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委書記震撼講話:怎樣讓企業家“舒服”?

3月16日晚,一場名為“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青島與企業共發展”的線上懇談會,通過十幾家互聯網平臺同步直播。

這是正和島為鏈接政府與企業,讓政令通達,讓企業暖心,精心策劃推出的《暖企行動——政商專題直播》的首場。

在位於青島的“直播間”,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當起了“主播”,參加直播的還有兩位市委常委、一位副市長,以及發改、商務、工商聯等部門負責人,可謂陣容強大。

直播還邀請到了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修正藥業集團董事長修淶貴、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德翔、青島酷特智能總裁張蘊藍4位知名企業家,進行線上視頻對話。

這場對話對危與機進行辯證分析,對前景和未來進行展望,深刻探討了投資機遇,聆聽了企業家們的直接訴求。3小時的直播,吸引了超過340萬企業家和商務人士在線觀看。

以下是王清憲書記演講原文。

作 者:王清憲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

來 源:正和島 (ID:zhenghedao)

尊敬的王林副主任,劉東華先生,劉永好董事長,修淶貴董事長,各位企業家朋友:

晚上好!一次能與數十萬、上百萬的企業家交流,這真是互聯網的魅力!

在我們渴望著春天的時節,突如其來了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走進了一個極其特殊的春天!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指揮,黨中央堅強領導,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抗疫,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青島也全力以赴,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採取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等各項措施。截至目前,共確診62例,只剩2例確診病例正在醫院治療,已經沒有疑似病例。

全國各地各行業的企業家,是這次全民抗疫的重要力量,不少企業家在大疫面前呈現出來的家國情懷、大愛義舉,讓我聯想到抗戰時期,那麼多的民族資本家在祖國遇到苦難的時候,為了民族的圖存,不惜財產和生命在全世界奔走,支援抗戰。

對於一個民族來講,愛國主義不僅表現在反抗外來侵略時,也表現在對抗所有的災難,包括像疫情這樣的災難時的那份捨己成義的巨大向心力!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今天這個交流會,幾十萬、上百萬的企業家在網上交流懇談,討論如何與國家一起,擔當起穩定經濟、推動發展的責任,此時此刻我們的心中沸騰的同樣是愛國主義的熱血!

我們愛講價值感、存在感、獲得感,我認為,在任何一場群體性危難中發揮的價值,最能滿足一個人的存在感、獲得感。這傳遞的,正是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與希望。感謝正和島給青島創造這樣與大家交流的機會,我代表青島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企業家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剛才,四位企業家結合自身情況,就企業如何應對疫情危機、化危為機,談了自己的思考,我聽後也深受啟發。永好董事長和淶貴董事長屬於外地來青投資的企業家,你們對投資青島的信心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德翔董事長和蘊藍總裁是我們青島本地的企業家,你們向網上的這300多萬在線企業家和網民朋友介紹了青島的投資環境和政府的服務情況,給予我們肯定,是對我們的鞭策。

青島正在“學深圳、趕深圳”。我們提出,在政務服務方面,深圳能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但我們也知道,青島在一些方面還沒有做到像深圳那樣的讓企業家感到舒服,但是深圳的標準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會更加努力。剛才大家發言所關注的問題、聚焦的熱點,正是所有企業目前最關注的問題。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我們總愛說時代的前沿,我認為,市場便是時代的最前沿。因此,企業家的思考便一定是時代的思考。謝謝大家的精彩發言!

我們今天這個懇談會的題目是“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下面,我圍繞這個題目,結合今天大家談到的很多內容,作一個發言,既是給大家介紹一下青島的情況,也是我個人對一些問題的思考,供大家批評。

01危困從來都是創新者的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特別是在2月23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總書記強調,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增添了發展的信心。我們從大年初一開始,就對今年經濟社會的發展形勢開展深入分析研判,在此基礎上,測算各項發展指標任務,確定今年的發展目標不下調,並將任務分解到各區市各部門。前不久,我們還召開了全面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誓師大會,進一步堅定了發展的信心、決心。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無論城市、企業或是個人,都面臨著如何危中求機、化危為機的問題。其實,無論什麼事,重大的危困一定孕育著重大的機遇。因為,重大的危困必然帶來重大的改變,必然衝擊既有秩序,既有秩序的改變就是後來者的機會。重要的是,誰先在困局中看到了未來,誰肯率先改變自己適應未來,誰有能力、有準備引領未來。

所以我認為,“危”和“機”其實是同一件事的不同側面。不同的只是有人看到了“危”,有人看到了“機”。可以預見,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有很多產業規則、供應鏈、市場格局、商業模式、政府政策都會被改變。

2003年,中國電子商務的崛起,就跟那一年的“非典”有很大關係。那時人們也是不敢上街,開始嘗試在網上買東西。也就是在2003年,馬雲創立的淘寶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新機遇。金融監管部門在2003年發出了第一張民營企業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要知道那時候歐洲除了芬蘭以外,還沒有哪個國家給互聯網公司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這就是危機帶來的政策紅利。如果沒有支付寶,淘寶的中國式電子商務模式也走不通。也是在2003年,中關村的電子一條街上,一個30歲的電腦店老闆,想著能不能把店鋪搬到網上去,於是一年後在網上開闢了電子商務領域。這個人就是劉強東。面對困難和危機,改變就是機會。

有時聊天,朋友中總會有人感嘆:如今,錢不好賺!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其實回想一下,錢什麼時候好賺過?所有抓住了機會的人,都是擁有了適應那個時代、把握時代機遇的優異秉賦。

創業者永遠需要的是兩樣東西,一是智慧,二是勇氣。這兩者缺一個也當不了企業家。所以只有面對現實、變革自己,站在未來看今天,在對變化的把握中抓住創造的機會,才能在危機的倒逼下重生、提升。

青島就是這麼看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危機的,青島非常願意與更多的企業家一起,抓住危機中的機會,化危為機。

02新基建的最大價值在於賦能百業

在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近來,“新基建”成為高頻熱詞。從近幾十年來的發展看,我國每一輪新的基礎建設的大投入,一定預示著經濟發展的一個新高度,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走過的發展之路。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們開啟了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一系列能源、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推出了高速公路和鐵路路網等大規模基建投資。現在看來,這兩次基礎設施建設,夯實了新一輪發展的“地基”,提升了中國製造的全球競爭力,釋放了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巨大潛力。在面對疫情的關鍵節點,我國將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加快佈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而這一次要騰飛的是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高新產業。

其實,早在2018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去年6月份,我們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專門組織市級領導班子和各區市各部門負責同志,開展了一次集體學習,主題就是深入學習總書記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投資關鍵作用、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

也正是按照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我們站在未來看今天,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青島實現未來發展目標的重要路徑和支撐,面向未來的5-10年,梳理出了3萬億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將分批次向全球發佈。

新基建新在哪裡?我理解,它和傳統的“鐵公機”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不同,這些新的基礎設施的價值重要的還不在其自身創造的價值,更在它是未來新產業形態的基礎或平臺。它最大的價值在於為百業賦能,百業也只有以它們為前提條件才能重生或提升,有的產業,唯有以它們為前提才能產生。

因此我認為,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不只是要關注新基建本身,更多需要關注的是如何藉助新基建,讓自己的企業獲取新能量,創造新模式,抓住新機會。

當前,人類正在經歷著由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虛擬現實、生物科技等技術所引發的第四次產業革命。隨著疫情帶來勞動力短缺等問題,讓人們看到推進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慧產業等領域新技術的必要性,這將很有可能加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進程。

從前三次工業革命看,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為代表,帶動了英國等紡織業的高速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和內燃機為代表,帶動了德國等汽車業的發展;第三次工業革命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帶動了美國等IT業的發展。

目前來看,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為人類解決大型複雜社會問題提供非常好的機會,也必將極大地提高生產力,推動產業結構與勞動力結構的轉變,進而改寫人類發展進程。

作為首批5G試點城市,目前青島已經建成5G基站6800餘處,開通數量佔山東全省的三分之二,建設進度位列全國第八位。我們還以中車四方為龍頭,集聚起300餘家軌道交通配套企業,初步形成了高速列車及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全國60%的高速動車從青島駛出。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方面,我們的本土企業特銳德,佔據了全國充電市場42%的份額,佔有率全國第一。這些企業都處在發展的上升期,對聯合起來做大做強,有著迫切的願望。

在此,我也和德翔董事長一起,向在線的廣大企業家發出真誠的邀請,歡迎大家和青島一起,共同發展壯大包括充電樁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另外,剛才我提到的青島未來的基建投資計劃,已經在今年1月13日發佈了首批144個、總投資3521億元的項目,其中20個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達632億元,涵蓋了5G通信基站、大數據中心等多個領域。我們歡迎大家帶著方案設計到青島投標,藉助大家的智慧共同把青島的項目做好,共享城市發展紅利。

03青島向人工智能開放全部應用場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健全推動發展先進製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推動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我國製造業規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次疫情也充分顯示了我國工業在物資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彰顯了大國自信和大國風範。

青島擁有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結構完備的工業體系,涵蓋全部41個工業門類中的36個,是國家第一批5G試點城市、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城市,應用場景集中,這為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提供了廣闊空間。青島是繼上海(浦東)之後,全國第二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去年,我們和華為、騰訊、商湯、科大訊飛等15家人工智能龍頭企業一起,宣佈在青島成立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旨在充分發揮產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向企業開放所有應用場景,開展人工智能創業培訓,吸引創業人才,並通過創投風投基金給予支持,真正推動人工智能的算力、算法和各類產業場景結合,實現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的“四鏈合一”,打造中國人工智能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

目前,海爾集團打造的卡奧斯平臺已經成長為規模最大、生態引力最強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在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位居第一,並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認可。

前些天,我和凡利市長以及其他相關市級領導,還有20多個部門負責同志,專程赴海爾集團召開了發展規劃工作專題座談會,聽取海爾關於四年翻一番、實現5000億銷售收入的倍增計劃方案,與企業一起研究論證,支持海爾集團發展成為整合全球資源的創新創業平臺。這次疫情期間,海爾運用卡奧斯平臺,緊急搭建“新冠病毒戰疫供需平臺”,精準對接抗疫物資的供需雙方,為山東的中小企業順利復工有效賦能。我瞭解到,為了抗擊疫情,淄博服裝企業海思堡公司通過卡奧斯平臺,僅用3天就成功轉產防護服。這就是藉助工業互聯網,推動各種要素資源高效共享的最佳實證。此外,海爾的“海創匯”平臺,成為孵化創業家和新物種的創業創新生態平臺,目前已成功孵化上市公司4家,獨角獸企業2家,準獨角獸及瞪羚企業16家,A輪以上66家,天使輪49家,種子輪221家,孵化加速336家,孵化小微4000多個。

今天參加懇談會的酷特智能公司,也是專注於“工業+互聯網”實踐的。我們正在制定專項政策,鼓勵各類工業互聯網平臺在青島拓展應用場景和深度,支持企業進行數字化“重生”,共同把青島打造成“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其實,無論是對於人工智能企業,還是工業互聯網企業,或是新的基礎設施建設,當前發展中最短缺的是應用場景。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青島這個舉措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極其重要,他認為,只有不斷將核心技術與場景深度結合,以應用推動研發,才能使技術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對青島來說,充分發揮產業門類齊全的優勢,開放應用場景,也是我們聚焦所有新產業的基本思路。

04新產業新模式新需求新供給來了

這次疫情,還會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些行業,比如醫養健康產業。1978年,全國有9000多家醫院,到今天,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增長了260多倍,但全國的醫院僅增加到3.3萬家,只增長了3倍;全國公共健康衛生領域的投資在GDP中的佔比為1.7%,只是有的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我們補短板還有巨大的潛力!以往,這個短板容易被忽視,經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看得更加清楚了,也就是說,行業發展的巨大需求也就來了。當需求被髮掘,投資、政策的配套就會來,也就意味著行業將進入一個新的風口期。

發展醫養健康產業,青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先天優勢不必多說,大家也知道青島是一個多麼適宜健康醫養休閒的城市。從會前播放的宣傳片中也可以看到,青島有著“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獨特城市風貌,有著宜居宜業宜養的氣候條件。我也是到過全國很多地方的人,青島的確值得大家來,值得大家愛。

除此之外,作為以製造業聞名全球的城市,青島在醫藥器械製造方面也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目前,青島已初步聚集了日韓醫養健康合作平臺、西海岸智慧醫療中心、藍色生物醫藥科技園等一批醫養平臺,正依託海洋科研力量的巨大優勢開發海洋藥物,打造中國的“藍色藥庫”。傑華生物、華大基因等著名的醫藥科研機構,已經落地青島;全球第一所以康復為特色的大學—康復大學也在加快建設,明年就將開始招收本科生。

去年6月,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首屆大會在青島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孫春蘭副總理宣讀了賀信並致辭。今年6月中旬,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將如期在青島舉行,這將是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之後,全球健康領域第一個,也可以說是最大的綜合性國際會議,是一個政產學研多方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今年的健康大會,規模一定會更大,各方也一定會更踴躍參與,因為在疫情之後,大家有太多的話題要說,太多的問題要探討、研究。會議期間,還將舉辦全球健康博覽會,以及路演、發佈會等一系列活動,這都將是醫養健康產業和企業對接全球資源、加快發展的機會。

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青島舉辦這樣一次大會,對於健康領域全球治理、經濟發展與公共衛生的關係、藥物研發國際合作等具有重大促進意義,必將產生深遠影響。我們歡迎企業家帶著項目、產品、資本進入這個多層次展銷平臺,抓住疫情帶來的最“直接”的產業機遇。

講到舉辦會議,我還想說的一點就是,疫情在對既有的產業鏈關係、上下游關係、市場供求關係帶來衝擊的同時,也會催生各行業領域的新需求、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必定是一個市場重構、價值鏈重構、產業鏈重構的過程,因此,會展產業極有可能迎來集中式、爆發式發展。青島這幾年已經打造了大量的會展平臺,會展空間充足,會展設施完善,會展也是我們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但目前,青島缺少大型的能力強的國際性會展策展企業。在這裡,我們特別想向今天在線的投資會展業的企業家發出邀請,希望大家早日到青島來註冊落戶。

05乘勢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在過去兩個月裡,受疫情打擊最嚴重的應該是消費。以餐飲業為例,有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全國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其實,餐飲業可以說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從來沒有過時過,從來也不會過時,但是這個古老的行業卻一直是很新鮮、很鮮活的,在不斷改變著自己的樣式。疫情結束後,消費必然帶來最強烈的反彈,會促使網上訂餐、購物、娛樂等數字產業轉型,電商、短視頻、虛擬遊戲、線上教育、知識付費、文化消費等將迎來新一波大發展,而無人零售、無人餐飲、無人機配送等高科技項目也必將進一步研發拓展,迅速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文化消費也是一樣,1998年韓國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消費,電視劇的“韓流”就是那個時候形成的。經過二十多年的培育,韓國今年已經開始斬獲奧斯卡獎,而且一獲就是三項大獎。

青島的影視文化產業發達,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部電影,擁有40個世界級的攝影棚,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首個“電影之都”稱號。我們要用好這次疫情危機,充分發揮這些年在影視產業打造上形成的巨大優勢,推動青島影視文化產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同時,形成旅遊、健康等一批新的投資、消費熱點。我想大家一定已經關注到,昨天,亞太旅遊協會等專業機構共同發佈的《疫情過後遊客出遊意願調研報告》顯示,全國遊客最嚮往的十大旅遊城市,青島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最近,國家2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我建議企業家們認真研讀文件內容,從中把握好未來的政策重點、導向,進而合理確定投資方向。

青島也正在加緊制定更具突破性的落實政策,引進壯大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消費市場主體,吸引一批大型商業機構來青設立區域性總部,扶持本地骨幹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發揮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平臺作用,大力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今年,我們還將加快建設一批高端消費集聚區,運用市場化手段,聘請專業運營商,高起點策劃設計浮山灣等高端消費商圈,改造提升中山路、臺東三路等傳統商圈,增強膠東國際機場等區域的消費樞紐功能,乘勢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06開放是青島的最大優勢

在困難的時刻,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各位企業家朋友在市場上打拼這麼多年,對這個道理理解得恐怕再透徹不過了。對我們的國家,也同樣如此。

這次疫情,讓全世界都看懂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讀懂了中國人的博大與友愛,感受了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深厚的力量,更理解了人類的確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一切,贏得的是世界的信任、全球的共鳴,也必定是中國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機遇,我想也一定能夠為我們贏得更多的國際投資,向國際開放我們更大的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要持續進步,各國就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佔。開放是青島的最大優勢。去年以來,總書記相繼賦予我們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之重任,還要求青島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發揮港口門戶城市優勢。青島自古就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黃河流域的資源、貨物從新疆向東,途經沿黃流域九省區,最後從青島港出海。我們有責任充分發揮港口門戶城市的優勢,推動黃河流域實現開放引領的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這個新平臺,是要推動上合組織18個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之間在拓展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交流發展、海洋等領域合作的新平臺,目的是要推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去年,我們乘上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勢,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很多亮點,其中投資增長21.6%,創全國35個大城市第一,達七年來新高;在建投資項目5469個,是2018年項目總量的1.5倍,新開工項目3101個,是2018年新開工項目總量的1.9倍。

我說這些,就是想表達對廣大企業家的感謝,感謝大家看到了青島作為中國更高水平開放發展新風口的價值,與青島一起落實總書記賦予的重託。當然,我們取得的成績,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如果說去年只是入軌,今年才是奔跑!

目前,我們正在加快與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建設“國際客廳”,為這些國家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特別是眾多中小企業,提供集展示、路演、洽談、交易以及法律、審計、簽證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務。同時,也給全國各地方政府、企業對接這些國家的技術、人才、產品、資本等提供一個平臺。

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家能夠加入進來,通過“國際客廳”這個平臺,在全國、亞洲乃至全球,找到利益共同點,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各要素的互動耦合。

近年來,創業風險投資在全球範圍加速流動,有專業人士分析,這是世界創新中心在全球多元化重新佈局的徵兆,自然也是創新人才在全球重新分佈的信號。我認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全球性疫情,打破了既有的供應鏈、價值鏈和市場格局,也一定會打破既有的資本和人才格局,必將進一步加快全球資本、人才等各類資源要素的流動、配置。

去年,青島成功舉辦2019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發佈了創投風投十條政策,組建了總規模500億元的中國規模最大的科創母基金,在去年全國基金行業平穩發展的態勢下,青島創投風投備案基金管理規模達到了900多億元,私募基金管理人增速位列全國第一,已經成為了創投風投普遍關注的熱點城市。今年,我們計劃繼續舉辦創投風投大會,通過資本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推動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的“四鏈合一”。

這些年,各地對人才爭奪已近白熱化。但在什麼樣的人是人才的問題上,青島認為,企業家、創業者、創業團隊是最重要的人才,創業成果是評價人才最好的標準。真正的人才,決不會滿足於青島給他們一套海景房來看海,他們需要的是創業環境,是自己創造創新的價值實現。我們正在依託青島百年港口的起點—青島老港區,結合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更新,加快建設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打造一個充滿創新創業時尚、能夠吸引青年人入駐的新的發展區域,真正把郵輪母港區建設成為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元素的聚集地,滋養青年人工作、生活、體驗和成長、發展、創業的新平臺。

今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穩就業”的部署要求,率先推出了“先落戶、後就業”等一系列政策,大四的學生就可以落戶。我們還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就是要讓人才放心大膽地在青島創業。而且,青島具有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這裡尊重每一位創業者,哪怕是失敗的創業者,我們正在制定對創業失敗者的關愛措施,表達對創業者的一份愛護,幫助創業人才在跌倒處站起來,繼續往前衝。

07舒服的營商環境就是如魚在水如沐陽光

受到疫情影響,我們的企業家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和問題,這其中有資金鍊的問題、有產業鏈的問題、有開工難用工難的問題,等等。疫情發生後,我們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出臺了幫助企業穩定職工隊伍、加大金融支持等18條政策,並配套推出了人才供需對接平臺等多項舉措,助力企業按下復工復產的“快進鍵”,這些都增添了企業的信心。2月11日,在全國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電視電話會上,青島作為唯一的城市代表作了發言。

去年我曾在多個場合提出,青島將致力於創造一種讓企業家感到舒服的政務環境。舒服,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如魚在水,就是如沐陽光,就是既“親”又“清”。我們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府,作為改革發展的努力方向,強調成全企業家創意創新創造就是成全青島發展,在制定產業政策時,堅持讓企業提供政策藍本,推行了一系列創新務實的舉措。

2019年,在全國民間投資處於低位運行的態勢下,青島逆勢上揚,民間投資增長達到20.9%,同比提升了13.8個百分點,這可以稱得上是企業家們用“真金白銀”為青島的營商環境投票了。

今年,我們會繼續深化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再造惠企政策落實流程,誰制定誰兌現,不兌現就追責,倒逼政策落地落實。我們正在開展千名幹部、千名金融服務專員聯繫服務萬戶企業等工作,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的問題,搞好惠企政策宣傳解讀和兌現。以後,這將成為一種常態化機制,真正做到企業有求必應、無需無事不擾。

我們的企業家還可以關注“青島政務”公眾號,最近我們正在開展“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全體市民和企業家有意見隨時提、有想法儘管講、有不滿大膽說,我們建立了對群眾訴求的快速回應辦結機制,讓群眾心裡話有地方說,有人去辦,有人去監督落實。

商協會是企業的“家”,是架起政府宏觀和企業微觀的橋樑。今年我們將更加註重發揮商協會在經濟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商協會的獨特優勢,加快整合人才、資本、技術、市場等資源,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我說這些,就是想告訴大家,青島讀得懂企業,讀得懂企業家。

08疫情終將過去,我在青島等您!

各位企業家朋友,用戰略的眼光站在未來看今天,2020年,是我們受到疫情衝擊遇到極大困難和挑戰的一年,但也必定是中國經濟邁出更紮實的高質量發展重大步伐的一年,必定是為中國經濟新一輪又好又快發展奠定新基礎、譜寫新篇章的一年。

青島,這個中國以更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風口,誠邀更多的企業家朋友一起來乘勢而起!

最後,我想對今天所有參與直播的企業家們說一句話:疫情終將過去,我在青島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