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引子

1948年12月15日,这一天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黑海舰队将要接收一艘战列舰。这艘战列舰是来自于意大利海军的战败赔偿军舰。其服役于一战之前,是一艘舰龄很老的战舰。但对于当时的苏联海军来说,这艘战列舰仍然是极为宝贵的,它就是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斯大林本人一直对大舰巨炮抱有浓厚的兴趣,可二战中苏联拥有的只有四艘沙俄时代的甘古特级战列舰,意大利赔偿的朱利奥·凯撒号着实让红海军兴奋了一把。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朱利奥·凯撒号前甲板,可见其前两作主炮分为联装和三联装,并呈背负式布局

亚德里亚海上的风

朱利奥·凯撒号属于加富尔伯爵级二号舰,1910年6月24日开工建造,1911年10月15日下水,1914年5月14日宣告完工。该型舰是一战前意大利海军为对付法国海军战列舰而建造的,搭载13门305毫米口径主炮,分别布置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和三座三联装炮塔内。四座双联装炮塔和三联装主炮分别布置在舰艏和舰艉,呈背负式布局。舰舯的两座烟囱之间还布置有一座三联装主炮。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大改装前的加富尔伯爵级,注意其奇特的主炮布局

刚建成时,该型战列舰算是相当先进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两艘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已经老态尽显了(三号舰莱昂纳多·达·芬奇号在1916年因为弹药爆炸事件严重受损,已经于1923年被拆毁),法国和意大利均没有参与在1930年签署的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同时法国开始建造两艘新锐的敦刻尔克级高速战列舰,该级舰搭载有8门330毫米主炮,同时还拥近30节的高航速和不俗的防护能力,其设计十分新锐。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敦刻尔克级的设计十分前卫,其主要就是为对付意大利海军

假想敌法国的新型战列舰让意大利惴惴不安,虽然意大利和法国都不受伦敦海军条约的束缚,但是相较于富足的法国人,意大利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墨索里尼通过激进手段上台,接连的罢工和骚乱导致意大利经济遭受重创,局势十分混乱。主力舰的建造本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当年各国签署华盛顿海军条约就是要终结者无休止的军备竞赛。而面对法国海军的新锐战列舰,意大利根本拿不出钱来建造与之抗衡的新型主力舰。

改头换面,摇身一变的高速战舰

要将两艘加富尔伯爵级改造成新锐战列舰需要动大手术,首先就是需要拥有像敦刻尔克级那样的高航速,一战前设计的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采用煤油混烧锅炉,其最大航速为当时主流的21节,可两艘敦刻尔克级的航速都在27节以上,所以整舰的动力系统都需要进行大改。舰舯的三联装主炮被拆除,腾出的地方重新布置了更紧凑的上层建筑,两座相距较远的烟囱也彻底拆除,进行了重新布置。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大改装后的加富尔伯爵级,上层建筑几乎被重塑

该舰此前搭载的煤油混烧锅炉和老旧的蒸汽轮机被彻底拆除,转而搭载全新的重油专烧锅炉和新型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的换装使得该型舰的最大马力从31000马力猛增到了85000马力,其航速从21节窜到了27节,以12节航速航行时,其续航力为4250海里。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改装后该型舰的吃水加深,导致主装甲带降到水线部分

航速是上去了,但是以这两艘军舰的305毫米火炮还是难以与法国海军的330mm火炮相抗衡,对此意大利人决定在原有基础上直接将火炮进行扩膛,这样一来可以增大火炮的威力和射程,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设计,炮塔和炮塔座圈基本不用动,扩膛后该型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增大到了320毫米,拥有10门主炮。副炮方面,改装时就已经将炮廓式的副炮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12座135毫米副炮炮塔和8门90mm高炮。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正在维修主炮的朱力奥·凯撒号战列舰

当然了,这次改进带来的也不全是升级,大改装后,该舰的上层建筑,烟囱等几乎被重塑,除了舰体和主炮之外几乎换了个遍。这使得该舰的满载排水量猛增到了2.9万吨,而排水量激增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布置的主装甲带几乎全部沉到了水线之下,虽然这3.1-9.8英寸的主装甲带起到的多多少少仅仅是些安慰的效果,但是该舰的整体防护却实实在在的比敦刻尔克级低了不少。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战争爆发后,该舰一直无所事事,直到被盟军扣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意大利人改装完两艘加富尔伯爵级和两艘安德烈亚多里亚级之后却发现,改造这四艘战列舰的费用居然比新造舰的费用还要高。因为这四艘战舰除了舰体之外几乎全是新的,拆除旧设备和在原有舰体上进行改造的工程比建造新战舰的工程还要复杂。原本改造旧式战列舰是为了节约开支,但是结果却比建造新舰的费用还要高,可见意大利人虽然浪漫但是数学实在是不怎么好。

改旗易帜,黑海舰队旗舰新罗西斯克号

二战爆发后,法国在不久后便宣告投降,意大利海军一下子失去了积怨已久的对手,再加上燃料短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导致意大利海军的主力舰只能在港内无所事事,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的服役史同样乏味。但幸运的是,它躲过了英军空袭塔兰托港,并在1943年后被盟军扣留,所以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朱利奥·凯撒号作为战争赔偿划归给了苏联。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改装完火控的新路西斯克号,此时距离该舰沉没仅剩几个月时间

关于战后轴心国遗留的战舰来说,划归苏联无疑是最幸福的,那些分给英国和美国海军的战舰,由于种种问题都在战后当成靶舰,例如日本海军的长门号战列舰和德国的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就在战争结束后被美国海军当做核武器试验的靶舰被击沉,相比这些“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命运,苏联海军在二战结束后缺乏大型军舰,就连日本海军赔偿的驱逐舰等都得到了妥善的修复,并继续在苏联海军中服役。战列舰这样强大的军舰更能得到苏联海军的重视了,事实上,朱利奥·凯撒号虽然已经十分老旧,但仍然是苏联在二战后获得的最强大的赔偿舰,移交后,苏联将其命名为新罗西斯克号,并作为黑海舰队的旗舰。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新罗西斯克号在各个时期的侧视图

事实上,在最初的10年内,新罗西斯克号一直都是苏联最大的军舰,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在黑海和地中海监视和威慑北约海军。虽然这样一艘老旧战列舰早已落后于时代,但是这样一艘庞大的军舰还是让北约的军事家们感到惴惴不安。尤其是苏联在接收该型军舰后还对其动力系统和火控设备进行了改进,然而一场灾难却正悄然而至,这场重大事故让北约和苏联都猝不及防,始料未及。

1955年10月29日凌晨,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的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上,水兵们都沉浸在之际的梦乡之中,谁都没有料到,这个普通的日子就是这艘战列舰的末日,突然一声巨响将睡梦中的水兵们震醒。苏联海军缺乏操作这么大军舰的经验。此时的新罗西斯克号侧舷被炸开了一道口子,正在不断的进水。但这好歹是一艘战列舰,虽然经历了如此猛烈的爆炸,但是其抗沉性能仍然非常不错。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俄罗斯海军时代的新罗西斯克号

如果按照一般的损管流程,应当是先往侧舷受损的相反方向注水,将舰体扶平,并向浅水区活动,使得该舰在浅水区搁浅,避免侧翻倾覆。然而当时的黑海舰队司令员巴尔赫米科上将却命令用拖船直接将这艘战列舰拖到浅水区,舰艏破口的战列舰阻力陡然提升,再加上苏联海军的拖船马力较小,导致根本拖不动这艘近三万吨的战列舰,两个小时后,苏军终于下达了弃舰的命令,然而为时已晚,侧舷大量进水的新罗西斯克号突然发生侧倾,舰体内残余的空气使得这艘军舰倒扣在了海面上。

亚平宁半岛的贵客到黑海舰队旗舰,命运曲折的新罗西斯克号

倾覆后舰艏的大洞清晰可见

由于事发时仍然是深夜,救援工作十分的迟缓,最终这起事故导致608人葬身海底,这起事故对于黑海舰队的打击极为沉重,它不仅使得黑海舰队失去了一艘战列,更导致苏联高层对发展大型水面舰艇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库兹涅佐夫元帅也遭到解职。对此最开心的当然要数西方人。直到今天,这艘战列舰突然在港内爆炸的原因都没能够查清,有观点认为是遗留在港内的水雷导致该舰沉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意大利海军的蛙人在该舰上安置了炸弹,然而事故的真相早已随着这艘战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