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杏=侥幸?错!那是你没看懂作者的深意

《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大多都取谐音,“娇杏”谐音“侥幸”最没争议。但是,如果你只把娇杏看做一个侥幸的普通女子,那就特错特错了,不仅没看懂娇杏,更没看懂作者曹雪芹的曲笔深意。

一、娇杏是作者为女子立传的第一人

《红楼梦》开篇即开宗明义是为不同凡俗之女子立传,因此第一回的回目清楚写着“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契合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的创作动机,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我就是纪念我所认识的奇女子的。

再来看看娇杏的故事:一个乡绅家的小丫鬟,无意间撞见了主人的客人,觉得这客人长得还挺气派,所以就回头看了两次(在古代,女人是不能随便回头看异性的,据说佩戴耳环最初的作用是以示警戒,回一次头,耳环就会打一下脸),不想这客人自作多情,以为女子钟情于他,从此念念不忘。风水轮流转,有一天客人中了进士当了官,第二次撞见这丫鬟,就把丫鬟纳为二房,没上两年,丫鬟生子、原配病逝,丫鬟转正做了正室夫人。这个丫鬟便是娇杏,很有点《金瓶梅》里庞春梅的影子。

这个撞了大运的丫鬟不仅荣登《红楼梦》开卷第一回,还堂堂皇皇上了回目,以“闺秀”两字统领起全书章节,成为曹公立传的第一人。其中缘由,怎能以“侥幸”二字所道明?


娇杏=侥幸?错!那是你没看懂作者的深意

二、娇杏的不同寻常

娇杏是个丫鬟,但不是寻常人家的丫鬟,是甄士隐家的丫鬟。甄士隐是个什么样的人?书中说“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在神仙家里当丫鬟,肯定也被熏陶了神仙的气质,不是一般的庸脂俗粉。娇杏的独特之处有三:

气质不俗。娇杏第一次出场是在院子里撷花,春日风暖,花树婆娑,撷花树下,怡然自得。爱花的女子,用美的情怀热爱生活,自内而外散发出了清新脱俗、美丽纯真的气质。看到窗内陌生男子后,她没有像一般小门小户的女子那样惊慌失措或者举止轻浮,一瞬间的淡定从容、一看再看、分析判断,更表现出沉稳大方的独特气质

仪容不俗。贾雨村眼中的娇杏“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用现在的话说,猛一看,长得不算漂亮,但眉毛很清秀、眼睛很亮,说不出来哪点跟别人不一样,但就是挺吸引人。

见识不俗。娇杏虽然是个丫鬟,却会“看相”,她看到的贾雨村穿得破破烂烂,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几个特点都是相书上所说的男子富贵相,娇杏当即判断此人定是主人常说的贾雨村,如果在她“相面”之前还对主人的说法将信将疑,见过之后她也从心里认可了“他必非久困之人”。


娇杏=侥幸?错!那是你没看懂作者的深意

三、娇杏之心皎然如月

贾雨村看娇杏几次回头看他,狂喜不尽,以为这女子对他有意思。这符合恋爱心理学,一般喜欢对方的时候都会自我暗示对方也喜欢自己,雨村当时正值落魄,更觉得这女子慧眼识人,不嫌弃自己穷途末路,是风尘中的知己。所以,自恋加暗恋,中秋佳节赋诗一首,想象着对方如何对自己恋恋不舍、皱着眉头思念。

娇杏是不是真的像贾雨村所想的那样也对他一见钟情呢?答案是一点都没有。看看两人初次见面以后发生的事,主人祸不单行,小姐元宵佳节被拐跑、遭遇火灾家产尽败、投奔丈人横遭冷眼、看破红尘毅然出家,一连串的祸事发生时,娇杏忠心不渝陪伴主母左右,贾雨村忙着进京赶考无影无踪。两个人第二次碰见,已然今非昔比,娇杏在门前买线,看见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雨村,只觉面善象是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人是谁,随后也就丢过不在心上。娇杏之心如月,想都没想过男女情爱之事。

曹雪芹借石头之口阐明自己的爱情观:“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娇杏不是一个看到相貌堂堂的男人就想起终身大事的小女人,更不会让私定终身、淫奔暗约之事在自己身上发生。嫁给贾雨村做妾,也是雨村遣人送银、送礼、送密书,士隐丈人撺掇、夫人做主的结果。


娇杏=侥幸?错!那是你没看懂作者的深意

四、娇杏是探春的缩影

《红楼梦》以花喻人,主角配角相互映衬。比如,芙蓉花喻林黛玉,晴雯身上有黛玉的影子,牡丹花喻薛宝钗,袭人身上有宝钗的影子,映衬和被映衬之人在性格、命运、结局上都有相似相通之处。贾探春的缩影应该就是娇杏,因为杏花喻探春,红楼梦里唯一以“杏”命名的是娇杏,探春沉稳大方心地纯良,娇杏也有一比,探春远嫁藩王做了王妃(即妾),娇杏刚开始也是做妾。由此可不可以大胆推测,探春远嫁后不久就能当上王后呢?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所准备的人,想为人上人还是得先做好人中人。

娇杏=侥幸?错!那是你没看懂作者的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