給當地攬才帶來了機會。過去,很多地方為‘引鳳還巢’想盡了辦法,現在剛好可以開發一批就地就近就業崗位,吸引人才留在家鄉。”

考慮到這一點,季兵復工後就發佈了招聘信息,並先後“雲”面試了幾位求職者。身為一家靈活用工服務公司的負責人,季兵估算第一季度業務量將減少30%左右,但他有信心在第二季度恢復正常,“困難是暫時的”。

復工一個月以來,某招聘公司執行副總裁李強通過監測發現,企業招聘職位數與求職者簡歷投遞數量,與去年同期雖仍存在差距,但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儘管企業招聘需求仍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部分行業與崗位的需求明顯增長。”李強介紹,目前,製造業有所增長,靈活辦公、遠程辦公逐漸興起,數據分析、技工、服裝生產等職位招聘數量環比大增,崗位需求增長明顯。

“現階段仍處於招聘市場的恢復期,正向招聘高峰攀升。”李強預計,未來幾周人才市場的變化依然是穩定反彈回暖的態勢。

多措並舉保障就業

疫情突發,不可避免地帶來市場招聘需求的下滑,不少人求職受阻。對此,就業部門迅速推出系列舉措,保障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

為幫助畢業生儘早就業,記者瞭解到,人社部將拓寬就業渠道,鼓勵企業吸納一批,支持創業帶動一批,並協同做好機關事業單位的招聘考錄,挖掘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

“我們將加大線上招聘力度,啟動‘e路同行、職等你來’網絡招聘活動,組織職業指導師開設就業指導的‘雲課堂’,提早謀劃,一旦疫情解除,迅速組織動員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密集推出行業化、特色化的現場招聘。”據人社部副部長遊鈞介紹,今明兩年將組織百萬畢業生見習,對企業開放見習崗位的,給予3~12個月的政策補貼。

為了保障用工,多部門還開通了農民工“點對點”用工對接信息平臺,支持各類企業在線填報員工的返崗需求,實現輸入地和輸出地的信息及時對接。開設專區專欄,動態更新企業開復工的情況,幫助勞動者及時掌握返崗的信息。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