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面子而戰”不足取

管建祥著《偶感》711:“為面子而戰”不足取

“面子”是一個人的臉面。有句話說得好,“人要臉,樹要皮”。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臉面,對人的重要性,就像一棵樹的皮對於樹一樣重要·。還有句話,“打人不打臉”。就是無論怎麼得罪人,絕對不能讓別人覺得“丟臉”和“不給別人面子”,否則會導致說話的場面尷尬,關係緊張,同事難處。由於“面子”問題,帶來的麻煩、矛盾、爭鬥和結怨,別人會嫉恨和記恨一輩子。嚴重的可能產生命案。

一、“要面子”是一種價值觀

那麼,“面子”又是什麼呢?不同的人對“面子”的理解不一樣。有人可能把“面子”理解為自尊,如突然打斷別人的講話,似有不尊重別人的嫌疑,被打斷者可能認為打斷者這是不給自己面子。有人可能把“面子”理解為權威,如領導講話時,當場提出與領導講話的意思相反的意見,領導會認為下屬在挑戰自己的權威,不給自己的面子。有人可能把“面子”理解為禮遇,如果有人請領導班子的成員吃飯,而唯獨少請了其中一位領導,甚至連招呼都沒有打一聲,這位領導知道後,就會覺得沒有面子。不是領導想吃你那頓飯,領導會認為請客者“目中無人”、“狗眼看人低”,沒有把領導一視同仁,是在歧視,沒有禮遇自己。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對“面子”的理解。不管是什麼理解,均代表當事人對“面子”的價值觀。比如,同樣的一句話,在有些人看來是“挺沒有面子的”,而在另外一部分人看來,不見得就是“丟面子的事情”。做老師的都有這樣的體會,同樣的一句批評的話,對於成績好的學生,可能覺得自己被批評,“丟面子”了,會悶悶不樂好幾天。而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極有可能一笑而過,就像是沒有事一樣,不覺得是沒面子。

二、太重“面子”必然產生矛盾

同事之間,時常因為利益之爭、榮譽之爭、權力之爭和資源之爭等產生矛盾。更為常見的,還是因為“面子”問題而導致的心懷不滿。某單位某部門的領導班子中有兩人有矛盾。知情人透露,矛盾雙方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和利害之爭。只是因為兩人的工作有交叉,涉及到溝通事宜。雙方都“死要面子”,希望對方主動和自己溝通,哪怕是打個電話告知一下。可是,誰也不願意主動示好,相互不買賬、產生誤解和存在矛盾。再加上有好事者在中間誤傳信息,使得誤解和誤會不斷加深。領導各自拉人,逼下屬站隊。下屬以80後居多。80後的年輕人有別於年長者,他們水平較高、思想開放、認識超前、時代感強,不喜歡“搬弄是非”,不習慣於“張長李短”,更不善於“拉幫結派”。他們對於“拉山頭”、“搞團體”的一套,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興趣,只是覺得自己夾在有矛盾的領導之間,有點做人難、做事不易。下屬的態度,反過來,影響領導的心情和態度,因此產生群體內部的矛盾。因“面子”問題,引發領導之間、領導和下屬之間、下屬和下屬之間的矛盾並不鮮見。

三、為“面子”而戰是不成熟的表現

有句話說,“死要面子活受罪”。由於人與人的差異,不可能有兩個人在同一個問題上,會有同樣的感受和看法,必然會產生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如果是同事,甚至是“同朝為官”,不能求同存異、合作共事,因為“面子”問題導致隔閡、交惡和“老死不相往來”,必然導致工作難以協調,不利於事業的發展,也影響自己在群眾中的口碑。再說,“面子”又能值多少錢?給足了面子又能咋樣?“為面子而戰”,既不能挽回面子,又不能保全面子,更不會確保未來有面子,只能影響自己的好心情,於公於私都無益可言。

所以,工作中要時刻提醒大家,“不要為面子所困”,更不能“為面子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