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智庫妄想出兩種“威懾中國”方法:北京不應該低估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學院ASPI網站在3月12日發表了一篇文章,主題是“澳大利亞如何才能威懾中國”,讓我們來看看澳大利亞智庫想到的辦法有多“智慧”。

澳智庫妄想出兩種“威懾中國”方法:北京不應該低估

[採購美國的LRASM導彈能給澳大利亞壯膽]

文章稱,最近有兩個重要的軍事方面的進展,應該能使中國停下來思考。第一個是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宣佈斥資11億澳元對RAAF(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Tindal(廷達爾)基地進行升級,該基地位於達爾文市以南約300公里。這次升級主要是延長跑道,以便讓美國的B-52戰略轟炸機以及澳大利亞自己的KC-30空中加油機可以在那裡運行。

第二個進展是美國國務院宣佈,澳大利亞已獲准以約14億美元的價格購買200枚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LRASM),可以從澳大利亞的F / A-18超級大黃蜂和F-35戰鬥機上發射。

澳智庫妄想出兩種“威懾中國”方法:北京不應該低估

[澳大利亞廷達爾空軍基地的跑道即將延長]

文章稱,同時發生的這兩件事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北京當然也不應該低估。莫里森稱,對廷達爾的升級是在印度和太平洋地區的澳大利亞和美國空軍行動的“矛尖”。正如ASPI的彼得·詹寧斯(Peter Jennings)所觀察到的那樣,擴大廷達爾空軍基地的決定是向前邁出的戰略性的重大一步,並且可能成為澳大利亞在該地區發揮更大領導作用的基礎。包括主要跑道的擴展,燃料儲備和工程支持在內的升級工作完成後,廷達爾將成為關島南部最強大的軍事基地。而且,至少在目前,這是中國常規彈道導彈無法企及的。

LRASM將為澳大利亞提供強大的防區外反艦打擊能力,其射程將比以前更遠。有公開消息來源稱,該導彈的射程至少為500-600公里。它可以依靠機載瞄準系統進行自主瞄準,而無需事先提供精確情報或支持,比如像GPS這樣的數據服務。

據稱,這些功能將在極端敵對的環境中,對移動艦船目標實現主動目標識別,目標捕獲以及摧毀。該導彈設計有躲避主動防禦系統的對策。顯然,多枚導彈可以協同工作以共享數據,以群體的形式來進行協調和攻擊。

澳智庫妄想出兩種“威懾中國”方法:北京不應該低估

[澳大利亞空軍的F/A-18戰鬥機]

LRASM還能夠攻擊陸地目標。它的數據鏈路允許其他軍事設施嚮導彈提供戰場的實時電子圖像。該導彈在去年11月剛剛在美國的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上獲得作戰能力。它如此迅速地獲得了針對澳大利亞的銷售許可,反映了美澳聯盟的緊密性。

這是澳大利亞一項重大的攻擊威懾採購。這反映了人們對澳大利亞國防力量的攻擊能力的擔憂,因為F-111在2010年退役,以及海軍的柯林斯級潛艇向東南亞或南太平洋海域過渡需要時間。

重要的是,澳大利亞必須有能力反擊那些利用其不斷增加的軍事力量來限制澳大利亞的戰略空間並脅迫澳大利亞的人。

在未來幾年,澳大利亞將需要考慮購買射程更遠的武器系統。美國正在開發最新的“戰斧”海上打擊導彈的地面發射版本,助推滑翔反艦導彈,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以及可能的潘興III反艦中程彈道導彈。這些武器的射程可能在1,000公里到3,000多公里之間。這類武器將使澳大利亞能夠對進入南中國海和南太平洋的目標進行打擊。

此前,RAAF的一些負責人曾強烈建議購買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B-21 Raider遠程戰略隱身轟炸機。該項目仍處於開發階段,但每架飛機的估計成本約為5.5億美元,其維護成本將非常巨大。如果澳大利亞將重點放在遠程陸基反艦導彈上,可能會更便宜,更具成本效益。

總而言之,廷達爾基地的升級和對LRASM的採購加強了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並預示著澳大利亞具有更強大的威懾力,可以對自己的主要戰略關切地區實施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