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前言

人生就是不斷地把握時間、掌握方向,難過的事情總會過去,也會被遺忘。我一直覺得人生就像是一條路,只要握緊手中的方向盤,紅燈該停就停,綠燈的時候慢慢起步,穩穩地開,人生的路就會平平安安。”

——《陽光普照》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劇照取自網絡

2019年金馬獎的報名影片數量可謂是創了近四年的新低,僅有148部劇情長片參選。但仍然還是得到不少影迷的關注,畢竟往年的金馬確實曾經捧出不少好的作品,譬如《功夫》、《父子》、《投名狀》、《推拿》、《血觀音》等。

而在2019年金馬獎上,鍾孟宏導演的《陽光普照》不僅獲得十一項提名,而且最終斬獲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鍾孟宏)、最佳男主角(陳以文)、最佳男配角(劉冠廷)和最佳剪輯五項大獎,在豆瓣也能有8.4的得分。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圖片取自網絡

很多人看了《陽光普照》以後認為這是一部講述家人之間和解的治癒系影片,但其實這個有著光明般名字的影片裡卻藏著太多的沉重,所謂“和解”,不過是各自在付出沉重的代價後的痛的領悟。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沉重的陽光

《陽光普照》片名看似溫暖,劇情卻真的稱不上溫暖。影片開篇雨夜砍殺、斷手在煮鍋中還在微微跳動的那幕戲揭開的就是一塊血腥、沉重的帷幕。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劇照取自網絡

影片主要講述了在一個普通家庭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阿豪(許光漢飾)是俗稱的“別人家的孩子”,品學兼優、懂事、暖心;小兒子阿和(巫建和飾)卻是父親阿文(陳以文飾)早已從心底放棄的逆子,不學無術、惹是生非,毫無可取之處。

故事從一個雨夜開始,阿和被黑輪欺負後與兄弟菜頭(劉冠廷飾)去報復,結果菜頭砍斷了黑輪的一隻手,事後二人被捉拿歸案,阿和因未成年且不是主犯,所以被判進少年輔育院三年。而同時,被砍傷的黑輪父親到阿文工作的駕校索要鉅額賠償、阿和的女朋友小玉(吳岱凌飾)懷著身孕找上門,這些阿和留下的爛攤子更讓父親對阿和徹底絕了念頭,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阿豪身上。誰也料想不到的是阿豪卻突然在一個深夜莫名跳樓了,諷刺的是這讓這個家庭受到重挫的同時,卻也成為了這個家庭關係的轉機。後來小玉在阿和母親(柯淑勤飾)的照顧下,在阿和家平安生下了孩子,兩人在輔育院辦理了結婚手續。阿和迴歸社會後終於懂事了,開始辛苦打工不再惹事,而父親也逐漸地與他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但是幾年後,菜頭出獄了,並且脅迫阿和做一些非法勾當,想不到的是菜頭卻在一個雨夜讓阿和幫他完成一筆非法交易後失蹤了,後來阿和才得知菜頭已經被殺了,至此,阿和似乎才徹底擺脫了過去的陰影。

影片最後,阿和與父親和解了,父親阿文也和妻子和解了,可是他們的和解卻都是以失去和傷痛為代價,促成他們和解的是一條條鮮活生命的逝去。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父子的和解:一個兒子的失去換回另一個兒子

片中的父親阿文是一個可悲的父親,他既不瞭解自己引以為榮的大兒子阿豪,也不瞭解自己以之為恥的小兒子阿和,以至他對於阿豪的離去,一直都很茫然,他對駕訓班的學員說:"我兒子之所以發生這個事情,就是因為我沒有注意到,就算注意到了,也沒有把它放在心上。"說這話的時候他更像是在自言自語,也彷彿是他對自己的自省,這也墊定了他後來與阿和和解的基礎。

1、父親的愛,代表的是“失去”與“不願再失去”

阿和與父親的關係一開始就是劍張拔弩的,即便在法庭上,父親仍然堅定地對法官表示,希望讓阿和到少年輔育院裡去被管教,絲毫沒有要求情的意思。

就像影片的英文名《A Sun》的同音單詞 “A Son”一樣,父親似乎一直就只有一個兒子。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影片英文名《A Sun》 取自網絡

只是他沒有料到的是,以前他只是當自己只有一個兒子,但是後來,他真的只有一個兒子了。而影片中也從來沒有阿豪與阿和的同框,永遠是一個正面一個背影,這似乎也暗示著二者只可存其一。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兄弟獄中會面 劇照取自網絡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劇照取自網絡

在這裡,父親的愛顯得有些無力,也有些殘忍,彷彿是因為失去了一個希望,所以用力抓住另一個希望。

即便他最後為了不讓菜頭打擾阿和的新生活而讓菜頭永遠消失,也沒有感受到很多他對兒子的愛,彷彿更像是為了保住這個唯一的希望而做出的不理智的極端行為。因為之前的他一直是一個刻板、循規蹈矩的人,從他將“把握時間,掌握方向”視為座右銘和訓導格言就可以看出,如果同樣的事情放在以前,他肯定不會以這種極端方式解決。

所以對於父親最後讓菜頭永遠消失的原因,更容易讓人理解為:已經失去,所以不願再失去!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父親初次關心阿和 劇照取自網絡

2、父子的和解,為何只能以哥哥的生命為代價?

阿豪的離去成為了整部影片的轉折點,一切彷彿由此新生。

可是為什麼兄弟二人只可存其一?

影片以對比的方式闡述了父親對阿和失望的原因。但從片中可以看出,阿和雖然叛逆,但卻並非十惡不赦之人,可是父親從來沒有嘗試去了解他,更沒有嘗試去教育關愛他。

這折射出了現代多子女家庭中很容易出現的弊病:偏心。

傑弗裡克魯格在《同胞效應:兄弟姐妹紐約帶大揭秘》中稱:

"世界上95%的父母都有偏愛的孩子,而其他5%是在說謊。”

在多子家庭中由於重男輕女、護幼護弱、是否符合期待等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父母的偏心,而引致的後果就是被忽視的孩子容易有一些自卑、悲觀,甚至影響成長後的結婚生子;而被偏愛的有可能囂張跋扈、自私自利,或成長為“巨嬰”,兄弟姐妹之間更是出現很多的隔閡、爭奪等。

而可悲的是家長們卻總是意識不到這一點,或者意識到也選擇無視。

所以從一開始,父親的偏心就已經註定了這個“二者存其一”的可悲結局,只是導演用更慘痛的方式讓父親和觀眾去領悟。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父子和解 劇照取自網絡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夫妻的和解:終將伴隨著罪惡

影片中妻子琴姐就像這個家的粘黏劑,不停地想辦法將一塊塊家庭碎片粘合在一起。但丈夫阿文對她的做法卻並不認同,也不配合,以致二人常常會發生爭執。而他們關係就如同很多夫妻一樣,彼此有時候是那麼陌生。

1、婚姻夥伴:永遠走在單行道上的夫妻

片中琴姐表現出的一直是比較溫和、堅強的形象,與丈夫發生的幾次爭執都是因為阿和。

但是阿文夫妻間的關係讓觀眾更多感覺到的是冷淡,他們就好像行駛在單行道上的兩輛車,永遠沒有交流與溝通。

琴姐不懂為什麼丈夫能對小兒子阿和如此狠心、冷漠,也不懂丈夫到底在想什麼;同樣阿文又何嘗理解琴姐呢?

但在山頂上,阿文在那段自白中道出了他們夫妻關係的實質:

“後來我有整整兩個星期沒有去上班,你很少管我幾點回來,很少問我去哪裡。”

這段話讓人瞬間瞭解了這對夫妻的關係是有多冷淡。而他們的夫妻關係折射到生活中,有多少人看到了自己婚姻的影子?很多夫妻好像只是婚姻夥伴,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我們不需要交流溝通,也不需要相互關心,各自行駛在自己的單行道上,互無關聯。

琴姐的思想是一個傳統的家庭婦女,而阿文是一個傳統式的大家長且只做不說的性格,最終自然出現了這樣的“單行道”夫妻關係。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劇照取自網絡

2、夫妻的和解,伴隨的除了傷痛,還有罪惡

琴姐和阿文夫妻的矛盾點一直膠著在阿和的身上,而阿和與父親的和解卻是源自於阿豪的離去,所以勢必他們夫妻的和解有一部分也是源於阿豪。這也就註定了傷痛的必然。

影片中夫妻二人的真正和解是在山頂阿文的袒露心聲,而這場也是琴姐最大的一場情緒爆發戲,阿文的淡然映襯著琴姐的激動,明明已經是在影片尾聲,但這場和解背後的代價卻讓人感覺越來越沉重。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夫妻山頂和解 劇照取自網絡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兄弟的和解:失去後才開始懂得

影片裡並沒有描述阿和與哥哥阿豪和解的情節,但阿和在哥哥走後的改變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與哥哥和解的過程。

1、有多討厭,曾經就有多喜歡

阿和其實應該是不討厭哥哥的吧,更多的可能是討厭那個總被用來對比的哥哥。

這麼溫暖的哥哥,最初的阿和應該是曾經喜歡過、引以為榮過的,畢竟人總是嚮往美好的。在影片中,阿和曾經這樣去描述哥哥:

“從小到大,大家都喜歡他,他功課好,長得好,什麼都好,他很厲害,厲害到我越來越討厭他。”

“他們都說我很爛、很不好,但至少我現在還活著。但我哥呢?他厲害到這輩子只做錯過一件事情,就是從那麼高的樓上跳下。”

“哥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總是為每個人設想,但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他心裡面在想什麼”。

在阿和的眼中,哥哥其實真的沒有什麼缺點,可他最討厭的就是他的“沒有缺點”,因為零缺點的哥哥就像陽光一樣照射著自己,讓自己的缺點在陽光下無所遁形,而自己永遠只能在他的陰影下顯得一無是處。

所以阿和討厭的不是阿豪本身,而是討厭被對比後的一無是處、被嫌棄,而對比的參照物剛好是自己的哥哥。這也是“偏心”的家庭經常衍生出的悲劇。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阿和眼裡的哥哥 劇照取自網絡

2、兄弟的和解,卻是失去後的懂得

在參加完哥哥的葬禮後,阿和在輔育院情緒崩潰,到處亂跑亂跳被關了禁閉,給他做心理輔導的心理醫生勸解他好好改造,還有家人在外面等著他,阿和卻說:“等我做什麼?等我在這邊變好回去嗎?還是等我變得像我哥一樣好?”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阿和意識的變化 劇照取自網絡

這時候的他其實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將要做出的改變。而這種意識他後來把他轉為了行動。

影片中表現阿和的變化其實並不是從出獄後,而是在獄中就開始了。

在片中有一個細節:阿和被宣佈出獄那天是阿和負責打菜,有人排隊時多拿了食物被阿和發現,阿和堅持讓他放回去,並說‘已經有了就不要再拿,後面的人還要吃’。如果是以前的阿和是絕對不會說,也不敢說的。

出獄後的阿和開始變得有擔當,也努力地工作、生活,學習承擔做丈夫、做父親、做兒子的責任。他越來越像自己的哥哥阿豪,給周圍的人安全感,給他們以溫暖,就像曾經的哥哥。

不知不覺中,他已經和自己心裡的哥哥和解了,他開始想要去了解哥哥時才發現,原來哥哥總是為每個人設想,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他心裡面在想什麼,原來哥哥曾經那麼孤獨。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劇照取自網絡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尾聲:不要讓和解成為是傷痛後的領悟

影片的最後有兩個片段:

►一個是母親將阿豪的物品打包後收了起來,彷彿如文章開篇所說“難過的事情總會過去,也總會被遺忘”,好像預示著整個家庭都將告別過去準備新生,將痛苦和秘密統統埋藏。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母親與阿和整理哥哥的物品 劇照取自網絡

►一個是母親坐在自行車後座上才體會到,原來阿和小時候喜歡的其實是坐在自行車上被斑駁陽光溫暖擁抱的感覺。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母親坐在自行車後體會斑駁陽光的溫暖 劇照取自網絡

但這卻並不是一個陽光團圓的溫暖結局。

雖然這個家庭中一段段的關係彷彿都得到了修復、和解,但是在這貌似溫馨的結局背後不但有阿豪離去的陰影,還有父親犯下罪案的陰影和母親需要隱藏真相的壓力,這些陰影都終將一直壓在父母的心上

導演讓故事在媽媽似乎在感受陽光下的溫暖時戛然而止,但在媽媽的臉上不僅沒有笑容,還投射著很多斑駁的陰影,這些陰影或許也映襯了他們心中的陰影。

就像導演鍾孟宏在談到下一部作品時曾經說過:

事實上,《陽光普照》哪有什麼陽光普照啊?我拍上部作品《一路順風》的時候哪有什麼一路順風?如果我下部片拍個《普天同慶》,也不會真的普天同慶。

所以哪有什麼陽光普照呢?生活本就是陽光與陰影並存。而且人生難測,隨時可能有風雨侵襲,又怎麼能時時沐浴在陽光下呢?

《陽光普照》就像每個家庭的小小縮影,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其中某個角色的投射,我們與家人之間的關係也可能會在片中重現,但是希望每段關係的和解不是如同影片中一樣,是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所以多抱抱身旁的愛人,多陪陪家裡的孩子與老人,不要在悲劇重演時只能如阿文般不斷地懊悔:

之所以發生這個事情,就是因為我沒有注意到,就算注意到了,也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劇照取自網絡

豆瓣8.4《陽光普照》||和解,成為以傷痛為代價後的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