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是从什么时间取代小麦,成为中国粮仓中的主角的。


稻米是从什么时间取代小麦,成为中国粮仓中的主角的。

水稻

导语:从北宋时期开始,经济重心就从黄河流域逐渐过渡到了长江流域。农民的粮仓中,稻米取代了小麦,成为粮仓中的主角。

一、关于五谷的各种说法

与今天一样,古代中国人同样以“五谷”为主食。所谓“五谷”,其实有好几种说法。

其中,东汉年间的郑玄在注释《周礼.夏官.职方氏》的“谷宜五种”一句时列出了“黍、稷、菽、麦、稻”这五种。不过,同样是这位“大儒”,又在同一本书的《天官.疾医》篇里,把“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一句中的“五谷”解释成了“五谷,麻、黍、稷、麦、豆也”。

无论“五谷”究竟包含哪几样,“麦”“菽(豆)”“麻”“稻”的含义都比较清楚,只有“黍、稷”两种的音、义都令现代人感到生僻,偏偏这两者是早期中原先民最重要的食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中,“黍”字出现的次数最多,有100多处,其次就是出现40多处的“稷”字。

汉代的许慎在《说文》中还特别说明,“稷”是“五谷之长”,这就显得更加奇怪了。“黍”“稷”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尚书》中的“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已成历代传诵的名句。

稻米是从什么时间取代小麦,成为中国粮仓中的主角的。

五谷杂粮


当下的通说认为,“黍”去皮后就是“黄米”,而“稷”去皮后则称为小米。此外,“稷”还有个更通俗一点的别称,就是“粟”。西汉郭舍人在《尔雅》的注中就明确说明,“稷,粟也。”无论是“黍(黄米)”“稷/粟(小米)”,它们很可能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作物。

二、小麦

小麦到达中国的时间不详,不过我国境内最早的小麦遗物,是在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沟墓地里发现的,在古墓的一个草编的小篓中装着小麦作为随葬品,距今已经有3800年的历史。

当地遗址中还发现了大型磨麦器。新疆的发现提醒我们,小麦很可能是从西亚经过新疆转入我国北方的。史书上也曾经记载,周穆王西巡,与西王母约会的时候,沿途部落纷纷向周穆王进献小麦,可见当时小麦己经是全亚洲人民的大众情人。

商、周时期,小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不如粟,在宗庙祭祀的时候,以粟为尊贵之物,看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不过,嘴巴最终还是决定了脑袋,即使在古代原始的耕作制度下,单位面积小麦产量估计也是粟产产量的两倍以上,如果水肥得力,产量会更高。

到了战国时期,小麦已经取代粟,开始在各国的粮仓中成为主角,特别是秦国。.

战国七雄中,秦国位于西方,从地理上来看,靠近西域,所以当地接触到小麦这种作物的时间必然很早。而且,秦国拥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关中平原,这里的气候和水文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小麦。

所以秦国最后做大,并统一天下,是有着优良的环境基础的。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秦国的军队有多彪悍,让他们饿几天肚子就没有战斗力了。战国后期秦军能够连年作战,经济基础则是关中平原出产的小麦。

稻米是从什么时间取代小麦,成为中国粮仓中的主角的。

小麦


种小麦的地区,不论是关中平原,还是后来华北平原的一些农耕区,农民们不得不逐年耕种,最后让土地陷入万劫不复的盐碱化境地。大批农民失去了稳定的粮食收入,揭竿而起就不可避免了。

唐朝是小麦最后的光辉岁月,在安史之乱前,沿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北方地区的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60%,南方地区则占了40%。当时北方地区基本上是小麦的种植区。唐朝对耕地的开发几乎达到了当时科技的极限,唐朝人口不到今日中国的4%。但耕地面积最高时达到8亿至12亿亩,己达到今天耕地面积的一半。

唐朝由占今天约50%的耕地,养活了占今天4%的人口,耕地看似绰绰有余,但北方地区的耕地产量却己是日薄西山。继粟产量不足引发的第一次粮食危机之后,小麦产量下滑引发的第二次粮食危机,摆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

三、水稻

和小麦起源于狗尾巴草类似,水稻也来自先民们对草类的筛选。但种水稻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先民们其实并不太在意稻米作为食物的充饥功能,而是喜欢把稻米放入陶罐中发酵,获得美味的酒。当时食物来源丰富,人口又少,嘴馋也许是先民们种水稻的最初目的。

水稻的种植需要较高的技术。古人掌握水稻种植的整套技术,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所以当时的水稻产量不是很理想。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古代长期没有找到高产的稻种,而且一年只能种一季。

宋朝初年,越南的占城稻被泉州商人从东南亚带到了福建等地,开始迅速占领长江流域的农田。占城稻具有高产、早熟、耐旱三大特点,生长期很短,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种到收,只需要2个月时间。

优秀稻种的引入和推广,直接缴发了宋朝时期中国人口的大爆炸,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北宋时期,全境人口约有1亿人,如果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方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北方地区人口的一倍。

稻米是从什么时间取代小麦,成为中国粮仓中的主角的。

稻田


南方地区人口数量多,就意味着来自南方的税收在国家税收中占的比重就大,国家的经济重心必然转移到了南方地区。从北宋时期开始,经济重心就从黄河流域逐渐过渡到了长江流域。农民的粮仓中,稻米取代了小麦,成为粮仓中的主角。

四、结语

小麦统治粮仓时期,如果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统一的中国开始算起,到北宋王朝建立时的公元960年,中国一共经历了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十个时代,平均每百年多一点就会改朝换代一次。如果把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那些短命的小王朝分开计算的话,朝代更迭的时间更短了。

当水稻成为粮仓的主角后,中国一共经历了北宋、南宋、元、明、清五个王朝,如果算到公元1911年止,在950年的时间中,每个朝代的寿命接近200年。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北宋和它之后的王朝都因为广种水稻而延年益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