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節檔電影,會以何種形式播放?

小峰影視劇


2020春節檔電影,會以哪種形式播放?

近年來,過年陪家人一起走進電影院,一同領略不一樣的視聽享受,成為一種新的過年娛樂方式。然而,2020年,註定是特別的一年,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月23日,2020春節檔備受關注的7部電影集體宣佈撤檔,《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姜子牙》《熊出沒·狂野大陸》《急先鋒》先後發聲明退出春節檔。

即使這些電影沒有宣佈退出春節檔,延遲播出,這些電影有可能難以難以如期與觀眾們見面。當然也有一部電影不一樣,它如期上映了,你猜對了?

在春節前後,各地先後響應公共衛生預警,像電影院,酒吧,演唱會等這種人群集中的場所一律關閉。這樣一來,剩下六部原本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都延期播放。

那麼這些電影會怎樣與觀眾見面呢?

電影播放無非是線上線下兩種形式。

線下

目前國內疫情控制趨於良好,而國際上,疫情有些爆發式增長。這讓線下形式,也就是電影院觀看,還是有一點困難的。2月26號,北京電影行業為

下一步做準備(並沒有說明允許開業),提出了“隔排隔座售票”的想法,但因為疫情沒有結束,這個事情後面也不了了之。

隨著疫情控制情況,線下還有可能在一下兩三個時間點上映。

六一兒童節(《姜子牙》《熊出沒狂野大陸》)有可能剛開始疫情解除,不建議去人群聚集的電影院,所以不一定會有電影上映。

十一國慶節(所以電影)這個時候,新拍攝的電影剛開始,而電影行業需要片源,支撐國慶檔的電影播放。上面那六部春節檔電影是不二選擇。儘管票房沒有像預期春節檔那麼多,但是國慶檔,也差不到哪去。

2021春節檔這個是最大膽的一個想法,對一些電影很不適用。比如電影主題是關於2020年春節的,電影投資方製片方需要資金迴流,這些電影就不可能等到2021年上映。

線下電影院上映有太多不確定因素,看時局發展情況,靜觀其變

線上

線上這個形式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多研究的。對於通過網絡媒體播放,已經有《囧媽》通過“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在大年初一免費播放,獲得很好的評價。

剩下六部春節檔電影,可根據自身情況,現在合適的時期線上上映,但是我認為效果沒有春節期間《囧媽》上映的效果好。

相比於兩個形式,春節檔電影后期在電影院上映可能性比較大。

以上是小編個人看法,大家可以說說自己看法。


劇烈運動


大家好,我是鼠標看電影,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會對 2020 年全年的電影檔期都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這些電影不是因為市場因素撤檔,而是「不可抗力」,目前的疫情很可能會持續到 4 月份左右才會逐漸平息,也就意味著這些電影要想重新上映,都至少要到 4 月份之後了。

今年春節檔7 天預計票房產出有 50 億左右,如果算上整個大的春節檔,票房產出在 100 億上下,全年除了春節檔外再無檔期可以容納這麼大體量的市場產出。而今年春節檔電影中,至少有四部電影都具備 30 億+體量的質量和前期宣發投入。

現在這些電影如果後延,今年剩下能夠容納這些體量的檔期就只有暑期檔、國慶檔和明年的春節檔了。但顯然這些電影不可能再等一年到明年上映,那就只剩暑期檔和國慶檔了。

問題是,這兩個檔期不說已經有其他電影預定了,這兩個檔期的市場總量,裝不下春節檔這些電影啊……如果大家排隊上,還會有一個檔期協調機制,這就看電影局和製片人協會或發行放映協會能不能有效協調各家了。但在目前情況下,我估計電影局應該會有一個協調機制,把這些電影都均勻分佈開,不至於都擠在一起。

不過今年的暑期檔市場空間很可能會比原來想象的要緊張的多,春節檔第一梯隊這幾部電影,個個都具備在任何一個檔期獨挑大樑的實力,除了春節檔,沒別的檔期能同時裝下這些大哥們……

原定2、3 月份上映的奧斯卡影片們就只能認命了,要麼硬著頭皮上站著死,要麼認慫撤檔然後被大哥們輪番圍毆……而且春節檔電影撤檔後,他們後續的一舉一動都是會影響到 2020 年全年的電影檔期,乃至 2021 年的春節檔的。

還有一個潛在影響,2019 年很多電影院已經舉步維艱了,原本指望春節檔的票房收入回血,現在這幾部電影撤檔後,今年春節檔票房大盤基本完蛋了,這些影院的收入會受到很大影響,不知道有多少家會抗不到明年……


鼠標看電影


近幾年,看電影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新年俗之一,春節檔隨之成為中國電影院線第一吸金檔期,歷經去年所謂影視寒冬的小幅攀升,今年的春節檔被寄予突破厚望。

  而擁有七部大片的2020年春節檔,原本也正是被業內看做“史上最強”的一屆。

  無論是擁有大IP優勢的《唐人街探案3》《囧媽》,還是有鞏俐加盟的講述女排故事的《奪冠》,以及被視為能接班爆款《哪吒》的《姜子牙》,幾乎每一部都有足夠讓人走進影院的衝動。

  正因為列陣的大都為強手,此次春節檔的幾部重點影片很早就進入了大眾視線,經過幾個月海報、花絮、預告片的逐漸暖場,臨近春節,幾部強片終於要迎來面對面的競逐。從點映到路演,春節檔未啟,卻已是硝煙瀰漫,這白熱化的競爭更類似於體育比賽,激烈、熱鬧,配以闔家團圓的春節,競爭的氛圍令人感到親切歡愉。

  然而就在各片方忙著宣傳排片進入臨戰狀態時,隨著20日中國多地陸續曝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消息,電影春節檔開始感受到陣陣涼意。

  在預防新型肺炎的幾點提示中,明確提到“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合和人流密集的地方”,電影院無疑在列。

  在疫情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淘票票、貓眼等票務平臺22日發佈公告,主動推出春節期間退票政策。

  多日前就感受到涼意的影院經理們當時認為,春節票房肯定會受影響,但究竟會是多大程度的影響,“還需要檔期開始以後再看”。

  人們對這個自誕生以來就成為票房神話誕生聖地的檔期似乎很難放棄希望。

  然而幾乎沒人預料到,觀望期近乎沒有,轉眼之間一切就都已超出了所謂的常規,最終答案很快浮出水面——春節檔此次受到的“影響”竟然是徹底“空檔”。

  23日,先是精耕了4年的《姜子牙》宣佈撤檔,片方表示,“如今疫情發生,我們亦當眾志成城,以防疫為重,以生命為重。”“我們會配合各渠道開啟退票流程,最大限度降低觀眾損失。”

  幾乎與此同時,連續7年出現在春節檔的動畫電影“熊出沒”系列之《熊出沒·狂野大陸》也微博上宣佈正式退出春節檔,其官方微博稱,“我們不願看到觀眾朋友們因為觀看《熊出沒·狂野大陸》承擔任何健康風險,更不願看到疫情進一步擴散的可能”。

  此後,《囧媽》《奪冠》《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急先鋒》一路跟上,原本聚集7部頗具實力影片的2020年春節檔在短短几小時內全部撤空。

  春節檔全部7部影片宣佈撤檔後,貓眼娛樂發佈了退票政策,表示所有撤檔影片均可無條件全數退款。

  一切來得突然、徹底、不尋常,然而這一切又都顯得合理、合情、合適。

  對於影片的紛紛退出,網友們大多表示支持和理解,記者注意到,《姜子牙》撤檔消息發佈之後,其官微的留言很快破萬,網友們除了對電影撤檔表示理解,也紛紛為電影加油,表示期待電影的再次定檔。

  正如《奪冠》的改檔聲明所言,“電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當下特殊的情形中,人們對這史無前例“空檔”的出現反應十分平靜,無論片方還是觀眾,重壓之下,大家的想法完全達成了一致。

  知名編劇史航在社交帳號上表示:“撤檔,我完全支持。留得青山,來日相邀。中國觀眾永遠會支持中國電影的,不差這幾天。春節檔七部電影,我事後都會去影院補看,別人也會。”

  對於這一約定,人們或同心嚮往之。

  唯願再次定檔之日早至,彼時當是平靜安好之日重歸。


優劇精選


抖音和西瓜視頻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疫情防控的大背景,這次《囧媽》網絡首播,將不會收取用戶任何費用。《囧媽》在網絡首映,豐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度過一個平安、健康的假期。對此舉,眾網友震驚之餘紛紛給徐崢及片方點贊,也有業內人士稱“這開啟了春節檔的嶄新模式”。當然這次有疫情的客觀因素,不是常規的商業操作,但也可以預測院線電影流媒體化的情形會越來越多。“《囧媽》也就此載入了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史。”“這是一個產業拐點,是打破傳統電影、網絡、院線觀眾壁壘的革命性事件,給觀眾免費,但平臺與電影投制方也各取所需,可以說是三贏。”對此知名影評人譚飛表示,這樣的提議早有,但只有有魄力有實力有執行力的操盤者才能實現,必須點一個大大的贊。當然,譚飛表示,流媒體平臺的話語權逐漸侵蝕傳統院線板塊,最不是滋味、產生最深重危機感的是院線。關於未來會有多少電影會陸續仿效《囧媽》,譚飛的預判是今後三五年一年五到八部,“五年後,就不可估量了。”


大話蒲塔


今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由於疫情的影響,社會各界都受到了衝擊,對於電影行業來說損失也是相當的慘重的。因為大家要宅在家裡不能出門,所以之前電影院為春節檔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都白費。但是就在大家感嘆今年春節檔只能宅在家的時候,我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了原本打算在院線上映的電影《囧媽》居然在網上可以觀看,而且還是不收費的。這個也算是徐崢為大家做的一點小貢獻吧,可以在家打發一下無聊的時間。

其次,對於徐崢的做法我們可以展望一下未來,或許這是以後電影的一個發展方向也不一定啊,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高度普及,還有就是國家正在加緊速度建設的5G,這都將會把中國帶入一個前所未有,領先世界的萬物互聯的時代。網絡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悄無聲息的改變著大家的生活方式。互聯網的普及註定了以後是一個流量時代,也就是說流量在很大一方面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電影行業更是如此。在互聯網的衝擊下,電影也應該會慢慢的像其靠攏,從流量方面來獲得收益,而不是的單純的靠賣電影票來賺錢了。事實證明,徐崢的策略 到最後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 ,雖然他一張電影票也沒有賣。如果大家有什麼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那時真好


我覺得不會模仿囧媽,只會無限期的延遲上映,畢竟中國有句古話,好飯不怕晚。一部電影的製作耗費的時間,演員,導演每個環節的大量用心製作,就是為了回饋給觀眾,電影行業這麼久了,如果能被網絡替代,還要這麼多影廳幹嘛,還要票房幹嘛,還要這麼多可愛的觀眾幹嘛,這是種文化底蘊,不可被取代,一部好的電影往往都是耗資很久,作為賀歲檔的電影,想必也是付出了大量的時間,既然演員們都可以長久的堅持為我們付出一部好的電影,作為觀眾的我們也願意去等待這份好戲!

就囧媽進網絡首播,確實開闢了先河,但是我們觀眾卻體驗不到在影院的那種氛圍,電影也是種聚集文化,我們聚集在一起,才能把電影和我們觀眾互動起來,而網絡做不到,所以我感覺如果疫情儘快好起來的話,這幾部賀歲檔還是會在電影院上映的,這不僅僅是他們電影人的心聲,也是我們觀眾的心聲!好的電影值得我們等待!加油!






掠過耳畔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電影行業受到一定衝擊:《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急先鋒》等春節檔影片集體撤檔;影院作為電影放映的終端,也按下了暫停鍵,全國電影院宣佈暫停營業。疫情時期,電影行業如何度過目前的困難期?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電影行業(產業)會帶來什麼樣的深刻改變?帶著這些問題,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電影圈的導演、編劇、影院方面以及專家。

《唐人街探案3》劇照,片方供圖

導演郭柯(代表作慰安婦題材的紀錄片《二十二》)說,從製作方和創作方來說,剛好是一個讓自己能靜下來反思的機會,現在大家都出不了門,可以想一想未來要怎麼拍片,要拍什麼樣的電影。編劇任鵬(代表作品《催眠大師》《記憶大師》)直言,應該把被迫駐足,變成“厚積”的過程,“相信電影創作者們都在努力,要麼構思創作新故事新劇本,要麼努力完成手裡的後期製作。前幾天我還看朋友圈裡有個朋友在家自我隔離期間完成了兩個電影故事的創作。”著名影視專家、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表示,這個時候只有大家攜手一起來共渡難關。

1、幕後影響|佔小半壁江山的電影市場停滯了

紅星新聞:您覺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電影行業有什麼影響?主要表現在那些方面?

尹鴻: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整個電影終端完全停滯了。而且大家也都知道第一季度中國電影在全年中可以說佔了小半壁江山的市場規模,所以對全年有非常大的影響。春節檔前後,主要是國產片的上映空間,所以它對整個國產電影會有巨大的影響。

從消費終端和票房上來講,去年2月創造了去年全年最高的單月票房紀錄,今年票房基本上沒有了,特別是整個春節檔都錯過了,而且是大春節檔,通常我們講春節檔會帶動整個2月的票房,所以這對中國電影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主要是影響到了國產電影。第二方面是對電影的生產製作的影響,因為大家都知道整個生產製作都停擺,劇組停工,這樣對電影的供給會帶來影響。當然對電影企業的影響就更加直接,產品不能進入市場,生產過程被無限延長,創作成本和生產成本就會大幅度提高,因為劇組租了空間,租了房子,這些成本都一直在;一方面是產品沒有收穫,另一方面製作成本會大幅度增長,這對企業來講是一個巨大的壓力。所以今年很多電影企業可能都會處在非常難熬的狀態。再加上因為沒有業績,資本市場上可能也會受影響。

尹鴻(中間),圖據其微博

郭柯: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大家都知道現在劇組都停產了!直接的影響就是春節檔的電影,然後現在暫時不能拍攝新電影。現在能看到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現在行業復工的時間還沒有確定。

任鵬: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是全方面的,餐飲、零售、交通、文化娛樂等無一能免。電影行業作為文娛產業的一個重要環節,上游無法開工拍攝,下游電影院封閉,成片無法播放,幾乎是從頭尾端截斷了電影行業的發展。劇本創作可能算是受影響較輕的,但也限制了編劇外出採風、採訪。

2、重返影院|觀眾看電影需要一個正常的生活秩序

紅星新聞:如今,電影院因為疫情紛紛關門,多部電影無法在電影院觀看,您對觀眾重返電影院的期許是什麼?

尹鴻:觀眾肯定會重返電影院,但是它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春節檔的電影失去了春節檔這個時期,不可能有那麼好的票房,因為春節檔太特殊,它的觀影方式比較特殊,大家都是成群結隊的一家子去看電影,這是任何一個檔期都不能比擬的。所以從消費方式上來講,它就不可能達到原來期望的票房規模。

郭柯:但是我相信電影的消費觀念大家已經形成了。不過也不一定是壞事,說不定到時候票房還會經過一輪反彈,這不好說。

任鵬:電影院重新開門營業,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標誌之一。我期待觀眾早日重返電影院,體驗不能按暫停,不能看進度條的沉浸式觀影,其實也是期待重返正常生活。

3、線上放映|不會成為主流電影的觀看常態

紅星新聞:今年有的春節檔電影選擇在線上放映,您對此怎麼看?

尹鴻:我覺得是一個特殊狀態下的一些特殊案例,目前它還不會成為主流電影的(觀看)常態。它主要還是因為有新媒體平臺,有流量需求,然後電影又進不了影院,所以它是在這樣一個特殊情況之下的特殊處理。對於主流的大電影來講,影院依然是第一窗口,這一點毫不懷疑;如果正常情況要靠互聯網,它是收不回自己的電影成本的。還是要靠大銀幕,然後才能帶動後面的放映,未來放映趨勢可能會越來越多樣化,但現在其實主流商業電影還是必須首先依賴大銀幕。

導演郭柯,圖據其微博

郭柯:保留個人意見,我也看了很多的電影院現在出來的反饋信息,其實要看站在什麼角度來看。第一天看到《囧媽》的時候,個人覺得這個還真的是一個比較好的現象。其實作為電影的製作方來講,它還是失了很多東西的,包括大銀幕呈現傳遞的一些信息,我們在電腦前看不一定能準確地接收到。

但是後來又看了院線發的一些文章,不太確定他們之間到底是不是有合約關係,或者是有怎麼樣明確的一個約束,如果是違反了約束當然不好,如果沒有違反約束我覺得這是出品方自己選擇的,其實大家都有選擇的自由嘛。

任鵬:我覺得電影不僅僅是創作者的作品,也是市場的產品。非常時期選擇不同的平臺展示產品,其實是一種市場行為。這種方式勢必“冒犯”到原有的平臺。可電商的崛起同樣“冒犯”了商超零售業。但電商“消滅”了商超零售業嗎?沒有。也做不到。對客戶來說,只是多了一種選擇。選擇電商,就要犧牲時間等待。選擇線上觀看,就要犧牲一部分觀影體驗。人們總是在得失之間做出自我的選擇。

紅星新聞:有的影院開始賣爆米花等周邊產品,您怎麼看?

尹鴻:其實影院消費收入當中的百分之二三十都來自其他的產品銷售。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但是現在問題是沒有人去看電影了,爆米花賣給誰?所以首先得有電影看,這些周邊的產品才能夠賣的出去。

任鵬:我覺得是。其他地方的爆米花是一顆一顆地吃,電影院的爆米花是一把一把地吃。何況很多電影周邊產品在電影院售賣其實方便了觀眾。

4、非常時期|對製作創作方是靜下來反思的機會

紅星新聞:疫情時期,您覺得電影行業如何度過目前的困難期?

尹鴻:現在就只有等,大家都在熬,當然現在大家在儲備,在等待做項目,把項目做紮實。都是共克時艱的一個過程,也不光是電影,各個行業都一樣,所以損失各個行業都會有的,電影也不例外,只是電影行業應該上下游齊心協力,不要互相攻擊,大家共度難關。影院有影院的難處,製片方有製片方的難處,這個時候只有大家攜手一起來共度難關。

郭柯:現在大家都出不了門,可以想一想未來要怎麼拍片,要拍什麼樣的片。加上今年大家都知道韓國電影突然一炮而紅,現在又是空檔期,剛好是一個能靜下來反思的機會,我覺得從某些方面講不是壞事。

編劇任鵬,本人供圖

任鵬:我覺得從2010年到現在的十年間,我國電影行業確實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體驗了一飛沖天,也感受了極速下降。在疫情這個非常時期,我們被迫原地踏步。既然腳步慢下來就應該著重思考未來的步伐應該怎麼踏,一步走多遠。思考什麼樣的題材,什麼樣的製作更能滿足觀眾的電影需求,更能在電影文化事業發展路上留下腳印,厚積薄發。應該把被迫駐足,變成“厚積”的過程。

5、撤檔影片|如果復映肯定都值得進電影院看

紅星新聞:今年春節以來,多部電影撤檔,您覺得會不會在五一期間集中上映,來一次井噴?如果觀眾重返電影院,您會推薦哪些撤檔又復映的電影?理由是什麼?

尹鴻:肯定會分散排片,因為沒有一個檔期能像春節檔能夠容納那麼多的電影,這是消費方式決定了的。

《奪冠》劇照,片方供圖

任鵬:我覺得不一定是五一,而是何時疫情得到控制,何時井噴。一部電影的誕生,從創意到大綱再到劇本、選角、拍攝、後期、審查、成片,中間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有重重磨難。能夠進入電影院放映的都是一路過關斬將的倖存者。因為如今被撤檔的是春節檔影片,要麼有系列電影光環,要麼有大導演加持,如果復映肯定是都值得進電影院看的。

郭柯:我覺得每一部電影都值得去看。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都是質量有保障的。我覺得春節檔的電影有興趣的話都值得去看一下,也是支持一下中國電影。

6、電影減產|再生產能力下降,可能影響到明年

紅星新聞:隨著疫情發展,國內多個電影劇組實行停工防疫。停工的背後會不會造成整個2020年電影產量減產,影響下一個國慶檔、元旦檔、春節檔的上映電影數量與質量?如何緩解這個觀眾看片需求與電影產量可能不足的現實矛盾?

尹鴻:多少肯定會有一些影響,其實最怕的是由於大家資金鍊的斷裂回收不了,帶來再生產能力下降,所以它也可能影響到明年。如何緩解這個觀眾看片需求與電影產量可能不足的現實矛盾,這就是要時間來彌合。而且數量不是核心問題,實際上中國電影不怕減數量,主要是怕減少主流商業電影的質量。實際上,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多數量的電影,但因為資本的投入會影響到電影製作的投入,擔心的是怕影響主流商業電影的品質,進而可能會對市場有巨大的影響。所以大家也都在努力,儘量把這種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我認為也許在質量上不會有特別大的下降。

《緊急救援》海報,圖據電影官方微博

郭柯:如果復工的時間沒出來的話,現在還不好說,也不一定就斷檔。其實我們還有好多電影沒上映,包括可能有一些小眾的文藝片,也許會有一個機會。但是如果疫情再持續幾個月不開工的話,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大檔期的電影,包括國慶、明年春節檔。其實小體量的片子應該影響不了什麼。

任鵬:如果短期內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電影產量肯定減產,但電影作品仍有存量,應該不至於讓觀眾覺得看無可看。何況有些影視作品,比如動畫片、特效片,製作週期漫長,仍然有望在國慶、元旦、春節檔和觀眾見面。畢竟疫情對現在正在拍攝的影響大,對後期製作影響相對小些。相信電影創作者們都在努力,要麼構思創作新故事新劇本,要麼努力完成手裡的後期製作。前幾天我還看朋友圈裡有個朋友在家自我隔離期間完成了兩個電影故事的創作。如果真的產量青黃不接,也可以考慮將經典電影作品重映。有很多老電影我們都是通過電視屏幕看的,應該再進電影院重新感受一下。

7、期待電影|關注小人物,側重人性,側重生活

紅星新聞:這次疫情,無疑對電影工作者深有觸動。比如我們應該生產什麼題材的電影?比如觀看電影的渠道和方式?比如如何在電影院安全愉悅地看電影?您對將來國產電影的期望又是什麼?

尹鴻:我覺得電影本身它應該是多樣性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電影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大家一窩蜂都去寫抗疫的題材,也未必是好事。其實還是寫這個題材當中的人的故事,深度去挖掘人的命運,人的故事才是未來。

郭柯:我覺得有一部分製作方肯定會思考,加一些更加自然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我覺得將來肯定會有這方面涉及,進行一些反思吧。

任鵬:這次疫情讓我們見證了太多生離死別,也看到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無力感。哪怕科技發展至今,對抗病毒的仍舊是我們的免疫力。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小人物。也許我們應該製作一些關於小人物的電影。側重人性,側重生活。周星馳的電影之所以打動人,在常常以小人物切入故事。觀看電影的渠道我個人還是推崇電影院,但有人也許不在意屏幕大小、音響效果,那線上平臺也不失為第二選擇。等疫情過去,影院應該注意座椅環境的清潔消毒,新風系統保障空氣質量,在電影院看電影就是安全的。我希望疫情過後,能後很多優質的電影故事誕生。

紅星新聞:有很多網友也說中國不缺好的故事。您覺得這次疫情對我們整個電影行業或者從拍攝題材來說,能發生什麼深刻的改變嗎?

郭柯:我覺得首先只要大家保證初心是正確的就沒有什麼問題,我覺得別的國家能拍出好的電影,我們也不氣餒。前提是你要去觸碰,要敢於去嘗試,然後把握好正確的價值觀就沒問題。

任鵬:這次有春節檔電影選擇線上放映,似乎就是在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將電影對於多平臺的選擇猛推了一把。本來2018年、2019年就被大家稱為影視寒冬,疫情再來一記重擊,對一些小的公司無疑是雪上加霜。或許會讓電影公司、電影創作者開始思考:我們為什麼還活著,我們該怎樣活下去。人們並不是依靠災疫成長,但倖存者卻應該在存活後反思。

新聞鏈接

疫情下,成都不少影院做起了“零食微商”

從大年三十算起,影院已經歇業二十多天,高昂的商場物業租金和人員成本,讓很多影院招架不住,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影院開始紛紛做起了“食品微商”,爆米花、飲料、零食小吃等紛紛上線。

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太平洋影管獲悉:太平洋影管旗下下屬的70家直營影城推出電影零食大禮包,98元包郵,大禮包中有10種不同口味的零食,還有紀念品贈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幾乎全國影城都在積極促銷,線上不打烊,我們的大禮包包郵,無接觸送到家,觀眾反饋挺好的,太平洋(春熙店)接近400份大禮包昨天(18日)已經售罄,我們現在都是線上接單。”該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影院沒辦法營業,促銷商品是最主要的,商品有臨近期,影院為春節檔期儲備了大量庫存,銷售庫存是有必要的。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目前疫情是影院行業最大的敵人,而疫情過後,我們如果不做好準備,不積極改變,我們同樣面臨敵人。寒冬總會過去,誰先邁出第一步,誰就離春暖花開更近一點。”






喜劇之我是前輩


我認為由於受疫情影響,電影院不開放!好多電影將會以互聯網的方式與很多優質平臺合作,讓你在手機上,互聯網電視,電腦上等觀看,比如《囧媽》,還有的新電影將會延期,等疫情徹底結束後會再影院跟大家見面!


費歌傳說


2020春節的電影已經形成了。網絡已經公佈了絕大多數春節檔電影播出,大概是以網絡形式。現在還有部分為了圈錢的還在等待疫情過後人員穩定了在做電影院播出。不可能全部按照囧媽那樣網絡播放,畢竟網絡播放圈錢跟很定是達不到電影院播出的效果。這些商家又不傻。


明治豔和


現在,好多東西都商業化了。

有人說《囧媽》,播出方式是很好的,的確,疫情在家,一部新電影這樣上映,很多人都會看,無所謂電影好壞,但這也只是一種商業盈利模式,雖然很好,很照顧在家的人,挺好的。

其他春節檔的電影,到現在都沒有任何消息,可能是價錢什麼的沒談好吧,原本預熱那麼火,現在消息一點都沒有透露。

疫情之後,明星收入問題被暴露,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過,明顯的不公平。如果很多建立在觀眾基礎上的高收入人群,能將自己的收入用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這無可厚非,但現在確實,他們很多人,只是做個樣子,自己的腰包,自己捨不得啊,的確應該限制了,特別支持,相信很多人看到國家限制明星收入,都很舒心。

疫情影響未播的電影,何不做個帶頭作用,限制明星收入,差不多就行了,各個平臺也支持下,直接上映唄,這是我的期望吧[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