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這是來到襄陽這座城市最常聽到的一句詩文。一條漢江把隔岸相望的古城一分為二,江北是威嚴聳立的

樊城,江南確是溫雅自持的襄陽。兩城相望描繪下了很多廣為流傳的佳話,華夏第一城池更是對這座歷史名城最直接的讚美。那麼歷史上的襄陽為什麼名氣如此之高?頻頻被譽為兵家必爭之地呢?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金庸《射鵰英雄傳》,南宋與蒙古在襄陽交戰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新版《射鵰英雄傳》



  • 南北融合 文化襄陽

初到襄陽,不難發現這座城市的一城雙面,有一種南北方文化融合的默契。襄陽人愛吃麵,特別是紅油滿滿牛肉麵,這是北方人的習慣。

早年間南下的回民在江邊的碼頭登岸,他們大多聚集在碼頭旁的教門街,在這裡多以宰牛、賣牛肉為業,思鄉心切的他們借鑑了老家拉麵的做法,把八角、辣椒、生薑和香料等加入牛油熬製成噴香的紅油,再將紅油澆在燙熟的窩子面上。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襄陽牛肉麵

然而吃麵同時又配上一杯黃酒,黃酒的搭配屬於南方常見的下飯吃法。民以食為天,吃飯的融合即是文化的融合,南方和北方的差異慢慢在潛移默化地融合,成為了這個地方獨具一格的生活習慣。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 襄陽”還是“襄樊”
  • 而關於城市名稱“襄陽”還是“襄樊”的問題,一直反反覆覆。兩個地區的隸屬關係也是經歷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磨合。

    1950年襄陽行政區劃發生重大變化,將“襄陽”和“樊城”兩座城合併為一個城市,為了照顧兩個城市人民的情緒,所以各區一個字,組成了“襄樊”二字。1979年,襄陽專區改稱襄陽地區,襄樊市由省直轄。1983年8月,撤銷襄陽地區,其行政區域併入襄樊市(地級市),2010年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更名為襄陽,無一例外是因為“襄陽”的名氣更大。無論是在國人津津樂道的三國相爭,還是在金庸筆下的宋元元對峙。襄陽作為兵家必爭之地,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英雄故事,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老百姓。因為廣泛的群眾基礎,更利於城市品牌建立與招商引資。



    • 地理位置決定歷史重要性

    襄陽地理地位屬於在秦嶺山脈的南段延伸,江漢平原的北入口,山脈虎口的位置特徵,有著得天獨厚的防守屏障優勢。同時也正好處於一個盆地的十字路口,南北貫通,要經過這裡;東西貫通,也要經過這裡。四周的各條道路,都匯聚於此。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從襄陽南下,沿荊山、大洪山之間的宜城通道,一路可到荊州,進入廣袤的江漢平原,直抵長江。向東可以把江漢平原這個重要的經濟區掌握在手中。小說中郭靖死守襄陽,也是因為襄陽一破,蒙古人便可長驅直入,進入長江沿線,切斷四川與江南聯繫,肆虐江漢平原。

    從襄陽向東,從棗陽至隨州,向南直達漢口。這是江淮平原與長江流域溝通的西側通道。這附近有著名的義陽三關,武勝關、九里關、平靖關。兩淮南下,若得此三關,則守軍自潰。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從襄陽向北,是南陽盆地。向東北方向,可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中原地帶。一冒頭就是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平頂山,再往東北,就到許昌了。這樣也是關羽在襄陽、樊城水淹七軍以後,曹操從許昌遷都的原因。

    從襄陽北上,走南陽西,走內鄉、西峽至大名鼎鼎的武關、商洛,從山區一出來,就是藍田,到關中了,長安在望。楚人看秦國不順眼,就從這條路去打咸陽,秦人看楚人不順眼,也是從這條路去打郢。無論誰打誰,都得經過襄陽。李自成先在襄陽稱新順王,然後從這裡突襲西安,才有了大順天下。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跑襄陽馬拉松感受千年古鎮

    濃郁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南北兼而有之的地理氣候優勢,使襄陽人文與自然景觀相映成輝,處處是景,點點珠璣,美不勝收。襄陽是個包容的移民城市,諸葛亮是襄陽最有名的移民。東漢末年的襄陽,接納了許多躲避戰亂的北方知識分子。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諸葛亮廣場


    文化的交融讓這座古城熠熠發光,在華夏文明的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綻放。如今的襄陽,依然能看到修復完善古城牆,體驗荊州古治的風土人情,感受襄陽人民獨有的熱情與好客。如果不想錯過感受千年古鎮的滄海桑田,就來襄陽跑一場馬拉松吧。用腳步共振古韻的音符,用胃感受南北美食的融合,用心體驗時代的變遷!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盛世唐城

    武俠最愛的襄陽 為何名氣如此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